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斗破:开局获得荒古圣体 口袋妖怪,开局一只班吉拉斯 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虐渣 金锋 一人之下:这个法爷太听劝 从流民到皇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半岛漫画家 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 重生后拒绝接盘,老婆全家急疯了 重生九零:我是来卷死你们的!

关中、并州、幽州、冀州、豫州、兖州、青州、徐州。</p> 八州大旱。</p> 这是一场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精华地区的大旱!</p> 旱灾的严重后果,也在秋收后彻底爆发。</p> 关中地区属京畿布政司辖区,如今的情况尚且能稳得住。</p> 益州今年并没有遭受天灾,谷栗丰收,足以保证关中的稳定。</p> 此外,处于凉州境内的垦建兵团,也向中央有所表示,可以抽调出百万石屯粮,驰援京畿。</p> 有这些粮食打底,又有参军征战、服征役的政策在,京师出不了大问题。</p> 但京畿地区虽然没事,可其他地区就遭不住了。</p> 并州还好,虽然郭全的身体状况并未有太大的好转,但只要郭全在,并州就能稳得住。</p> 另外并州本就地广人稀,有限的青壮力又大多服兵、役,目前来说没有生出乱子的苗头。</p> 唯独幽、冀二州,已经出现了些许骚乱。</p> 刘备在幽州数载,虽善待百姓,但庞大的军费开支,也导致幽州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刘备的善待而得到改善,甚至比袁绍统治时期还要不堪。</p> 国朝在消灭了刘备后,投降的幽州兵经过筛选组成了幽州守备军,其余兵员悉数遣散回家。</p> 而且在更田事宜外,国朝还给了幽州很大的政策优惠,毕竟幽州是未来国朝攻略东北亚地区的后备基地。</p> 免税、选吏、兴建学校、开办工坊、降低工商税、择取豪族优秀子弟破格入太学、充禁军等等……</p> 幽州地区的豪强势力,在更田政策下损失了大量利益的同时,也得到了国朝在其他方面的补充。</p> 尤其是择取优秀子弟录入太学、充禁军,让很多豪族有了奔头。</p> 因为幽州豪族总体来说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涿郡以范阳卢氏为首,跟冀州士族走的近。另外一部分则是以渔阳阳氏为首,附庸者多为边郡诸豪,也是目前最亲近周朝的地方势力。</p> 消灭刘备时,跟刘备有师生关系的卢氏遭到了中央的打压,连带着涿郡诸族都受到了不小的牵连。</p> 而以阳氏为首的边郡豪族,立有大功,国朝自然对彼等有厚待。</p> 除此之外,此次大战国朝也没有征发幽州民役,甚至连幽州守备军都没有调动。</p> 整体来说,幽州只有涿郡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p> 剩下的冀州就让人闹心了……</p> 杨彪呈送来的汇报,也主要是讲诉了发生在冀州的几次治安事件。</p> 冀州全境今年几乎颗粒无收,再加上前些年一直都在打仗,百姓几乎常年处于高压状态。</p> 今年又征发了部分民夫,虽说国朝有服兵、役支以粮食的政策,但依旧于事无补。</p> 大部分百姓依旧没有渠道获得粮食。</p> 钱,没有。</p> 积粮更是少的可怜。</p> 前年齐国进攻冀州,可是就粮于河北。而赵国也同样在不断的从百姓手中抠出最后的余粮,用以维持战争。</p> 直到去年,赵国归附,冀州百姓才算是有了点收成。</p> 但正值即将更田,那帮豪强地主在知道无法阻止后,可是狠狠的剥削了一波。</p> 国朝也没办法,更田再重要,也得百姓秋收后才能实施。</p> 这也导致了今岁欠收后,冀州许多地方百姓手中的存粮不足,维持了这近两个月后,普遍面临没粮的情况。</p> 杨彪汇报的几次治安事件,其中一次最为严重,发生在黎阳附近。</p> 那里是姜叙渡河主力的后勤基地,大多数粮草在洛阳装船后,为了安全考虑,都需要先行囤积于此。</p> 黎阳若出了大乱子,必会影响前线军需。</p> 而这些仅是冀州表面上的骚动,浮萍下面的水指不定被那些鱼虾搅荡成什么样子了。</p> 此外,齐国境内的灾民,如今也成了大问题。</p> 今岁本就颗粒无收,又赶上战争,数不尽的百姓都离开了故土。