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堪受大力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名侦探世界的武者 转生圣主的我卧底龙族卡塞尔学院 穿越诸天:我人族大帝慕容复 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 明亡之后无华夏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 六男主?恶毒雌性在星际多崽多福 百诡阴阳 父皇!我不想做皇帝! 终极系统狂少陈远林书彤

清弓的起源说法不一,但能肯定的是,明朝中晚期在左翼蒙古和东北地区就流行一种短梢弦垫的反曲弓,这种反曲弓的改良款成为建州女真在山林子打猎的猎弓,并在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发展成熟。 在辽东二十五卫全在大明手里时,辽镇内有不少弓匠确实能制作类似建奴弓的反曲弓,极少的大明家丁私人配置了这种弓。 等到辽镇手里仅有辽西走廊时,能制作建奴弓的弓匠几乎全都在后金那边,大明边军的军械全由内地的匠户制作,边兵的诉求根本传达不到制作军械的工匠耳里,因此做不到仿照鞑子打造一支由重箭大弓兵组成的军队。 “这确实算惊喜。” 李昊有去野人女真的地盘抓壮丁的计划,抓到索伦兵后,挑一些猎户出身的,练几个月就能和八旗一样摆开弓射军阵。 虽然能在战场上缴获清弓,可到底不如自己养弓匠营造来的稳定,以大明富裕到溢出的民力,组织弓匠仿制清弓不算太难。 他问吴三桂道:“这些是建州鞑子还是辽地汉民?” 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第二个都城,也是他称汗之地,彼时后金还没有吞并海西女真。 所以海西女真不可能被安置到这里来,倒是界凡城那边海西女真不少。 “都有,以汉民居多。不过这些汉民还不如盖州城内那些海西鞑子,见我们打来投降时都不情不愿。” 此地属于长白山余脉,世居在赫图阿拉附近的汉民早就胡化,和建州女真人相距其实不大。 “调教一顿就老实多了。”李昊想了想,对吴三桂吩咐道:“俘虏到行营鞑子了吗?让这些人先纳个投名状。再派二十人看住这些弓匠,督促他们收拾家当,你知道咱出发的时间。” 若是沿浑河河谷行军,赫图阿拉到沈阳有三百四十里地,到萨尔浒有一百六十里地。 从沈阳到萨尔浒的一百八十里地,杜松的两万五千人走了五天半左右,八旗军马多,又有沿途村堡补充一部分口粮、豆草料,几千骑兵大概能用两天左右就能赶到。 算上今天逃走的鞑子报信去沈阳报信的三天,这伙明军只有五天的空闲时间处理赫图阿拉、萨尔浒城、界凡三城。 这三城都曾是后金的都城,既然都打到这里来了,不毁城而去,李昊实在不甘心。 按岳飞岳大帅的说法,这叫直捣黄龙,按大明成化年间的做法,这叫犁庭扫穴。 不过好像有点不对劲,为什么要捣黄龙? 这個南昌人打仗很猛的。 吴三桂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祖宽等人汇总了整个赫图阿拉的降民降兵情况,并向李将军禀明。 “那些铁匠、弓匠和他们的家小全都留着,剩下的无论汉民女真全都压到我这里来。还是老规矩,用车轮量身高。这次就永喜来吧,三桂去办点别的事情。” 接着,李将军又招来大小曹等部将,以及在宽甸等地新加入的孔有德、耿仲明这俩人,商议毁城的事。 “除了用火烧,还有什么办法能快速摧毁这座城池?最好是将两道城墙一并拆了。” 主将命众人想想办法。 “拆民居火烧是够了,要是有火药,或许还能拆掉几段城墙。但鞑子们自己的火药都很缺,这建州卫里找不到多少。” 吴三桂说了句废话。 “将军,我们将城门和城楼一烧了事,其余城墙不用管,咱在此地也待不了多长时间。鞑子连种地的丁口都不太够,多半不会派人来深山老林里修复这样一座空城。” 曹文诏按自己的经验给出了见解。 “可给鞑子留下这些城墙总归不太好。” 李昊托腮沉思,终于想出一个好法子。 “城墙不就是用来张贴告示的?你们还记得我之前所说的老奴卖屁眼之事?找个读过书的,写几张告示出来,贴在四周城墙上,正好咱几个都在,先商议商议告示说辞。” 物理摧毁城墙是做不到了,只能搞点精神摧毁。 众将愕然,但随机反应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凭凑说辞。 “须知边塞苦寒,兵卒多有寂寞。将领深以为患,养军纪以解其忧。” “老奴身为塞外异族,出入军营颇有不便,便假借家丁之名行苟且之事。” 听到这里,李昊让他们暂停。 “黄龙,你平时说话文绉绉的,怎么连个典故都不会用?假借家丁之名这话不行,让鞑子们手下的汉兵瞧见了,说不定往正经打仗的家丁身上扯。不是有个典故叫什么来着,专门指养父养子关系。” 黄龙苦着脸,“将军,某说的话,皆是从戏曲里学到的。典故这种事,太难为我了,我又没正经跟教书先生学过。” 他觉得让他一个人砍十个鞑子都没用典故这么难。 众将一筹莫展,满屋子全是粗人,想个文雅一点的词都做不到。 “干爹,好像是螟蛉。”吴三桂抓耳挠腮半天,总算想起这个词来。 他是这群里人出身最好的,跟着教书先生正经学过几年,准备以后考武举的。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出自《诗经丶小雅》,古人常常用螟蛉之子代指养子。 “你的书算是读到了肚子里!假借螟蛉之名行苟且之事,接下来你们续上。” 众人文化水准不高,只能用较为口语化的句子描述这个事实。 好在还有黄龙、吴三桂等人修饰,勉强凑出了一个完整的说法。 “老奴相貌丑陋,所幸口齿坚固、屁眼结实,堪受大力。此獠日暮入侍,积年累月不曾懈怠。” …… “此皆辽东军户口耳相传,自辽事起,所闻之人皆被老奴斩杀。特此布告,使众闻之。” 凑齐说辞后,他们又找来城内懂满文的降民,命其撰写布告,当然,汉语布告便由吴三桂提笔。 之后便是紧张的准备工作,李昊和李永喜等人审判降军降民,大小曹、祖宽等将领带人布置柴火、木炭等,吴三桂带人负责准备贴在城外的双语告示。 前后忙碌了将近一个半时辰,才算是做好了大部分工作,所有人带着战马物资出城后,祖宽带人四处点火,然后快速退出来。 外城的四道城门附近,则贴了十几张努尔哈赤卖沟子一事的布告。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0518/236284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0518/236284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