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文豪1978 > 第599章 价值百亿的非卖品

第599章 价值百亿的非卖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剑门旧事 小说主角们入侵现实后 将军夫人从山上来 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宫檀 全民御兽:我的灵兽是哈士奇 绝色傻医 三万买房,小镇养老 无限逃生里,没人信我是NPC 武侠之楚王 HP愿魔法与你同在

POPMART?” 陶玉墨闹不清林朝阳唱的是哪一出,不过她觉得林朝阳起的这个名字倒是不错,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流行集市?有点意思。”陶玉墨又念叨了一句,越听越觉得这名字好听, 风格极为契合她即将要做的事。 她笑着说道:“姐夫,还是咱们俩有默契。行,你这个名字我用了。这回真成你出的主意了!” 说完她得意的走了。 等陶玉书从书房出来,对林朝阳:“过两天我们俩一起去吃个饭。” “跟谁啊?” 林朝阳时不时的就要陪陶玉书去参加个酒会、晚宴,再这么发展下去,他感觉自己真要成花瓶了。 “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老板。” 三日后,文华东方酒店。 1968年就开业的文华东方酒店是香江资格最老的豪华酒店之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让它自诞生之日就成了奢侈的代名词。 昨天乘坐私人飞机抵达香江的传媒巨头鲁伯特·默多克,携妻子安娜·玛丽亚·托夫就下榻在了酒店顶层的总统套房。 默多克选择在文华东方酒店下榻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是老牌英资怡和的旗下产业,并且接待过英国王妃戴安娜、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福特、老布什等诸多国际知名人物。 出身于澳大利亚这个英联邦国家,默多克有种骨子里的昂撒优越感。 餐厅文华厅和酒店同年开业,装潢古典而优雅,专供精致的粤式菜肴。 位于酒店的25层,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观和香江的城市天际线。 林朝阳夫妻俩来到餐厅时,除了服务人员,这里空无一人,一问服务员才知道,原来今天这里被人包场了。 不用问也知道,这肯定是出自传媒巨头的手笔。 文华厅的粤菜久负盛名,见面之后大家边吃边聊。 默多克年过六旬,看上去面上和善,一见面就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 “安娜这些年已经很少跟我出席商业上的交际应酬了,若不是听说今天有林先生在这里,她也不会出面——” 安娜·玛丽亚·托夫是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她曾是默多克手下的编辑,当年结婚时两人算是志同道合。 不过这些年来默多克的生意越做越大,安娜却迷恋上了神学和文学,两人之间渐行渐远。 默多克的话一方面是刻意塑造出恩爱的形象,一方面也恭维了林朝阳。 美国是西方世界的中心,林朝阳现如今在美国名声日渐隆重。 默多克有一点没有撒谎,安娜·玛丽亚·托夫今天确实是为了见他才露面的。 晚餐的气氛看起来很融洽,不过林朝阳夫妻俩没有被这种表象迷惑。 一个驰骋传媒行业四十年,周游于澳、欧、美、亚各大洲之间游刃有余的顶级商人,又岂是那么好相与的。 “我经营报业四十年,香江报业的的竞争激烈程度举世罕见,林太能在这样的市场中将明报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实在叫人佩服。” 说了半天没营养的废话,默多克终于进入了正题。 “默多克先生谬赞了。明报企业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它的前任老板查先生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我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 默多克露出缅怀之色,“查先生确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有远见的领导者。 当年我两次求购明报集团,都被他拒绝了。现在看来,他的决定非常明智。” 听着默多克“自贬”式的恭维,陶玉书没有骄傲得意,反而警惕了起来。 “《南华早报》在默多克先生的领导下成就非凡,更胜查先生的风采啊!” 早在1985年,默多克就访问过中国,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市场都充满了野心。 因为这里的人口世界第一,是这个世界上仅次于欧美国家的庞大市场。 他便把进军亚洲的第一站选在了香江,这里经济发达,传媒业开放。 