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 第93章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第93章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绿茶美人酥软撩,主神直呼受不了 乌龙江轶事 普攻永久加生命,阁下如何应对?林天浩周小胖 全民大穿越 大当家不好了 在妖魔世界当神算子 穿成校草的佛系后妈 火影:一统忍界,被鸣人小队入侵 武道天人 老婆要离婚当天,我成了玄门天师

努尔哈赤当即大喜,“不愧是八旗第一巴图鲁的儿子。我要给你封官,达海,你定个好听的官名。” 侍奉老汗的文武官员都立于殿内两侧,被叫到的达海出列,回道: “可加封号硕瓮科罗,进为镶蓝旗甲喇额真。” 硕瓮科罗是满语海东青的意思,海东青是长白山里的一种矛隼,在辽地进山采参的民众心里是神鹰的象征。 看着那两支被折断的箭屁股,努尔哈赤点头同意了这种封赏,“如今旗人里,也就你和劳萨是硕瓮科罗巴图鲁,先把伤养好,以后再实心办事。”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多封官加爵总没错。 达尔岱大喜,劳萨和他爹是成名已久的勇士,几十年征战才混上硕瓮科罗,连数年在辽南征战的图鲁什都没这个封号,这两箭挨的真值啊。 他让自己亲卫搀着跪下谢主子的恩,大致上行完礼后才被扶出宫殿,去找大夫包扎伤口。 头顶瓜棱圆顶帽、吊着眼睛斜瞅人的努尔哈赤起意问道:“刚说到劳萨,他四月都在做哪些事?怎么明军能在三岔河囤积上万兵力,他就一点没干活吗?” 广宁等地失陷、老将扬古里阵亡的消息接连传来,他都有点坐不住了。 本来按计划,今年春夏八旗应该和内喀尔喀部蒙古大打一场,再试图收复察哈尔部的敖汉、奈曼等部落。 可快速出击的明军,尤其是那个李昊打乱了后金的部属,主管国事的四贝勒只好把能调动的旗丁和各路死兵大部分压到三岔河一线来,防止明军派出小股骑兵干扰沈阳、辽阳、海州一带的民众。 蒙古方向,就只好派出劳萨这种猛将带一些骑兵过去,并且目的也从打服内喀尔喀部变成带着科尔沁部南下广宁等地,两面攻击进逼到八旗核心地带的这支明军。 镶红旗旗主岳托出列回道:“四贝勒又给劳萨派了两黄旗的几个牛录,我们两红旗也出了十个满额牛录,加上奥巴的科尔沁部,咱在草原上的兵力是够的。 就我的旗人回报,内喀尔喀部里,已经有三部被劳萨打败,同意出兵南下劫掠锦州等地。五月底之前,我们应该能听到来自草原的好消息。” 听到这样的回话,努尔哈赤很不满。 “劳萨的动作不够利索,他要做的不是带着蒙古人南下抢人,而是带兵去截断明军的粮道,要是等到辽海能通航,他再南下也就白费力气。快点派人去辽河套,督促他带兵打到广宁以东的那片,和我们前后夹击赵率教、李昊这两部。” 后金的老将前后去世,年轻一代还没有锻炼起来,四五十岁的中年一代如代善、莽古尔泰、扬古里等人又先后战死,老汗深觉无人可用,所以对劳萨的失误也就生生忍了下来。 最近心情一直很不错的岳托听出了爷爷的怨言,他试着给亲近四贝勒的劳萨分辩: “他也是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别的不说,劳萨办事的精细也就图鲁什能比得上。还有费英东家的图赖这些奴才跟在劳萨身边,他们这路应该没啥差错。南下之事宜早不宜迟,我待会儿派人传令命他出兵。” 这份辩解让努尔哈赤大怒,“以后谁也不许在我面前提图鲁什那个蠢货。” 图鲁什是第二个死在明将李昊手里的八旗猛将,老汗将他视为正月以来所有不走运的开端。 至于他二儿子代善,那是为国尽忠的良将,怎么也和八旗的倒霉事儿扯不上关系。 他的语气很激烈,吓得岳托等人不敢回话,殿中陷入极端的安静。 后金国主要的就这个效果,他又吩咐道:“赫舍里家的人都精通蒙语,就让他们家的索尼跟着劳萨,以防奥巴这群蒙古台吉不用心办事。” 