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 第一百五十二章:囚禁二王

第一百五十二章:囚禁二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他才不是万兽嫌[穿越] 疯批暴君白天冷冰冰,晚上嘤嘤嘤 重生九零,为国效力我逆袭当首富 槐夏风清 戒断偏爱 猫想报仇真难 刚开始修仙,怎么就长生了 韩国小医生 神探系统:开局破获连环杀人案 寻长生而悟道兮天地之始

燕达睁大了双眼,看着卫渊,似是再说。 这个时候,向陛下讨论这些,真的合适吗? 而赵祯也在看着卫渊,想看看,他还能说些什么, “陛下,如今新军编制刚成,将士们也才开始训练,按理说,臣不该在此时请设水军。” “但为保沿海一带太平永固,臣认为,可以在适当时机,选择组建水军。” “陛下,沿海一带的倭寇,多来自倭国,倭岛临海,有天生的水军。” “如若要解除海禁,咱们大周,必须要有自己的水军才行。” 在大周一统天下之后,太祖皇帝就将水军给裁撤了。 因为留着没用,还白花钱。 与辽夏两国打,用不到水军。 卫渊想要请设水军的念头也很简单。 未来的水军,可以不姓卫,但是必须要有姓卫的参与。 当然,如果水军也姓卫的话,说不定,未来不久,卫渊真的会来一次马踏东京。 全当散心了。 赵祯想了想,道:“解除海禁一事,还未正式敲定。” “至于组建水军,更是不急.” “卫卿一直替朕戍卫代州,不曾听闻,卫卿对水军也有钻研?” 卫渊道:“回官家,臣是武将,自然要对所有的练兵之道有所涉及。” 赵祯没有再说什么。 卫渊与燕达遂离开宣政殿。 待走出皇城,卫渊要上车辇时,燕达拽住他的衣袖,道: “卫将军,今儿个来时说了,只议案情,你与陛下说什么水军,海禁作甚?” 卫渊感到好笑,“我说与你有何干系?” 燕达道:“这边正办着大案,不合适。” 卫渊道:“已经说出去了,难道我还能再收回来?” 燕达问道:“海家子去找卫兄,到底说了什么?” 卫渊应声道:“圣前,不是都已经说了么?” 燕达道:“卫将军,明人不说暗话,要是有好处,咱们哥俩一起做。” 一起做? 你能做什么? 卫渊轻笑一声,“无论是解除海禁亦或组建水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有什么个人私利?” 开玩笑,真要是把底子都说出来了,燕达这厮转头给赵祯说上几句怎么办? 燕达听出了卫渊的话外之意,道: “卫将军,咱们现在是自己人了,同舟共济,您忘了?” “这事,我能帮。” 卫渊不再搭理他。 主要是觉着,自从办理这通敌叛国案以后。 原本印象里对赵祯无比忠诚,誓要做个孤臣的燕达,心思像是突然活跃起来了。 不知这是赵祯授意还是如何,总之还是需提防一番。 其实,燕达有意与卫渊绑在一起,也很好理解。 皇城司都指挥使一职,历来非孤臣不可做。 但孤臣又不是傻子。 京城里出了那么大事,他再不找个盟友,将来后事再起,他有几个脑袋能为‘前主"背锅。 思来想去,那盟友,就属卫渊最为合适。 赵祯让二人一同办案,也不可能想不到,有朝一日,皇城司与马军司之间,会联系起来。 这是禁忌。 但赵祯为何不怕? 正如燕达所言,他们办了这个案子,办好了,是功臣,也可以随时是罪臣。 真有什么不为臣子的心思,赵祯对他们也不会心慈手软。 可赵祯不曾想到过,人力终有穷尽时。 ―― 又过数日。 十一月初旬。 皇城司严查通敌叛国案,已经半月有余。 期间,抓获官吏、勋贵、商贾共计七十六人。 这个数字,每日还在上涨。 就连各地刺史、藩王,也有涉案人员。 波及之广,堪称大周开国以来之最。 别说京城,就连一些地方上得官吏,此刻也是人心惶惶。 甚至都传出,有官员被吓死的事情了。 