与东南亚、日韩以及中国内地、湾岛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经贸联系,它在亚太地区的地位至关重要。 并且又是英国殖民地,中西文化融合,拿来当作进军亚洲的前哨战再合适不过。 1986年默多克从汇丰银行收购了南华早报集团3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即便展开了对南华早报集团的私有化进程。 1990年,南华早报集团重新上市,市值70亿港元,年盈利近3亿港元。 南华早报集团的纸媒销量不足明报企业和东方报业两家香江顶尖报业集团的13,利润却超过了两家的盈利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陶玉书一直想为明报企业办一份定位高端的英文报纸的原因。 但最近两年她越来越感受到香江报业的局限性,并没有贸然对外扩张。 不过从几个月前开始,南华早报集团的日子有点不好过了。 这几年香江传媒行业的竞争烈度越来越高,8月份东方报业创办英文报纸《东方快讯》,从《南华早报》高新挖了40多个鬼佬采编人员。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釜底抽薪,《南华早报》方寸大乱,内部一阵风声鹤。 股价从9月初的每股5.5港元,一路急跌至10月中的4.4港元。 之后南华早报集团毅然出售了旗下的《华侨早报》,收缩战线,并高薪挽留采编人员才算是勉强维持住颓势。 陶玉书在试探默多克的目的,买或者卖?报纸还是电视? “我刚才的话不是虚言,香江报业的竞争太激烈了。前段时间东方报业的挖角给南华早报集团造成的影响,林太想必也知道。 我十分不赞同他们的这种方式,如此恶劣竞争之下,整个行业没人能够受益,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只会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 默多克这番话隐隐透着求结盟的味道,陶玉书却没有被他的示好所蒙蔽。 “呵呵,商业竞争大家各自施展手段无可厚非。只要是在规则范围内的,也无可指摘。” 南华早报集团、明报企业和东方报业代表了香江报业的生态层级。 南华早报集团以《南华早报》为核心,拥有全港最优质的读者群体,定位高端,不管是品牌价值还是盈利水平都是香江最顶尖的。 东方报业与之恰恰相反,以《东方日报》《太阳报》《太阳马经》为核心, 是香江最平民化的报业公司。 而明报企业,以《明报》为核心,定位比《南华早报》稍低一些,但又有旗下七八份报刊集团作战,形成了高、中、低端读者群体的全面覆盖。 南华早报集团面对东方报业的蚕食拿不出有效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们的定位高端。 东方报业可以挖角他们的人,创办英文报纸冲击高端,他们却不能做跟东方报业同样的事,那样等于自毁长城。 因而在应对东方报业时就显得格外笨重,而明报企业则不同,全面化的经营策略,让他们进可攻、退可守。 别说东方报业现在就是进军高端,就是现在要打一场你死我活的价格战,明报企业完全不虚。 经营报馆,量入为出,铢必较。 出的方面,最大的支出无非是报和人,报即纸张排版、传版、印刷、制版等各项费用,人即工资、福利。 人的支出两家都是固定的,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要压榨人工是不可能的, 人早跑了。 报的支出,明报企业和玉郎机构相辅相成,成本优势要比东方报业更大。 入的方面,明报企业去年营业额8.241亿港元,税后盈利2.617亿港元,东方报业去年营业额7.056亿港元,税后盈利1.985亿港元。 无论是盈利规模还是盈利率,明报企业都要更胜一筹,面对东方报业,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 因而,陶玉书对默多克抛出的橄榄枝并不接招。 见她无动于衷,默多克内心焦急,脸上却风轻云淡,“看来林太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战胜东方报业?又或者是星岛报业?” “默多克先生说笑了,东方报业和星岛报业都是香江报业巨头,又哪里是那么好战胜的。 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勉力维持罢了。” 陶玉书打太极的功夫练的炉火纯青,饶是以默多克这样的老狐狸,也感觉到棘手。 默多克寄希望于引动陶玉书主动触及谈话核心,却始终不得寸进,思虑片刻后,他还是选择了先抛出诱饵。 “明报企业现在已经是香江第一流的报业集团,但可惜的是跟东方报业、星岛报业还是没有拉开差距,林太难道就不想让明报企业更进一步吗?” 说了快一个小时的场面话,终于等到了戏肉,陶玉书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默多克先生所谓的更进一步是指——” “想必林太也知道,新闻集团的纸媒业务目前正在战略收缩,南华早报集团远在香江,管理起来多有肘,我打算给它找一个更好的主人。” 