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 129,至情至性王夫之,真敢下手田文镜

129,至情至性王夫之,真敢下手田文镜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火影:灭族日向后叛逃木叶! 我以蛇身证道长生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末世之武霸王 陈轩邪医传承 吹牛成真了,那就不算吹牛咯 拒婚后,我竟混成了顶流 末世半岛:我的丧尸女友 玄幻:一觉醒来,我成老祖了 至尊天骄

得到消息的王夫之,恨不能肋生双翼,直接飞到金陵去。看書菈 只不过,满清朝廷对王夫之这个名声颇大的明朝遗臣看管的还是比较严的。 虽然没有怎么限制人身自由,但是想要跑到金陵投奔太平军那是想也别想。 所以,尽管王夫之早就心向往之,奈何现实却让他无可奈何,直接让这位五十岁的老夫子生了一场病。 朱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船山之下的。 当重病之中的王夫之听到是朱阳来拜访的时候,初时还不敢相信,以为儿子王敔在骗他。 “小儿怎敢诓骗乃翁,山阴王远在金陵千里之外,此地又为满清治下,山阴王又乃千金之躯,怎能到此?” 朱阳何等的耳聪目明,自然在门外听到了这位老先生的训话。 索性便直接推门而入了。 “船山先生这可是就是误会贵公子了,小子朱阳还没有那么贵重,听闻先生在此地隐居,便马不停蹄的赶了快来,还望先生不要怪罪我的唐突才是。” 朱阳对于这些心怀大明的遗臣都是很尊敬的。 先不说这些人能力如何,单就这么节操就值得朱阳尊敬。 更何况,人家王夫之还是一代大儒,哲学家和思想家。 这样的人物说是国宝都不遑多让。 实际上,在朱阳看来,科学技术固然重要,可是思想领域的大家更重要。 只有思想解放才能促进物质界的解放。 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谈不上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 没有文艺复兴的准备,哪来的工业革命? 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是从思想领域率先开始的。 思想领域做好了准备,有了足够的理论准备,这才能给社会松绑,然后促进社会的极大进步。 所以,朱阳想要改革,在思想领域必须有人给他摇旗呐喊,击鼓助威。 还有人比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这些人更好的鼓手吗? 没有了。 甚至在中国历史上想找如同这三位一样的人也不容易。 以为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三位人。 这三位的思想也是各有特点,王夫之就是均天下理论的支持者。 而且这位老夫子还反对禁欲,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 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所以,这位老夫子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物。 也难怪刚才说出小子诓骗乃翁的话来。 一句话评价:王夫之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 所以当朱阳推门而入的时候,这位圣贤学脉,仅此一线的老夫子顿时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不过,反应过来的王夫之直接就是一脸的痛心:“大王身系国家安危,大明皇统,千万生民全在大王一念之间,怎能以千金之躯履至险之地,如若被鞑子发现,老臣百死不能赎其罪矣!” 虽然以朱阳如今的实力,并不怕这些,但是听到王夫之的话,心中还是非常感动的。 这些大明遗臣,且不论其他,但是这颗心却是血红的。 朱阳笑着道:“先生莫急,小子既然敢来,就不怕满清狗鞑子,况且先生觉得小子是那种轻而无备之人吗?我可不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随后,朱阳轻轻一个弹指,顿时一股庞大的气血之力笼罩在了王夫之身上。 在朱阳庞大的气血之力的灌注之下,王夫之脸上本来因为生病而苍白的脸色顿时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 没一会功夫,王夫之的病便好了。 这一下,直接让王夫之震惊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朱阳竟然拥有如此神通。 王夫之的儿子王敔更是高兴,他父亲这病可是病了好多天了,他也知道父亲的病从何而来,主要是心病。 现在朱阳到了,父亲的心病也就解了。 就算是没有朱阳以气血灌注,细心调理几天同样会恢复的。 现在朱阳的气血灌注只不过是加速了这個过程。 不过,不管如此,王敔对朱阳都是非常感激的。 “多谢大王治好我父之疾,敔感激不尽,愿为大王马前卒耳。” 王敔被王夫之培养的十分不错,历史上也一直没有出仕满清。 虽然有秀才的功名,但那也只是方便行事罢了。 