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长生大帝苟道修仙 年代换亲,甩不孕渣夫后一胎三宝 靖天下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快穿:白月光渣过的男主全疯了 透视医王 太太别回头,小僧正在为你驱邪 鹿天下 天残殇 精灵,从海贼穿越来的天才科学家

开年大会的隆重结束,对于尚且备兵于边的大周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p> 同时,对于天下各方势力而言,则是无形的巨压。</p> 待到齐王曹操从校事府那里得到周朝岁改的大概信息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p> 休养生息,这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p> 在这场争夺河北控制权的战争中,周朝并非没有动静,他们出兵夺取了河内几个县邑,控制了整个太行山,又分别于洛东、汝南一带,布置重兵,大搞演习。</p> 虽然并没有对陷入僵持境地的齐军发起进攻,但如此规模的军事调动,后方肯定会忙碌不休。</p> 可现在呢…</p> 距离大周岁改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p> 不可否认,周朝君臣并没有对整个朝会进行严格管控,甚至更像是他们故意让消息流露出去。</p> 也许,周朝很快就会将集结的兵马撤回去。毕竟,这份周朝休养生息的计划非常全面。</p> 但,自己敢赌吗?</p> 这么长时间的僵持,聚集在邺城一带的袁军已经要撑不住了。许攸从刺奸司那里也得到消息,袁本初快不行了。</p> 只要再耐心的等一等,袁军将不战自溃!</p> 可自己也一样快要撑不下去了啊!</p> 后方现在完全是一团乱麻,理都理不清。</p> 从河北各地收的粮也快吃完了…</p> 周朝也许不知道自己的军粮能撑多久,但肯定知道自己坚持不了太久,他们君臣心中应该有所预估。</p> “唉~”</p> 曹操长叹一气,对着身旁的荀彧言道:“文若,退兵吧!”</p> 荀彧闻言后亦是长舒一气,劝言道:“大王,现在啊,赵王就靠一口气撑着。待退兵后,河北定然生变。袁家三子相争,吾等或可不费吹灰之力,全取河北。”</p> “嗨,孤就是不甘心啊!”</p> 曹操没有多说,只是道出心中的郁结。</p> “没办法,周朝无论退兵与否,吾大齐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纵是取了河北,也不过为刘备做嫁衣罢了。倒不如且观时变,以养气力,三五载后,再作争锋。”</p> “也只能如此了!”</p> 曹操嘴角露出苦笑,随后收起,与荀彧言道:“文若,咱们现在还打生打死,高子明那边倒是已经打算休养生息了,哈哈。你怎么看?”</p> “周朝若是真如信报所言,五年后足以冠绝群雄。”</p> 荀彧微微一笑,给了很足的评价。</p> 闻言,曹操亦是哂然一笑,说道:“是啊,五年后,其足以匹敌天下。”</p> “吾等,只剩下这五年了!”</p> “五年,尚有可为。”</p> “走,升帐聚将。”</p> “诺。”</p> …</p> 齐军一夜之间,退了个干干净净。</p>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p> 袁绍没想到曹操如此果决,在赵军临近崩溃之际,悍然退兵,没有任何迟疑。</p> 唉~</p> 长气一舒,袁绍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都散去了。</p> 刚刚还挺直的胸膛,猛然曲下。尤见当年英气的面庞,也垂入颈间。臂指所动,比之方才,亦是慢了几拍。</p> “正南啊~赵国该如何是好啊!”</p> 老气横秋的一句话,让唯独伴在侧的审配蓦然色变。</p> 看着眼前明明只是松了下身形,却仿佛老了十岁的主公,不禁言道:“主公,大赵尚有河北,更奉天子,据天下脊梁,持至尊大义。今不过小挫尔,来日定能复振吾势。”</p> 袁绍看着审配,无奈一笑,言道:“正南,孤知道现在河北的情况。青壮丁力,聚于沙场;老弱壮妇,劳于田埂;流兵盗匪,散于乡亭;鸡鸣狗盗,窃于百户。孤悔不听当年汝等忠言,以致河北三载之间,残破至此,难以为继。嗨!”</p> “大王~”</p> 审配正想说些什么,却被袁绍抬手止住。</p> 随后,只见袁绍挥了挥手,示意室中奴婢退下。</p> “正南,孤之后,谁可担河北之重任?”</p> “大王!”</p> 审配猛然抬头,注视着袁绍,看着那熟悉间带着陌生的面容,老泪不禁横流。