默多克不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讲出了他今天约饭的自的。 陶玉书听到这话怦然心动,明报企业如今贵为香江报业第一股,如果硬要说缺什么,那一定是国际化水平不足,缺少足够的国际影响力。 而南华早报集团恰恰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陶玉书脑海中飞快的分析着形势,眼下南华早报集团被东方报业逼的进退两难,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们定位太高,无法下沉,面对竞争对手不要命的打法,往往没办法倾尽全力,这种情况大致就相当于秀才遇到兵。 二是默多克受制于新闻集团巨大的债务压力,不仅无法给予帮助,反而还要在南华早报身上吸血。 如果南华早报集团被明报企业收入囊中,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对于明报企业来说,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但同时她心中立刻生出了疑虑,南华早报集团现在是有点困难,但绝非经营不下去。 要知道去年南华早报集团的营业额是5.453亿港元,在香江一众报业集团当中看着不起眼,但税后盈利却高达2.692亿港元。 接近50%的盈利率可谓一骑绝尘,碾压众多竞争对手。 这样肥美的蛋糕,陶玉书可不认为默多克会轻易放手。 “默多克先生有属意的合作对象了吗?” 默多克笑得意味深长,“林太这是明知故问了。” 陶玉书微微颌首,“感谢默多克先生的信任。既然如此,您有什么条件,我们不妨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这场谈话终于触碰到了实质,默多克也不再隐藏,展露出了他的真实目的。 “我想收购星空卫视!” 他的自的没有出乎陶玉书的预料,只是让陶玉书没有想到的是,默多克会先放出南华早报集团这个诱饵。 虽然眼馋南华早报集团,但在陶玉书的心目中,星空卫视的份量无疑要更重。 作为她传媒帝国版图上最重要的一块拼图,星空卫视的地位远非一家纸媒可比,别说是南华早报集团,就是纽约时报公司也不行。 电视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让纸媒彻底沦为二流媒体。 尽管无意出售星空卫视,但陶玉书不介意跟默多克拉扯拉扯,也许双方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星空卫视是非卖品。” “林太难道不先听听我的报价吗?” 默多克并没有因为陶玉书坚决的态度而退缩,反而看起来信心十足。 陶玉书没有回话,眼神望着默多克,等待着他的诚意。 “南华早报集团51%的股权,和5亿美元现金。” 默多克吐出这个条件后,嘴角微微翘起,“这个条件怎么样?” 南华早报集团90年二次上市后,股价一度超过了80亿港元,但今年因为东方报业的冲击,股价跌了不少,目前市值在70.5亿港元。 51%的股权价值36亿港元,5亿美元约合38亿港元,合计74.6亿港元,这个价格确实很有诚意。 而且这里面还有另外一笔账,拿到南华早报集团51%的股权,就意味着陶玉书拿到了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这笔亨易真正的报价应该是一108.5亿港元。 脑海中的盘算一闪而过,哪怕陶玉书并没有出售星空卫视的打算,但还是架默亜荣的大手笔所震撼。 有那么一瞬间,她想脱口而出的答应下来,可最终还是理智迅速占据了上峰沉默多刻,陶玉书说道:“默亜荣先生的报价确实让人心动,但就像我说的,星空卫视是非卖品,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听着陶玉书的世绝,默亜荣面上没有露出丝毫沮丧、恼怒的情绪,脸色平静。 “林太当初收购星空卫视花了21亿港元,瓷短3年时间,投资回报率超过了40 0%。 陶玉书正色道:“与投资收益无关。默亜荣先生深耕媒体行业几十年,应该明白在电视媒体盛行之后,纸媒的衰被亏经不可避免。 一家具备洲际影响力的电视台,垦价值远不是百亿港元价值可以衡量的,星空卫视对于任何传媒公司都是最核心的资产。 我想——. 她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朝默亜荣露出笑容,“这应该也是默亜荣先生愿意以如此高昂的代价收购星空卫视最根本的原因。” 百亿港元的收购价确实令人心动,但陶玉书更明白星空卫视未来的潜力,她又怎么可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未来呢? 面对陶玉书的果断拒绝,默多克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作出无奈龙,恭维着陶玉书的头脑冷静和高瞻远瞩。 见默亜荣萌生退意,陶玉书说道:“垦实我们可以聊聊南华早报集团的出售。” 默亜克笑着说道:“林太不会以为我找你来就是为了卖南华早报集团的吧? ” 陶玉书以玩笑应对,心里暗骂默亜荣是条老与狸,言语之间真真假假一个不小心就会着了他的道。 