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一百三十七章:文武大臣互怼,卫渊献盐引法

第一百三十七章:文武大臣互怼,卫渊献盐引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镇国医圣 嫡女重归 狂兵之步履青云 神话原生种 夏遥萧玄 一人之下:我清朝的布局被曝光了 师妹别卷了,我们师门已经无敌了 病弱万人嫌心死后 娇华 鲜血领主

大朝会即将开始。 由于盛来京之后表现不错,现已升为工部员外郎,从五品。 但仍是没有资格进殿参与朝议。 只能跟着一些同僚站在殿外。 过了会儿,随着一阵阵山呼,大朝议便就拉开序幕。 赵祯本想在这场朝会上,将组建新军的事情敲定。 不料,韩章率先发难, “陛下,荆湖南路盐税不足往年三成,两浙路、江南路情况也颇为严重。” “往年盐税基本是在七百万到八百万贯之间,而今年,臣初步猜测,怕是只有两三百万贯左右。” 此话一出,瞬间成为百官热议的焦点。 真宗时期,每年的盐税,最低也有三百万贯。 那时,国朝刚建立不久,无数百姓还未从战乱中回过神来,情有可原。 可如今,正值盛世,盐税却直线下跌,这不是好兆头。 也反映出一个现象,朝廷,没钱了。 这几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朝廷的各项开支也很大,一旦入不敷出,是会出大乱子的。 参知政事兼户部尚书欧阳永叔作揖道: “盐税乃我国朝经邦之基,不可不察,臣议,缩减盐钞发行,将今年几项重大开支推到明年,以休养生息。” 听到这个,卫渊心头一跳。 组建新军,肯定就是一项巨大开支啊。 推到明年? 那明年再用什么理由推到后年? 如此反复,新军还能组建? 卫渊暗自皱起眉头,韩章这老匹夫,不会就是不想让自己组建新军,所以找由头推辞此事吧? 缩减盐钞发行,不就是再说,不能再用盐钞来换粮了。 没有粮饷,谈什么组建新军? 谁知,人家这才是刚刚开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富彦国开口道: “陛下,若是不减盐钞发行,恐来年盐价更迭,盐税难收。” “若是次次缺粮,就已增加盐钞发行来解决,那么迟早有一日,这盐法将会崩坏。” 所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理解为是副相。 也就是韩章的帮手。 几位文臣大佬相继站出队列向赵祯持续发难。 表面是在说盐税。 卫渊总觉得,这就是再讲不要组建新军了。 盐税的问题不解决,朝廷就没钱,没钱就没粮,没粮只能继续卖盐钞,那么盐税的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这几乎成了一个死循环。 不控制盐钞的发行,致使盐钞泛滥,地方上的盐价就会难以保持平稳,这影响的,将是方方面面,不止是盐税这样简单。 赵祯故作咳嗽两声,缓缓开口道: “盐税的问题,朕与诸卿已经讨论很久,但是始终不能拿出一个章程。” “盐税的问题要解决,盐法要改制,但朕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将新军组建起来。” “至于盐税一事,待散朝之后,韩卿、富卿等,可到宣政殿里,与朕详谈。” 谈不了一点儿韩章再次作揖道: “陛下,盐税一事,不能再拖了。” “组建新军,要耗费多少钱粮,尚未可知,即使能成,这盐钞怕是也不值钱了。” “臣议,裁军!” 裁军? 听到这个,群臣再次哗然。 好家伙,陛下这边还要组建新军,你这边,就要裁军了? 禁军、地方守备军等加起来,大周的军队,约有一百二十万左右。 这还不算一些未记录在册的民夫。 可见,大周的冗兵问题着实棘手。 但裁军,绝对不是解决方案! 韩章此时提出裁军,不过是想缓解国朝经济上的压力。 枢相张辅冷声道:“裁军?不知要裁多少将士,能够补上户部的窟窿?” 欧阳永叔皱眉道:“英国公,说话要负责任,什么叫补我们户部的窟窿?” 顾偃开问道:“盐税出了问题,难道不是你们户部的责任?” 兵部尚书曹耀衡开口道:“那也是因为要支持代州之战,耗费了无数钱粮。” 他是文臣,不是武将。 韩国公潘弈皱眉道:“听你这意思,代州之战是不应该打,就该等着辽夏两国跨过雁门,跨过长城,你才满意?” 富彦国道:“此言差矣,代州一战,乃是由英国公挂帅,英国公不出关迎敌,反而以守城之策与敌打持久之战,因此才耗费钱粮无数。” “这两年,我大周天灾人祸不断,处处都是用钱用粮的地方,为了支持代州之战,朝廷已是入不敷出。” 辅国公秦业道:“行军作战的事情你懂几个?你以为,你在这朝廷里大手一挥,就可断定,将士们出关作战必胜?” “你可知,出关作战一旦败了,将会死伤多少将士?” 文武两党的大佬们开始互喷。 一些微末小官,都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 因为他们知道,大佬之间的战斗,他们是不能参与的。 不然,光是他们喷出来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自己。 卫渊则是摆出一副看戏的状态,静静地看着眼前一幕。 毕竟,这一幕,可不常发生啊。 兴许是他们吵得太激烈了。 韩章瞧见赵祯脸色不对,当即开口道: “好了,都扯远了,现在是议盐税制该如何改。” 此话一出,整个紫宸殿,才算是安静了几分。 赵祯开口道:“裁军不可行,毕竟辽夏两国仍在虎视眈眈。” “这盐税改制,朕与韩卿等人商议数日,原本是想用盐引来代替盐钞。” “韩卿提出,可印发长引与短引,来控制盐价。” “长引期限为一年,短引期限为半载,若是施以盐引法,或可解决盐税之事。” “但对于盐引运销数量规制,要予以规范,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主意,不妨说说。” 赵祯也发现了,不将盐税一事解决,组建新军定是困难重重。 所谓盐钞法,是指商人需要支付现款以换取盐钞,然后根据盐场的产量领取相应的钞卷。 朝廷以此来控制盐价。 但是盐钞多了,盐价下跌,盐税就很难收,朝廷就会损失很大一部分利润。 而韩章提出的盐引法,是用时间来取代数量。 比如,一个商人买了很多长引,那么在一年内,就不用再买长引了,他可以凭借长引去领取食盐贩卖。 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能领取规定数量的盐。 就不至于盐价大跌。 但是韩章提出的还不太全面,有着明显的漏洞。 如果长引与短引的区别只在于时间问题,那么所有人都去买长引了。 有了大量的时间,商户们会将盐卖到外部一些缺盐的地区。 如此,也难以扼制盐价的平稳。 这几日,韩章他们,正因此事而忧心。 不过听他们议论到这里。 卫渊的脑海里,倒是想出了完整的盐引法。 他不得不佩服韩章治理经济的能力,差点就将盐引法提早出现几十年了。 就在文武百官都看我,我看你,拿不出丝毫办法与主意时。 为了组建新军,卫渊决定将完整盐引法献出, “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可以规范食盐的运销数量与规制。” 卫渊这么一开口。 不少的文臣,竟是都不屑一顾的议论起来, “看来这位忠勇伯是真的想组建新军,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 “是啊,他一个武将,懂什么治国之道?” “这又不是带兵打仗.” “.” 卫渊听到这些声音,不为所动,目光一直看向赵祯。 此时,就连韩章也不信他真的会拿出法子, “我等想了数日,都不曾想到法子。” “怎么?忠勇伯一名武将,仅是听了只言片语,就能拿个章程出来?” “一旦欺君,忠勇伯可知是何罪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8315/239636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8315/239636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