</p> 这些灾民大多数绕过陈留一带战场,涌向颍川及汝南两郡。还有部分,则是进入淮州境内。</p> 灾民短时间内是无法控制的,国朝不可能拿出军粮去救济他们,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会维持多久,没人敢承担大军因缺粮战败的责任及后果。</p> 所以,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饿疯了的灾民袭击运粮队伍的情况,这将会给后勤增加非常大的压力。</p> 怎么处理以及预防,都需要自己来决定。</p> 无论是冀州可能出现的暴动,还是灾民袭击运粮队伍,都需调动军队去预防。</p> 而眼下战事对于国朝而言又不顺利,其他人都不敢擅自做出决策。</p> 高诚坐在案前,脑海中思考着冀州以及灾民的事情,感觉脑袋都要炸了。</p> 冀州还好说,青州战事失利,张济所部因为公孙恭部战败,正好退了回去,让其着手准备镇抚冀州的事也无妨。</p> 反正进攻青州,本来就是牵制曹操的精力,分散齐军的防御,不属于战略必须。</p> 反倒是如何处理灾民,让人难以下定决心。</p> 派发军粮救济肯定不行!</p> 杨彪已经理清了国朝账本上的存粮,又根据征发的军队、民夫数量,以这两个月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大概预估。</p> 政改以来囤积的粮秣,原本足以支撑四十万大军及一定量的民夫作战三年。而现在,最多能支撑到明岁秋收!</p> 这是个好消息,可同样也是个坏消息。</p> 好消息是可以坚定朝廷公卿以及官员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因为只要存粮能够撑到明岁秋收,那么战事就算稍有不利,大可以拖下去。拖到明年,新粮及时供应到前线,齐国必败无疑。</p> 而坏消息就是,杨彪对国库存粮的统计,是根据账本来的。</p> 至于账本有没有作假的,高诚一点都不怀疑。</p> 所以,救济灾民,国朝根本做不到。</p> 自家的灾民都得支援前线才能换些粮食呢,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免费分给齐国的灾民。</p> 可不管这些灾民又不成。</p> 战前文宣司说的有多好听,日后自己搁火架上烤的有多煎熬。</p> 甚至,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国朝对青兖豫徐四州的统治基础。</p> 此外,没人管的灾民越聚越多,逐渐就会形成流民。至于流民能干出什么事,史书上记载的太多了。</p> 毫无疑问,灾民们一旦形成流民,铁定给国朝找麻烦。</p> 因为国朝是主动发起战争的一方,前面又说的那么好听,结果后面不管不问。</p> 如是这般,曹老贼做梦都能笑醒。</p> 最终的问题,还是在粮食上。</p> 可自己又不是神仙,上哪弄那么多粮食?</p> .....</p> 次日。</p> 高诚召集在营诸将,打算广纳群谏。</p> 冀州的事没话说,张济这位老前辈给机会不中用,现在又赶上镇抚幽冀,若是还做不出成效的话,那就只能说命中无此战之功。</p> 而张猛多了个提议,把公孙恭的军队调到前线。</p> 高诚思考了一下,也觉得张猛的提议有道理。</p> 幽冀地区目前仅有幽州守备军、冀州守备军,即便加上张济所部的第七军也不过三个军的兵力。而公孙恭以及其宗族子弟、东夷仆从军的兵力,不下七八万人。</p> 这还是在青州战场失利,部队有所减员的情况下。</p> 如果冀州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暴乱,谁也不敢保证公孙恭不会有其他心思。</p> 幽冀之地刚归顺国朝不过一载有余,统治基础还不扎实,偏偏公孙恭手中又有这个实力,不得不防。</p> 说到公孙恭,贾逵也提了个意见。</p> 调二十军的郭昕留在冀州听命于张济,调二十一军的韩起听命御前,同时对两人进行拉拢,分化公孙恭的势力。</p> 而公孙恭直率的部曲以及公孙衍、公孙模两位公孙家族子弟率领的平州守备军、十九军,调到中原战场后方处理灾民问题。至于高句丽以及扶余仆从军,哪来的回哪去。</p> 贾逵越说越起劲,甚至如何让公孙恭处理灾民的大概方案都说的头头是道,显然是灵感来了。</p> 听完贾逵心中所想,高诚拿眼神撇了撇这位曾被姜叙提名推荐的忠厚人。</p> 想法很好,完美的解决了自己眼前最头疼的灾民问题,以及未来必须要解决的公孙恭势力问题。