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 192,皇权不下乡,县下惟宗族

192,皇权不下乡,县下惟宗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智人 修仙:从武道开始登天 太过迷人是要被冀图的[快穿] 重生东北虎:妹妹竟是女帝重生! 无职重生 老弟,你是警察,不是暴徒啊 我出生那年,百鬼夜行 重回末日:打造顶级安全屋,校花跪求收留 一升气能跑多远?我一生气不跑了 满级修为在都市,我绝对无敌!

看着眼前这些金银珠宝,朱阳心中对黄宗羲留有的那一份可惜彻底消散了。 数十万两的金银,再加上各种店铺和田地,黄家也是敛财的高手啊。 也难怪,能让黄宗羲造出这么大的声势。 朱阳大袖一挥就把这些金银以及粮食什么的装到自己小世界里面去了。 这些粮食,朱阳留着有大用。 严格来说,整个江浙地区并不缺粮食,即便是普通老百姓过的相对也好一些。 真正缺粮的地方在哪里? 在西北。 尤其是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朱阳现在就要为以后统一天下做准备了。 统一天下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粮食。. 只要有粮食,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把黄家主家抄了之后,剩下的事情朱阳就不再管了,全都交给杨复光来处理。 他来此地就是为了解决黄宗羲的。 因为黄宗羲身份特殊,其他人不好对他出手。 当下,朱阳便跟二十个鹰狼卫离开了余姚,找到了刘莱臣。 此时刘莱臣正带着军队在锦衣卫的配合下,扫荡浙、江。 凡是蛊惑百姓造反,曲解乃至魔化朝廷旨意的,统统都抓起来,如有反抗者杀无赦,诛九族。 刘莱臣进行的速度很快,堪称雷霆扫穴。 但是,当他来到金华浦江郑氏的时候,碰到了棘手的问题。 因为浦江郑氏,乃是朱元璋亲自赐名的“江南第一家”。 郑家的门口上还挂着那个朱元璋亲自赐下的牌匾呢。 刘莱臣又怎么敢冲撞呢。 正在刘莱臣犯愁呢,正好朱阳过来了。 刘莱臣心中松了一口气,直接把情况给朱阳汇报了。 “莱臣,这郑家有没有参与这次的事情?” 刘莱臣点点头:“不仅参与了,而且还是其中的领袖之一。” “你给我说说这郑家的事情。” 一说到这,刘莱臣也不由的脸上露出了钦佩之色。 “陛下,这浦江郑氏先祖可以追述到北宋时期的郑淮,从郑淮而起绵延至今十五代,鼎盛时有成员3300多人同居一起。黎明即起,钟鸣四下,盥洗八下,全体到祠堂聆听祖训,然后分男女集体进膳。饭后各就所业,种桑绩麻,耕读传家,秩序井然,生生不息。” “这郑家洋洋洒洒百余条家规天天聆听背诵,成为行为准则,无人敢逾矩。” “即便是太祖皇帝,也甚为钦佩,赐下了江南第一家的牌匾。” 朱阳听刘莱臣说完。 “这么说的话,这郑家在江南声望很高?” “是的。” 朱阳点点头。 “郑家参与抵制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这個事情查实了吗,没有疏漏吧。” “陛下,微臣以项上人头保证,绝无差错。” 只要没错就行。 至于说这郑家如何的治家有道,如何的绵延十五代,生生不息,那都不重要。 “既然如此,还等什么,抓人吧。” 听到朱阳下令,刘莱臣再没有丝毫迟疑。 “冲进去,敢有反抗者杀无赦。” 不过,还没等兵丁进门,就有人从镇中走了出来。 这人便是郑氏当代族长,郑全义。 郑全义面无惧色走到大军阵前,冲着朱阳和刘莱臣行了一个大礼:“陛下带大军驾临我郑氏,却不知是我郑氏有什么地方触犯了国法,还请陛下明示。” 朱阳看着这个神色平静的郑家族长,淡淡的道:“尔郑氏带头抵制国家施政之策,还敢说没有触犯国法吗?” 郑全义抬头看着朱阳,眼神之中一片宁静。 “陛下,我郑氏居浦江几百年,从来都是遵纪守法,绝不触犯国家法纪,然则,陛下这官绅一体纳粮之策,乃是乱政。” “先贤有言,乱政不从。” 朱阳笑了:“你说官身一体纳粮当差是乱政?乱在哪里?” “此政乱在毁害国家之根基,国之四维,士民工商,此政害士而伤民,恳请陛下收回此令,我愿赴死,给陛下一个交待。” 朱阳摇摇头:“你所言,国之四维,士民工商,倒也不算错,但是士民工商只有分工不同,并无高下之分,既然百姓要纳粮当差,那为什么士绅就不能纳粮当差,官员就不能纳粮当差!” “陛下,自古便是如此的啊,难道陛下要违背太祖皇帝的意愿吗?” 朱阳斩钉截铁的道:“自古便是如此,便是对的吗?我不认为是这样的,太祖皇帝如果看到今日我所为,我相信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更加高兴。” 看到这郑全义还要再说什么,朱阳直接堵住了他。 “不管前人如何,也不管他们如何,但是在朕这里,四维平等,一视同仁,郑家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闻言,郑全义顿时脸色一变。 “陛下,要诛杀我郑氏?” 朱阳直接承认:“是的,怪就怪你们郑氏实在是太合适了。” 朱阳这是要杀鸡儆猴了。 因为郑氏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宗族势力的代表。 在江浙之地,宗族势力盛行。 所谓皇权不下乡,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这大大侵蚀了国家基层的权力,同样也会让国家对基层的控制操控在宗族乡绅手中。 实际上的统治者就是这宗族乡绅。 这会大大的降低国家实际掌握的实力的。 朱阳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维持下去。 这一次来浙、江,杀黄宗羲是其一,更为重要的乃是瓦解浙、江宗族的势力。 杀鸡儆猴是第一步,而朱阳觉得这郑氏就非常合适做那个儆猴的鸡。 郑全义是个聪明人,听出来了朱阳话中的意思。 他倒也没有歇斯底里。 “陛下这么做,就不怕被万夫所指,万民所弃吗?” “你觉得你们这些所谓的宗族长老和士绅能够代表万民吗?朕觉得,伱们谁也代表不了,你们只能代表你们自己。” 郑全义还要说什么。 朱阳直接摆手打断了他。 “行了,不必再说了,道不同,多说无益,你放心,看在太祖亲赐的门匾的份上,我会给你们郑家留下一丝血脉的。”.. 言罢,朱阳再不多说,直接挥手示意大军杀进郑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9326/223584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9326/223584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