但是他到死都没有去做满清的官。 从这一点上来讲,无愧于王夫之的儿子。 儿子如此激动,王夫之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大王,老臣也不再多言了,敢请大王能带我氏一门离开此地,为大明,也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面对如此情真意切之言和如此忠心大明之臣,朱阳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不需要了。 “船山先生,可以多带一些人,十几个人不嫌少,数百人不嫌多,只要心向大明者,愿意跟着一起去金陵的,多多益善。” 王夫之疑道:“大王带如此多的人,可方便否?” 朱阳淡淡一笑:“易如反掌之事。” 王夫之看到朱阳如此自信,也没有生疑。 毕竟刚才朱阳漏的那一手,威势不凡。 既然朱阳这么说了,王夫之也不客气了。 直接把自己的家人、好友以及学生等等全都召集了过来。 当然,这些人全都是心向大明的人,一共总计有一百人之多。 王夫之的这种大举动顿时惊动了满清鞑子。 衡阳县令听到有人来报,有王夫之正在召集人手,妄图不轨。 王夫之这家伙可是有前科的。 听到这个消息,衡阳县令不敢怠慢,立马带着人赶了过来。 因为人比较多,耽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愣是让这县令给赶上了。 当然,赶上了是不是好运气还两说呢。 这个衡阳县令名为田瑞年,起初做过兵部督捕司员外郎,不过因为性格的原因,得罪了不少人,于是被贬到衡阳来做县令了。 因为做过兵部督捕司员外郎的缘故,这家伙有几分军事才能。 王夫之在衡阳搞的抗清活动便是这家伙给镇压的。ap.. 只不过,也不知道什么缘故,满清朝廷既没有杀王夫之,也没有嘉奖田瑞年。 使得两位对头依然在衡阳待的稳稳的。 田瑞年不出名,但是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名为田文镜。 田文镜这家伙,做了二十二年的知县和知州,一直没有重用。 一直到雍正即位,直接提拔为山西布政使,开始了他算是波澜壮阔的后半生。 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实行耗羡提解;限制绅衿特权,严限交纳钱粮;严行保甲制度等。 雍正在官场之上的两大得力助手,一个就是田文镜,另一个便是李卫了。 李卫且不去说他,单就田文镜来说,算是一个敢做事情,能做事情的良臣能吏了。 田瑞年带着兵直接包围了观生居。 朱阳和王夫之等人闻声也都跟着走了出来。 田瑞年眉头紧皱的看着王夫之:“王夫之,你聚众于此,意欲何为?莫非欲行故事否?” 故事当然是抗清了。 对于田瑞年,王夫之还是有些欣赏的。 因为这个田瑞年虽然出仕满清,但是也算上一个合格的官员了。 自从他来到衡阳,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兴复百业。 虽然因为种种阻碍,成效都不是很大,但是总归是有些成绩。 衡阳百姓对于这个县令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夫之在衡阳抗清失败的原因之一。 毕竟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活下去,就没人想要造反。 至于说谁当皇帝,说真的,老百姓还真不是那么关心。 别管是朱家皇帝和满清鞑子皇帝,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的皇帝,那就是好皇帝。 这话虽然听着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别跟他们说什么华夷之辨,要说也行,先让他们填饱肚子再说。 否则都是去你娘的。 王夫之看着田瑞年:“田县令,你祖上也是汉人,何必为满清鞑子效力,不如与我一同前往金陵,兴复大明,日后也能名传千古,岂不比做鞑子奴才强过百倍。” 田瑞年顿时了然:“原来你是要跑,王夫之,你就那么肯定金陵那位所谓的大明山阴王能够成事吗,弘光、隆武、永历三朝的事可是历历在目呢,要我看,大明气数已尽,你还不如安心做我大清的官,也好为百姓出一份力,胜过伱做大明遗臣百倍。” 好家伙,这田瑞年倒反过来劝王夫之了,真不愧是大清的好奴才啊。 王夫之还想说什么,朱阳直接抬手制止了他。 “田瑞年,我且问你,你可曾屠杀过汉人?” 田瑞年看着越众而出的朱阳,心中赫然一惊。 倒不是田瑞年认出了朱阳,而是被朱阳的气势给惊到了。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朱阳现在统领十几万大军,麾下子民几千万,早就养出了非凡的气势。 况且,朱阳现在的实力堪比天仙,对于一般人本来就有一种威慑。 朱阳刻意收敛的时候还好,此时朱阳不再收敛,放出自己的威势,顿时就好像烈阳一般,让人几乎不敢直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9326/223583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9326/223583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