管辖文臣的达海出列应下。 努尔哈赤又问起北营督造船只的事,并强调车营兵就是待宰的傻狍子,只要八旗兵能过河,就能又得上万名强壮的奴才。 “单单一个李昊翻不起风浪,他杀死多少奴才,我们就从明国抢回来多少。” 虽然海州一带的村堡、庄园大部分被清理掉了,可老汗对现下的局势仍有信心,只要大城没丢,明军就在河东站不住脚。 这时,自殿外又慌慌张张跑过来几个旗丁,头盔七拧八歪不说,身上还带着血迹,一看就是从前线跑回来的。 后金文武官员当场腾出地方,让这些前线旗丁能跪下来回话。 “南北两营和明军打起来了?阿敏他们打的怎么样?” 老汗问道。 “大汗,昨日只有南营和过河的明军家丁打了一场,北营支援不及,让明军抢了海州城。原先在城内养伤的杜度贝勒不知去向,或许已经战死。” 后金国主不关心杜度的死,这一番话他只听到了一句。 海州城丢了! 砰的一声向后翻倒,老汗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达海、岳托等官员旗主急忙凑上前去,查看大汗的情况。 …… 五月十二号下午,海州城。 天朗气清,微风和畅,满载而归的李昊及其部下心情愉悦。 进入南门正门后,老将赵率教亲自带诸将迎接。 “李帅今日又大获全胜,所得降兵能有两百?” 望着后续不断入城的民壮、畜牲,山海关总兵乐的合不拢嘴。 原先他还想着海州城可能守不住,可这两日李昊接连派出五六路猛将,各率上百家丁,在海州城周围连续刮地皮,竟然刮得附近五六十里空无人烟。 所得降兵民壮、粮食牲畜全被带进海州城。 八旗的鞑子瞧了都自卑,他们搜刮明国村庄都做不到这样细致入微。 “降兵只有一百四左右。我往北营鞑子那边靠了靠,只打下两处村堡,北营鞑子就来了,他们新造的箭缠了易燃的浸油棉花,我对付着挺吃力,就带兵先回来了。” 即使北营鞑子追上了拖民带畜的李昊所部,可也不敢过分逼近,以防激怒这个杀神折返回来出力厮杀一场,只陪送了半程。 “哈哈哈,一百四也够多了,只要日日这样,辽阳以南的平原鞑子再也站不住脚,到时候东江镇压上来,我大明光复辽南指日可待。” 赵率教一挥手,负责管辖降兵的祖大弼便带着家丁出列,准备接收新得降兵。 打下海州城后,李赵两位总兵便进行了分工,由经验老道的赵率教负责城内一切兵卒、民壮的调遣,李昊专心主外,调遣各路猛将出城烧边。 “慢着,降兵里的汉兵归祖大弼管辖,其余女真兵全交给黄龙、曹变蛟,我准备这几日带他们过三岔河,预备派到广宁方向,提防蒙古兵。” 投降汉兵绝大部分是六七年前投降后金的辽地明兵,忠诚度不高,李昊从来没瞧得上。 以后和祖家火并时,他也能放得开手脚大干。 倒是海西、野人出身的女真兵,只要粮饷给够,打起后金八旗兵、蒙古兵来毫不含糊。 这也是李昊家丁里最能打的那部分,马上作战时比山海关募兵娴熟,比蒙古兵勇猛。 停下来后,祖大弼看向赵率教。 后者呵呵一笑,“就按李帅的意思办。” 他走近下马的锦州总兵,又说了一些三岔河两岸的军情。 “南营鞑子已经往北撤了,他们应该是放弃了海州以南,准备合营屯兵。北营在河边建了一座分营,正在尝试造一些大舟小船,预备过河之举,阿敏亲自出现过,看样子辽阳城内还有大鞑坐镇。” 这些军情大部分都在明军诸将的预料之内,唯有最后一条没被诸将推演出来。 “要么是老奴,要么是黄太吉喽!” 李昊很兴奋,总算是来了个让他眼前一亮的人物。 赵率教半喜半忧,“只可能是老奴,他来前线督战最合适。黄太吉年轻,精力充足,要留在沈阳调度全局。”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0518/256947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0518/256947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