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 第1283章 土地改变,变废为宝,眼红了

第1283章 土地改变,变废为宝,眼红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浮唯之真爱永存 玄学大师的积德日常 大傻子:庄稼地里别这样! 怪谈玩家 重生嫡女之药妃天下 神医娇妻:糙汉反派真香了 明郑1652 让你透视鉴宝,你特么一直乱看 方箱 寒门布衣

接回苏瑾,就没苏宇啥事了,他联系的挖掘机,和运土车也该到了,83年已经可以个人联系挖掘机和运土车了,只是价格不菲。 而且一般人也没这个门路,但苏宇除外,此处之外,他还接下了公社清淤的活,往往这个工作都是公社发布命令,管吃,给工分,各村安排几个壮劳力来清淤。 这活虽然累,但他管饭,吃不饱的年代,懂得都懂,有些村子甚至会为了这么一个名额而抢。 同时,另一个村子,修路,路上坑坑洼洼,路不平,这次也不用急了,苏宇一并给运土去修。 “师傅,您开的慢点,这桥刚搭建好,我不确定它的承重量,您慢慢开过去试试。” “好嘞,看着问题不大您这桥看着很结实。” 卡车拉着挖掘机直接从桥上路过,大桥四平八稳,没有苏宇想象中那么不堪重负。 经过小半月的时间,早就牢固了,宛如磐石,就两字,坚固,因为苏宇是真舍得用水泥钢筋,自然是没问题的。 “这十亩荒田,往下挖深两米,对,深一点挖,把土全部运走。” 好家伙,这荒地土壤不适合种地,苏宇竟然想的是换土? 这就跟养花一样,土壤不适合,那就换呗,反正定期撒花肥,也用不了多少土地本身带来的肥力。 何况两米,莫说种农作物,就是种树那都够了。 “没问题。” 一辆挖掘机,五辆运土车,咔咔咔一阵挖。 早就联系好了修路的村子,直接把土运过去,那边村民都等着呢。 运土车过去,人家帮着卸车。 谁家需要土,拉一车过去,由于是荒地里的土,全是盐碱地和石沙,只能用来修路,干其他够呛。 十亩地说多很多,但挨在一起,其实挖掘机如果不考虑运土车的速度,一中午可能就搞定了。 挖掘机速度跟得上,但运土车跟不上啊,人家还要送到土返回,路上需要时间。 苏宇大兴土木,如此大动静,村里人自然是瞒不住的,立马就有人去找村长。 他们以为苏宇要挖一个池子养鱼,所以找村长是说道说道这事。 这是农业用地,可不能用于建设鱼塘,说白了就是见你发财,不舒服。 你要是建设十亩地的鱼塘,那不是让你变废为宝了? 这地可是当农业地给你的,你就该老老实实种地,哪怕种不出庄稼,那也是你活该,想利用,改变土地性质,不行。 这就是村民不愿意看到了得了,但他们也不傻,不会傻乎乎直接跟苏宇讲,那不是得罪苏宇吗? 告诉村长,告密,是唯一的方法,表达他们的不满,何况他们讲的也没错,分给苏宇的本来就是农业用地,怎么能用来养鱼呢? 这去告密的人,见村长风风火火往苏宇那里跑,他还暗自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 你以为他后悔了?不,他是后悔告密早了,应该等苏宇挖完了再告密,那样损失又大,池塘挖好了,还不能用,看到就头疼。 没错,这个如此痛恨苏宇的人,不用猜,血脉认证的亲大伯。 不过这些苏宇全然不知,他这一套操作可是经过公社批示的,就连挖掘机,都是秦大官人帮忙联系的。 好歹人家曾经的秦书记,如今也是县委副书记,级别可不低,而且个人雇佣挖掘机,苏宇可不是个例,已经有人在82年就有先例了。 那人挖的才是鱼池,但苏宇只是十亩荒地换土,既不是贩卖国家土地资源,又不是胡乱堆放造成国土资源流失,人家挖走的土地,都拿去修路了,而两米深,十亩地的坑,却用清淤的土地填平。 农村种地的朋友都知道,清淤,河边的土地之肥沃,那是有目共睹的,出于淤泥,那两边的土质,那都是黑土地,非常肥沃。 既修了路,又清了淤,还改善了十亩荒地,就问你这种好事,公社凭什么不同意?何况联系挖掘机的是曾经的秦书记,公社目前的老大是曾经秦书记的忠实拥护者,他曾经的老板都同意了,他凭什么反对?何况这本身就是好事。 三天,花了三天时间,十亩荒地挖地两米多深,挖掘机又去清淤,顺便把肥沃的土运回来,填平这两米深的坑。 清淤工作顺利进行,公社还去拍照,把这项工程当成自己的面子工程,反正都是苏宇拿钱,拍个照,也不用特意提起挖掘机,只需要找个报社,把今天的发言一发,乖乖,别的公社都用人力,他们公社改机械化了。 这政绩不就来了?只要有领导想了解此事,那一准是个惊喜,毕竟公社没花一分钱,这其中协调,难道就不是功劳吗? 苏宇在两米深坑填上麦秸秆,玉米秸秆,一层土,一层秸秆,等秸秆腐烂,既能很好隔绝甚至改善盐碱地,还能相当于施肥。 村里的秸秆,苏宇用了大半,当然是给钱的,这玩意不值钱,等土地填平,有用挖掘机挖平,多填土,高出几公分,因为随着时间,会慢慢往下沉。 至此,十亩盐碱荒地,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而按照人口,苏宇一家四口,顶多五亩地,这可是十亩地。 村里人总算明白为何要这十亩荒地了,敢情是一开始就想好怎么弄了,这还未开春,才大年初九,三天时间,就搞定一切了。 这开春并不耽误种地啊,这苏宇脑子,怎么长得,虽说雇佣挖掘机,运土车,肯定花费不小,可这是一辈子的事啊。 如果他们能提前想到,肯定有人愿意,毕竟花点钱,白得五亩良田,谁不愿意?土地在老百姓心中,那是很重的,尤其是这一代人,那把土地看的更重。 各种打听苏宇,这次花了多少钱的。 苏宇一律统一回复,没多少。 因为太了解他们了,果然,没几天村里就开始传闲话了,说大伙都是按人头分的土地,苏宇一家四口,确实拿的八口的地,这不公平。 村集体应该把挖掘机,运土车的钱补给苏宇,把土地收回,统一分配。 而且这种呼声,似乎在暗中越来越高了,不用想都知道,有人在主动煽动此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7969/353090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7969/353090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