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网游:从一场邂逅开始 年代空间:糙汉的病美人她野翻了 朕就是中兴之主 最狂邪医 从御兽园开始 全球惊悚,我写的恐怖小说成真了! 电竞团宠Omega 短命小师妹长命百岁了 NBA:奇迹缔造者 超基进化
军改的详细计划既然已经确定下来,那么今日长史府便要发布征兵布告。现在,吾等来确定要筹建几军?段公可有建议。
回君侯,依某之见,凉州需要野战军一军、守备军一军。关中需要守备军一军,这便是三军之数,约三万五千人。
若是将函谷关兵马就地改变,则可整合出一军守备军。凉州郡兵亦是如此。而苏都督帐下最多能满足一师之兵。凉州丁壮几无,所需兵员皆要出自关中。
既然如此,倒不如将凉州权且放下,先以关中丁壮,筹建三支野战军。而后,待吾等平定凉州韩遂,打通河西,再以此筹建凉州野战军。
段煨说了很多,高诚也在细细的听。
先关中而后凉州,确实是个好办法。
毕竟,局势如今不稳,稍有大意便有覆巢之危。稳定住凉州老家,起码能保证自己在面对万一杀来的关东盟军,也好有退路。
三个军便是四万八千余人,再加上关中郡兵改编为守备军,就是六万人。还要有张将军的骑兵军,又是一万六千人,还有凉州一万余人。这兵力会不会太多,关中刚刚恢复元气,尚不知能否承此重任!.bμν.
高诚没说话,段位对面的钟繇先开口说话了。
九万余兵马,还有一万六千人的骑兵,这养兵的费用绝对不会低到哪里去。
关中经过一年的恢复,说白了也就是维持住了稳定,能收税了。可若是花大量钱货去养兵,对于关中的发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高诚眉头紧了一下,言道:元常,此危急之时,不能如此畏手畏脚。当今天下大乱,如同秦末,谁也不会予汝埋头发展的时间。再说,比发展,吾等可比不上关中。
关中之强,强在地势,强在民壮,强在兵盛,强在马多。吾等必须要维持数量不少的兵马,来震慑关东,以为关中的稳定发展争取任何可以争取的时间!
钟繇没有立即说话,反倒是陷入沉思。片刻之后,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吾等便集齐十万之兵。四支野战军,一支骑兵军,两支守备军。先打通凉州河西,驻兵一军。只要握住河西走廊,凭借关中地势,足以获利无数,滋补关中。
不错,占据河西,打通丝路,本就是吾欲行之策。不过,近来两年,中原战事不休,这才耽误了。现在,若是关东群雄不来攻,那连通河西,就是吾等当前之急。
军队数量确定下来后,众人便开始商议如何进行改编。
军改并非小事,也非朝夕即定。
必须得一步一步来,一则为财政上争取时间,二则征兵也需要不少时间啊。
这年头,拉壮丁是常有的事情。不过这的所谓的壮丁,基本上都是用来充当民夫,负责辎重运输。
而且,也很不得民心啊。
不可否认,大汉继承的秦朝耕战制度,虽然改的不成样子了。可军功爵依旧是所有男儿都想要的,但是,民夫只会得到民爵,两者相差百倍。
很快,几支军制的先后顺序就定了下来。
凉州依旧不变,放到最后。
而关中郡兵,现在都聚集在函谷关镇守,不宜轻动,也放到后面。
第一野战军、第一骑兵军。
于关中各郡县招募壮勇,率先建起两军编制。编制一旦满足,立即开往华阴潼关驻扎,听命夏育将军调遣,边守边训!
步兵军基本上没什么需要准备的,刀盾甲具弓弩齐全,只要兵员到位,瞬间就能建立这一军兵力。
军中所需中低级军官,皆自城外余下的精锐将士充任。军将由夏育担任,副军将由傅燮担任,参军由参军司举荐良才担任,其下师帅、校尉、长史、司马一应配齐。.bμν.
而骑兵军所需战马,皆由上林苑提供。所需马具,将作坊立即着手准备,不可有失。
骑兵军军将由张任任之,副将由程银任之,参军由参军司提供。其下师帅、司马、长史等人,也一律配属。
这两军之后,便是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
时间不足、兵员不足,不代表就不能先搭起领导班子。
军官将校构架可以先撑起来,日后征到兵员,直接塞在编制里。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时辰过去了。
元常,今天就先到这吧。大体计划已经定好,剩下的就是兵员募集,军官将校调动、物资准备了。物资及征兵这方面,就由长史府来筹办。而将校调动,还要多多劳烦段公了。
职下遵命!
军改事关重大,望诸君同心奋力,共而功之。当然,非一朝一夕,诸位亦不用心急,一步一步来!
吾等谨遵君侯命!
众人离去后,高诚又专门留下钟繇。
元常,昨日发生的事情,想必汝也已经知晓。吾之妻弟行为不举,犯下大错。然事至如此,也只能将错就错了。所以,某打算让姜叙迎娶河阳翁主,杨阜迎娶宜阳翁主。
高诚说完,钟繇就点了下头,联姻是解决这次时间最好的办法。不仅能够将此事的影响力降低到最小,还能符合君侯的想法。
君侯,那董卓那边如何处理!
嗯,这个,汝先遣使去一趟安邑,探探董卓的意思。此事是吾等有错在先,董卓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叙儿必须要先迎娶董白,然后再纳平妻河阳翁主!
失信,高诚不想。.bμν.
姜叙与董白的联姻,早在两年前就定好了,眼看马上就要开始走礼程了,姜叙却出了这档子事。
所以,如果董卓有什么不出格的要求话,高诚介意赔礼谢罪。
君侯放心,繇心明了。
钟繇颇是轻松的应了下来,似乎也是看出来高诚的一点心思。
对了,对于吏治,元常有何看法?
说完姜叙的事,高诚又想起昨夜苦思的吏治一事。
整顿吏治,几乎是每个朝代,每个势力都必须要进行的事情。
这一点不论东西方文明,皆是如此。因为有人的地方,就存在利益纷争。有了利益分钟,就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现结党营私,贪污纳秽之事。
说到这一点,钟繇也收起轻松的心态,脸上的表情渐渐凝肃起来。
君侯,吏治~繇亦是深感无力!凉州官吏,多是冀城世家子弟,为君侯立下汗马功劳,根基深厚。更兼其等虽有贪污,但还不算严重,冒然处之,只会引起人心浮动。
而关中官吏,皆是先帝一朝的在职官员。君侯轻易平定关中,这些人起到的作用繇便不多说了。其中,贪官污吏甚多,真正有贤才的寥寥无几。只是,跟凉州一样,轻易动之,只怕会坏吾征西将军府根基。
钟繇说完,高诚不禁叹了一口气,言道:正所谓,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现在吾等势力不大,还能竖下威名。日后,一旦开始扩张,又如何处理新纳之地的官员?
时间愈久,这些官吏的势力就会越加交错,纠缠不清。到那时再动,可就是株连无数的情况了!
君侯,此事可否容繇与文和兄商议商议。再者,现在吾等清理掉这些贪官污吏,也无人可以补上。倒不如,留些时间,培养些人才后,再言及此事!
也好,元常莫要忘了此事即可!
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8527/213774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8527/213774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