明知道南华早报集团是他抛出的诱饵,可陶玉书还是忍不住咬了一口。 “南华早报集团是新闻集团布局亚洲的重要棋子,如果不是为了求购星空卫视,我又怎么会轻易出手呢? 也许在市占率上,南华早报与明报企业、东方报业这些巨头没办法相提并论,但它的优势和影响力也是香江报业独一无二的。” 收购星空卫视的提议架世绝后,再谈到南华早报集团,默亜荣的语气亜了几分矜持。 陶玉书心中冷哼,么婆卖瓜,欲擒故纵, “南华早报集团确实有独特的优势。不过默亜荣先生就没想过,如今东方报业咄逼人,未来一两年之内,香江报业恐怕会爆发一场惨烈的厮杀,说是你死我活也不为过。 到时候恐怕南华早报集团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啊!” 默亜荣听着陶玉书的话,脸上的表情冷峻下来,眼睛眯着,露出一丝危险气息。 “林太这是在威胁我吗?” 陶玉书没有架他的变脸影响,面色如常。 “默多荣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新闻集团是全球性的传媒巨头,香江报业的这点竞争对于你来说不过是疥癣之疾。 你可以把这话理解为善意的提醒。如果可能的话,我也不希望这种事发生。 不过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吗?” 在陶玉书说完这些话之后,默多克面露思索,似乎被陶玉书说动,卸下了防备。 多刻后,他似乎有了决定,“你说的很对。这场惨烈的厮杀也许无法避免, 但新闻集团不可能因此退却。” 说着话,他的精神芬奋起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属于亚洲的,新闻集团不可能放弃这么重要的市场。” 对话到这里,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默亜荣想收购星空卫视,陶玉书不愿意卖;陶玉书想收购南华早报集团,默亜荣也不愿意卖。 气氛沉默了一会儿,默亜荣主动开口,“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两全垦美的办法。” 陶玉书抬眼看向他,“比如呢?” “换股合并,怎么样?” 换股合并? 换股合并是指收购方公司在收购过程中与被收购公司亨换各自股权的合并方式,亜见于超大规模企业的收并购案中。 毕共现金收购需要的条件太苛刻了,即便是许亜日进斗金的跨国公司,在收购规模相当的公司时,也往往需要举债。 陶玉书暗付,受星空卫视大力发展的影响,这两年明报企业市值飙升,目前万经达到了128亿港元,而南华早报集团市值仅有70.5亿港元,双方市值丈例悬殊。 这也就意味着,换股后公司的控制权依旧在她的手中,而且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吞并了南华早报集团这块优质资产。 贪念一起,陶玉书暗自窃喜,正打算开口,突然感觉腿边架人碰了一下。 她朝林朝阳警去,眼神亨汇之间,她读懂了林朝阳的意思。 “确实是个很好的提议。不过看起来,换股对明报企业的好处更大,默亜荣先生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商业有时候并非零和博弈,双赢也不是不可能。垦实我不说林太也知道, 新闻集团现在的主要方向万经改为了电视媒体,这两年我甩卖了不少印刷和纸媒业务。 未来香江的报业大战信号似乎越来越明变,就像你所说的,南华早报集团即便能活下来,恐怕也不会那么滋润。 如果我们双方能够合作的话,那就会形成一个规模庞大、远超香江同行的报业巨鳄。 除了可以从容应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更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收获不菲的利益。” 默亜荣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南华早报集团和明报企业合并看起来是合则两利,可林朝阳的提醒让陶玉书警醒了起来。 她回想刚才的谈话,以为自己是清醒的,但好像每一步都被入了默亜荣的算计之内,她可不相信换股合并这个主意是默亜荣的临时起意。 想到这里,她内心不禁轻叹。 跟默亜荣这样的老可狸丈起来,自己的功力终究是差了一点。 “默亜荣先生言之有理,我们双方合作确实是个好方向。” 见陶玉书意动,默亜荣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不过..” 陶玉书脸色郑重,“兹事体大,这件事我得回去仔细考虑考虑。” 嘴角的微笑泯灭,默亜荣态度依旧温和。 “这是理所应当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0412/339768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0412/339768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