</p> 很快,高诚就明诏盖章,开始进行贾逵的计划。</p> 十月十八日,菏泽大营的齐军坚持不下去了,趁夜渡过泗水,自泗水北岸撤往昌邑城北。</p> 姜叙夜间收到斥候消息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出兵,而是等到第二天天亮才进兵,消灭了齐军断后部队,并拆了菏泽大营。</p> 游曳在昌邑外围的庞德、梁义所部骑兵,在情况不明的情况,又隔有泗水,只是派了些许小股骑兵,尾随骚扰。</p> 而即便如此,十九日下午高诚得到齐军主力抵达昌邑城北的消息时,仍然不禁感叹菏泽大营的齐军主将。</p> 在四面八方都是敌军的情况下,带着数万大军完成渡河,并趁夜急行,己军还没有崩溃,当真是难得。</p> 虽然战报上说齐军夜间逃散了很多,光游骑逮着的就不下三千多人。</p> 可齐军主力仍旧安然无恙的回到了昌邑。</p> 是姜叙疏忽了,还是大家都疏忽了?</p> 泗水很宽,即便现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泗水并没有彻底干涸。而夜间泅渡泗水,在满是淤泥的河道中渡河,仍旧是非常困难。</p> 兵骄将纵!</p> 自己尚不能免俗,更遑论其他人。</p> 大家多多少少还是轻视了齐国的将帅。</p> 二十日,姜叙率大军抵达昌邑城东,亲自来御营见驾。</p> 高诚批评了姜叙两句,如此轻易的让齐军主力退回昌邑,很是不应该。</p> 这代表着先前半个月截断昌邑与齐军主力的努力,全都白费了。</p> 二十一日,城中细作送了封情报。</p> 齐军主将齐王太子曹昂,回到了昌邑城内。同时,留下大将夏侯惇统帅城外齐军,移驻城东。</p> 此外,城北泗水河上的浮桥,也被赵军给破坏了。</p> 也就是说,昌邑如今已经成为一座孤城。</p> 二十五日,城东的夏侯惇在周军的步步紧逼下,也不得不退入昌邑城内。</p> 次日,周军开始挖掘埑壕。</p> 昌邑城内守军的数目在细作的探查下,已经有了大概数据。</p> 将近七万人的正规部队,临时征召的民夫等无法进行预估。</p> 这个数据摆在眼前,谁也没心思强行攻城了。</p> 城内还没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强行攻城除了白添伤亡外,什么也得不到。</p> 而这个时候,高诚的目光放到了已经消失一月有余的曹操身上。</p> 青州的臧霸所部,已经在往昌邑这边赶了,庞德和梁义率两万余骑正在截击臧霸的路上。</p> 唯独这个曹孟德啊!</p> 当真让人忧心。</p> 二十七日,公孙恭率部抵达昌邑城下。</p> 没了仆从军,公孙恭麾下依旧达到了四万多人。</p> 很快高诚就给公孙恭下了任务,但出乎意料的是公孙恭不愿意了。</p> 公孙恭愿率部曲在帐前听命,处理灾民的事,交给公孙衍、公孙模以及韩起就行了。自己可是辽王,不在御前建功,处理灾民算什么事。</p> 高诚听到公孙恭的直谏后,也如了公孙恭的愿。</p> 反正只要是公孙家族的人去处理灾民,这个锅公孙恭就背定了。</p> 文宣司跟你闹着玩呢?</p> 现在紧急任命的豫州布政使射坚,已经在汝南、颍川两地收拢了不下四十万灾民。淮州布政使徐逸也收拢了青徐三十余万口灾民。</p> 这些日子都在施粥维持灾民的稳定,下一步就得打包往吴、楚二国邮寄了。</p> 文宣司宣传的倒是好听,中原到处都在闹饥荒,只有吴国跟楚国境内,啥事没有。等下一步辽王的大军来后,亲自护送他们去吴楚讨口吃的。吴楚不敢给,那就进去抢。</p> 贾逵这招祸水东引,可不是只拿着公孙恭一个人薅。</p> 吴国那边倒是提前通知了一声,灾民不会过江,也过不去。只要吴国再挤出点粮食,保证灾民能够在淮州境内安定下来就成。</p> 孙绍没说啥,但肯定有些小怨气。</p> 孙贲则是大手一挥,小事。</p> 区区三十万张口,小弟给大哥摆平了。</p> 至于楚国,完全可以从江夏那边入境,管你袁曜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流民只要进了荆襄地区,你先头疼怎么处理吧。</p> 这一路,注定血骨累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8527/214009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8527/214009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