起因是某地通判,想起数年前与兖王有过短暂交流,说了几句话。 当他得知京城闹出的动静之后,就直接嗝屁了。 从此可见一斑,案子要是再办下去,大家都要小心脑袋,谁敢继续做事? 长此以往,国朝能不乱吗? 此刻,有很多文臣干吏,齐聚宰相府门前,想要求见韩章。 但是,韩章以身体抱歉,不便见客为由,回绝了众人。 见状,众人心急如焚,忍不住陆续道: “昨儿个,我们户部又有一名官吏被皇城司抓走了,说什么叛国.简直可笑!” “再这样下去,谁还能安心办差?” “韩相公这几日都未上朝,三司一堆事情也都等着韩相拍板决定,不能再拖了啊。” “我们工部已经快没人了,下一步,只怕就连我这个尚书,都要被皇城司查了!” “慎言!诸君且慎言!” “都到了这种国不将国的地步,谈什么慎言?” “.” 如果是寻常人来办理这个案子。 那么到了这个份上,估计就已经大乱了。 但如今,并未发生什么乱子。 其重要原因,在于韩章的模糊态度与卫渊的强势镇压。 那些官吏们,求见韩章不得,又齐齐去了宫里。 想着劝说赵祯不要再兴大狱。 抓的人已经够多了。 再抓下去,人心惶惶,一堆政务,谁去处理? 然而,赵祯早就在七日前,称病不上朝了。 想要见赵祯,比见韩章还要难。 当前,顾偃开与张辅,轮流坐镇禁中。 这也让一些宵小之徒,不敢铤而走险,更有利于卫渊将这个差事办下去。 又过两日。 随着长时间的抓捕审判,致使民间也受到了影响。 很多百姓,都不敢光明正大的走在街道当中。 甚至许多商铺都关了门。 原本热闹繁华的汴京城,竟是显得萧索,犹如那秋风落叶。 一日,明兰亲自带人外出采买家中所需物甚。 见到街道当中,各个达官显贵的门前紧闭,甚至往日那来客不绝的热闹铺子,都早早打烊。 原本所需购买的物甚,在附近都可买到。 可如今,明兰等人走了数条街道,还未将所需物甚采买补全。 小桃跟在明兰身后,说道: “姑娘,咱们还是尽快回去吧,这几日,京中不太平。” 明兰又岂能不知? 她望着略显空荡荡的街道,连行人都没有几个,忍不住有些思虑。 舅舅会如何? 就在思虑间。 忽然看到,从另外一条街道里,冲出来数十名皇城司侍卫,直接围了一座大户家宅, “奉忠勇伯将令,皇城司办案,速速开门,否则格杀勿论!” 听到最后四个字眼,明兰等人都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慌忙离开此间。 一声格杀勿论 百姓能不怕吗? 想要做事的官吏着急,许久不能正常营业的商户着急,百姓着急。 可他卫渊,又何尝不着急呢? 只是通敌叛国案千头万绪,人,又不能在一时抓尽。 要审要查,还要稳住当前的形势。 卫渊已是焦头烂额。 秋后的汴京时常下雨。 这雨一下,就是数日。 自入十一月以来,卫渊几乎就没有回伯府居住。 而是留在了皇城司里。 直至十一月中旬,接连的雨日结束。 原本掩盖在汴京城上空的灰蒙雾气,此刻一朝散尽,迎来曙光。 皇城司都指挥使燕达与皇城司所有管事差吏,齐齐站在卫渊身前。 等着他下达最后一条命令。 这场维持一月之久的通敌叛国案,也该落幕了。 否则,汴京撑不下去,各地也撑不下去了。 届时,再多的张辅、韩章,都是无用。 此时,皇城司内,卫渊看向燕达、顾千帆等人,正色道: “抓人!” 顷刻间。 皇城司上千人,同时疾如风,动如火。 今日,他们要给皇帝、百官、万民一个交代。 他们要抓的人,是‘王"。 今晚没了,调整一下心态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8315/239636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8315/239636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