</p> “大王,恕臣直言。三岁征战,如今吾大赵只余冀州大部。并州、幽州尽失,百姓流亡失所。府癝空虚,武备难继,更兼人心惶恐不安。当下之际,唯公子尚可以为任。公子尚久在冀州,与仕民交好,得河北民望,可凝人心。”</p> 袁绍皱着眉头,问到:“显甫虽为孤所钟爱,然其岁尚轻,恐难以服众。值此危难之际,孤甚忧矣。”</p> “公子虽年幼,然气度使然,丰神俊茂,性毅且坚,有大王当年之风。兼居邺城,参摄国政,无有瑕疵,假以时日,必成良君。而长公子性情狭隘,居功自傲,尝纵兵为掠,不加严制,失仕民之望。又兼其以继安国侯,虽为袁氏嫡嗣,然非大王之嫡矣。”</p> 听完审配的话,袁绍无奈的长叹一气。</p> 袁谭虽不为自己所喜,可手心手背都是肉。过继之事,不仅是当初为大业所虑,更是有为显思日后生继无忧所想。</p> 若是自己再坚持几年,待到显甫长大,名望稍聚,也就没有那么让人纠结难定了。</p> 可偏偏赶上此际,逢袁赵存亡之秋。</p> “正南先下去吧,另外召公与、公则、仲治、元图来。”</p> “臣遵命,大王还需早些休息,赵国不可无大王也!”</p> 审配奉命后,看着自己主公的模样,不由心忧言道。</p> 此时此刻,齐军虽退,然绝未过大河。若闻己军之变,必复归来。到时,将帅无主,三军气丧,恐难御敌。</p> 袁绍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p> 很快,远去的奴婢们见到审配出室,匆忙赶回室内。</p> 待到沮授等人相继报禀入内后,袁绍已经躺在榻上,生气游离。</p> “大王~”</p> “大王!”</p> 几人见袁绍如此,皆是心惊不已。</p> 前日聚议军务时,尚见大王生龙活虎,气神复振。怎滴今日齐军退兵,再见时却是如此模样。</p> 袁绍抬手示意众人近前。</p> 沮授四人上前,纷屈榻下。</p> “方才正南来过了,孤问及后继之事,不知诸君可有良谏?”</p> 说完这句话后,袁绍用了不少气力。</p> 沮授闻言皱眉,默默颔首不语。审正南,定是支持三公子继位。可辛评、郭图,又岂会心甘情愿?</p> 今日事,恐怕不好处理了。</p> 果不其然。</p> 郭图显然也猜到了,开口言道:“大王,长公子为大王之长子,年长而贤惠,兼为袁氏之嫡嗣,更善征伐之事。今日,齐军虽退,然秋收之后必然复来,唯长公子足以拒止。”</p> “不可,长公子已继太仆后,怎可再为大王之嗣?若以嫡论嗣,大王当立三公子。若以贤论嗣,亦当立三公子。三公子久任冀州,聚河北之望,人人赞道,岂是纵兵掳掠,坏袁氏之名声之人可拟?”</p> 审配说道袁谭时,还给袁绍留了几分面子。可此刻,逢纪所言,就有点肆无忌惮了。</p> 但袁绍也没办法,袁谭当年在青州的名声,确实有损汝南袁氏之望。后任并州,已经改变不少,可惜并州早就丢了。</p> 逢纪说完,辛评立马反驳道:“纵兵之事,乃降将之所为,长公子亦早已严惩处之,往年之旧事,今日复提,元图意图何为?挑拨离间否?”</p> 辛评也不给逢纪脸。</p> 逢纪脸色一变,向袁绍拱手言道:“大王,臣别无他意。只是长公子往年之所为,吾等或可忘之,然百姓勿亡矣。袁氏据有河北以来,素以厚重以待仕民,故长公子一事,河北诸地,望族、豪室、乡老、百姓无不恶之啊!”</p> 闻言,郭图心中暗道一声不妙。</p> 应是来前,审配已经与逢纪通过气了。这逢纪如今手握刺奸司,恐怕已经派人向地方联络了。</p> 嗨,棋差一招啊。</p> 辛评正欲继续反驳,被手疾眼快的郭图扯了下衣袖。</p> 随即闻郭图言道:“大王,立嗣一事,非同小可。且,此乃大王之家事,臣等拙见,不足为用。齐军虽退,仍有复归之余。以臣之见,不若稍缓数日,待齐军渡河南归,再聚地方名望,以议此事。”</p> 郭图说完,逢纪侧目看了其一眼,没有说话。</p> 郭图的意图也很明显,既然失了先机,那就先拖下去。</p> 逢纪明白,却没办法。</p> 现在在军中,长公子手中仍旧握着数万精锐。比起自己这边,要强出太多了。</p> 若是彼等狗急跳墙之下,恐怕谁都讨不得好。</p> “大王,元图所言甚是。此事事关河北安危,需三思而后行。”</p> 始终没有说话的沮授,在此刻站了出来。</p> 袁绍闻言,如同先前面对审配一样,没有开口表达出最后的意向。</p> 而后,挥挥手示意众人退去。</p>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8527/2140087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8527/2140087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