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派盗墓:升棺发财 > 第14章 地军陷阵,钦天斩龙

第14章 地军陷阵,钦天斩龙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走了你后悔啥 挥刀亮剑:苍云岭大战,我无敌了 玩手机真能逆天改命制霸银河系 剑仙重回新手村,前世红颜都疯了 福宝三岁半被八个舅舅团宠了 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认长公主为义母后,全家追悔莫及 军少的小娇软在七零赢麻了 林峰武灵韵 网游之开局获得SSR天赋

我心中一惊。 看来,刘老头家的祖上,一定有一段不简单的历史。 一块普通石砚,是清代端砚。 一面八卦铜镜,和我的八卦铜镜竟然一模一样。 还让我胸口的血莲有变化。 现在,马老二告诉我还有秘密。 我心里有些期待,连忙问他怎么回事。 原来,那天马老二把东西带回家后。 从罐子里,发现了刘家的族谱。 也不知道是刘老头忘了拿出来,还是不知道里面有东西。 马老二研究那个族谱,就睡不着了,他的直觉告诉他,不对劲。 仔细联系晚上和刘老头头喝酒,刘老头头说,他先祖是给皇帝督造皇陵的。 他觉得很奇怪。 怎么个奇怪法呢? 清朝的时候,武状元地位是低于文状元,但也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 张鸿翥,经过骑射、演刀、博虎、抛练共四场比武夺得头筹,皇帝亲点为武状元,初授头等侍卫,首任安德参将。 卞赓,清光绪十八年壬辰武科状元,历任惠州参将,广州总兵、香港守备,率二十万水师,镇守广州虎门。 张宪周,在马上挥舞120斤重的大刀轻松自如,举重能举起360斤大石,曾救驾光绪,光绪帝称其为社稷之臣。 上面随便放几个武状元的生平。 可以感受一下,这都是一帮猛人! 这些人,进了官场后几乎是青云直上,最起码也是个将军或者侍卫保底,可以说光宗耀祖。 可是,刘家的这位武状元根本没有留下什么财富给后代。 甚至,刘家的族谱上,刘家先祖之名,全部用墨抹去! 思前想后,马老二觉得这件事很蹊跷。 几天后,他实在忍不住,要解开心中的疑惑。 他再次来到石牛村,刚好刘老头去省城找儿子,他把刘家里里外外翻了个遍! 最后,他在刘家的鸡窝里,找到了一堆清末的古书。 这些古书里,有一本解开了这个谜。 原来,刘家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刘家所在的地址。 刘家人,也根本不姓刘! 当年刘家的先祖,的确是一位武功高强的武状元。 但不知何时,他遇到一位算命先生。 这位算命先生非常厉害,算到他前半生的种种。 并且告诉他,有办法让他在朝堂上青云直上。 刘家先祖正愁自己没有背景。 虽然他是武状元,但没有家世背景,也需要慢慢熬资历。 他对算命先生推崇备至,几乎到了唯命是从的地步。 先生告诉他,顺治皇帝的陵寝中,有一件神秘的宝物。 这件宝物凝聚满清气运,能够让他在人世间能位极人臣。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能让人长生不老! 这件宝物,就是比铜钱大一圈的八卦镜。 其实也不叫镜子,叫阳燧! 阳燧,古代一种取火的工具,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我胸口戴着的东西叫阳燧。 刘家先祖动心了。 他放弃大好的政治前途。 暗通关节,调动职位,去督造清东陵。 因为,清东陵是最接近阳燧的地方。 顺治皇帝和清朝其他的皇帝都不同,他相当信佛,并且带着整个宫廷、皇族都信。 他相信人有来世,灵魂在人死后,将会升天。 顺治帝认为,自己死后是会升天的,所以俗世的财宝对他没有意义。 他自己的陵墓,也用的是二手材料(明代清馥殿拆除的材料)。 他儿子康熙皇帝在他的陵墓前,竖了块墓碑。 上面写着“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 就是说,他父皇遗言就是一切从简,不搞什么陪葬品。 你们这些盗墓贼就不要来挖了。 好,回到故事中来。 刘家的先祖非常厉害,在督造皇陵的过程中,收买人心。 他听那位风水先生的话,把开棺把阳燧弄到手了。 可是,历朝历代为皇帝修建陵寝的人,最后都是逃脱不了一个死字。 被充军、流囚,这都算好的。 差的,把人像动物一样圈养,直至老死。 还有更惨的,某天干活干到一半,墓门下坠,出口堵死,所有人殉葬! 刘家先祖,很恐惧这种命运。 所以,阳燧一得手之后,他就交给算命先生。 可这个算命先生,却带着宝物逃走了。 算命先生还打算将他永远留在这里。 那天,皇陵封门石突然落下,把他关在了皇陵内陪葬。 刘家先祖又惊又恨。 原来,自己只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好在,他提前准备了一条暗道,从里面逃生。 为了防止被发现,他出来后,将暗道堵死,不让别的劳工出来。 不久后,他找到了算命先生,强行拿回阳燧。 可,事情已经败露。 他不得已,只能拿着宝物逃走。 几千里的距离,他早已安排家眷隐姓埋名。 但,安顿下来的刘家先祖,整夜睡不着觉。 他梦到,那些被堵死的工匠,纷纷找他索命! 他将阳燧研究了下半辈子。 都没看出这块阳燧的非凡之处。 他想到,自己本有大好前程,可却为了这块阳燧,在后悔中度过一生。 临死前,都不能尽解其妙。 终于郁郁寡欢而死。 这块阳燧,最后为什么挂在了刘家的大门上? 我猜,刘家的后代,根本不知道它的价值。 《论衡》云:“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 《搜神记》云:以五月丙午日中铸,为阳燧。以十一月壬子夜半铸,为阴燧。 阳燧其实就是古人用来取火、辟邪的工具。 我听完马老二说的故事,心里的震惊无以言表。 那块阳燧,居然还有如此大的来历。 其实阳燧的事,我谁也没告诉,甚至连小樱和把头都不知道。 “那古书后面,还记录了一件奇事。” 原文这样记载。 “是日,行至夷陵峡口,忽风雷至,声震空谷,雷声殷殷,闪电煜然。大雨如注,江波翻涌,船只倾覆。余和众人皆落水,沉毙、溺死者无数。然须臾间,云销雨霁,余至岸边,衣衫皆湿,岸上百姓皆避余,余甚异之,问其故。一艄公告余,漫天霹雳至余身,未见有伤也,百姓恐余为妖,故皆避退。” 我初中文化,只知道这叫文言文。 完全看不懂。 马老二跟我说,他儿子语文成绩好,帮忙翻译了。 译文所说的事,让马老二相信,这块阳隧是一件宝物。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024/2623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024/26239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