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两个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白日贪欢 奶团三岁萌翻天,全家反派宠上天 马谡别传 寒门贵公子 星界旅人:纳斯达利之路 甜宠:唯独偏爱变态公公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分家后,我带空间逃荒养弟弟 且听剑吟

书是世家大族重要的资源,而在长安,却成了廉价资源,而且长安的货币体系也让法正非常好奇。 白银为千单位,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银锭的规格有银币(.两),半两银锭,一两锭,二两锭,五两锭以及十两锭。 这次他们二人随刘璋来长安,董卓就给了他们十两的赏赐。 手中的十两就是万文,足以购买数百册书籍了。 数百册已经是一个中小世家的藏书。 而且法正发现,这书店有些书籍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可以说是大世家或是皇室的典藏,而在这里,也只是根据书册的质量定价格,若是没有那么多钱,可以买几十文的书,想要买回去收藏,那可以请名家抄录。 “孝直,你看这个,这里竟然有这本书!” 张松惊讶道,他找这本已经找了许久了。 不过法正没有理会他,反而被另一侧的书架给吸引了:“地图?” 他走过一看,顿时大惊:“竟然有益州的舆图。” “什么?” 张松也不相信法正的话,拿着自己想买的书走了过来一看:“还真是益州的舆图!” “虽然不是很细致,但对益州之外的诸侯来说,这益州各郡的舆图就是无价之宝,可是这里确实只要五十八文。” 张松苦笑一声继续道:“孝直,这东西都能拿出来卖,咱们之前还与关中军打个屁啊!” “子乔。” 法正这一提醒,张松才知道自己刚刚说错话,读书人怎么能说屎尿屁啊! “嗯?” 畅销区中有一本吸引了法正的注意。 “国力论?” “这位先生,这是董王麾下第一智囊贾诩先生的新力作,不租,只卖,一百零八文一本。” 贾诩? 原来是他。 “这本我要了。” 随后他掏出一两银锭递给侍女。 “好嘞,先生您稍等。”侍女高兴道。 法正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册看了起来。 张松还是第一次也颇为好奇。 以这里书的价值,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籍能卖一百零八文,实在是太贵了。 法正认真的翻了几页,然后皱眉道:“贾诩之智,我不如也。” 张松疑惑道:“孝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你说自己不如他人,这里面到底说了什么?” “此人将所为的国力分为两种,一种名为内力,一种名为外力。” “这内力与外力是什么?”张松问道。 “我也只看了一个大概,这内力就是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民生状况等。” “而这外力则是军事实力、外交手段、王朝地位等。” “他的大概主张就是充分利用这两种力,可以让一个王朝长治久安。” “这......” 张松诧异,思虑片刻后,继续说道:“孝直,你看看这书店之外。” “经济、民生不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还有关中军的强度以及他们对外的外交手段,以及关中军如今的地位。” 张松的话让法正为之一震,外面的一切貌似都很符合书中所写。 若是以贾诩书中所言,关中军的综合国力当之无愧的第一,恐怕他们联合一起,也未必能比的上。 长安之景哪怕百个成都都比不上! 如此的关中军,他们怎么比的上。 随后法正还买了一本关中军的律法条例,不过这本书比较厚,分了太多了册,就这一本就要十五两。 “孝直,你买这个干嘛?” “我想了解一下关中军的律法与益州又有什么区别。” “呵呵......看来你对这关中的兴趣越来越大!”张松调侃道。 “这样的一个关中,谁不感兴趣呢!” 法正淡淡笑道,然后又看向张松:“子乔,这里不是益州,你的性格的改一改了,说不定明天你就犯法了!” “哈哈......” 张松闻言哈哈大笑,显然并不害怕。 而法正见状心中暗叹一声:“这里不是益州,咱们可没有特权,何况这书里说了,依法治国。” 听到这话,张松更不以为然了,因为他觉得这是在扯淡,依法治国?那是针对平民的。 而法正也懒得再说了,毕竟张松也不是三岁小孩,而且他也不知道这董武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现在他只想快点返回驿站,钻研一下这本《国力论》,然后看看关中现在制定的律法。 “走,回去吧!” 张松可没有玩够,自己虽然借给了法正六两,但自己还有四两,在长安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够他挥霍一会儿。 “你先回去吧,我还想逛逛!” “行吧,你自己注意的。” “放心,这一点我知道,寄人篱下,我会谨慎的!” ...... 数日之后,董王府。 “最近他们怎么样?” “回禀主公,除了法正不出门,其余人皆沉醉在长安的花花世家。” “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 “大事倒是没有,不过小事倒是一堆。” 范建摇了摇头:”毕竟在益州豪横惯了,只惹出小事,已经是他们的克制了。“ “你告诉京兆尹,这些时间就让他担待担待,该赔偿的由王府出,或是犯罪了,按律处理,不理看王府。” “是!” “对了,过去的时候,顺便让徐庶过来一下,说我要带他去见一人。” “是!” ...... “主公!” 徐庶恭敬的拱手而道。 范建没有等徐庶反应过来,一把手抓住,笑道:”元直,我带你见一个人。” “谁?”徐庶愣了愣。 “跟我走!” 徐庶被一路拉着上了马车。 不一会儿就到了刘璋安乐公暂时居住的驿站。 “主公,咱们到底要见谁?” “一个在政法领域可以与你一较高下的人。”范建神秘兮兮道。 徐庶闻言心头一动。 一个人处理这政法的事确实很累,若是有个人能替他分担,那自己也能少出一些错误。 进入驿馆后,范建就拉着徐庶往楼上走,推开房门,里面坐着一个男子。 法正顿时惊呼一声:“董王?” “您怎么来了?” “给你介绍一个人,我猜你们两个应该有话题。” 徐庶上前一步,拱手而道:”徐庶,字元直。“ 法正起身,回礼道:“法正,字孝直。” 范建呵呵一笑:“你们闲聊,等会我找你们探讨一下关中新政的未来布局!” 说完,范建就直接离开了这里。 徐庶也没有法正案桌上的书给吸引了,这本正是他定制的关中律法,他一直都认为有欠缺之处。 想到主公说眼前之人会有共同的话题,看到此言不假。 “孝直兄对政法有研究?”徐庶好奇的问道。 法正微微摇头:“略懂一二。” “其实这本是我主编编纂,其中可有什么缺陷之处,希望孝直兄指教一二。”徐庶客气地请求道。 “指教不敢,不过确实有一些观点与书中相反。” 徐庶心中一喜,终于有人可以与他讨探这一点:“请。” “请。”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39609/281958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39609/2819581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