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央之国 > 第426章 “双奥”的不同表现

第426章 “双奥”的不同表现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界入侵,我靠签到成就神明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羡之有穗 再次我的警察人生 原来我才是霍先生的白月光 陛下今天火葬场了吗 火爆波长 贞观新丰尉 末世天灾囤货忙,别人囤粮我收租 为了能减刑,我带兔子飞上天叶城高卫明

奥匈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波乔雷克的表现大失所望。 鲁马战役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奥匈政府撤销了波乔雷克的职务, 并让总参谋康德拉亲自指挥。 康德拉继任后,马上叫停了进攻! 一边休整一边梳理臃肿的奥军指挥体系。 经过半个月的休整,奥军再次发起进攻。 这一次的奥军明显不一样了。 复杂的民族问题,康德拉无法解决,但滞后的指挥体系,却被他征用大量翻译解决了。 有了配合的奥军,不断逼着塞军后退,巴尔干战场被一点点扭转。 在两位大哥奋勇作战的时候,同盟国的意大利却早早显露出了二五仔特性。 二德子解决卢森堡和比利时之时,二德参谋部特意给意呆利发电。 大体意思就是:兄弟,我们都上了你也要上啊! 二德子要求意大利从阿尔卑斯山一线进攻高卢鸡南部。 但意大利不为所动,总是以战争准备不足为由拒绝。 虽然意大利对协约国宣战了,但实际行动一毛钱的都没有。 另一边的奥斯曼和意呆利则截然相反。 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驻守高加索的奥斯曼军,小规模的对毛子发起了进攻。 欧洲方向,奥斯曼也组织了16万人向巴尔干移动。 保加利亚因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对巴尔干各国充满仇恨。 所以,斐迪南一世直接找上二德子,商谈加入同盟国事宜。 奥斯曼的军队向边境移动时,二德子和奥匈一起为奥斯曼作保, 所以,费迪南一世偷偷放开了边界,运着奥斯曼士兵的班列借道通过了保加利亚。 但这一举动刺激到了希腊。 希腊在奥斯曼刚有异动的时候,就急吼吼的接触英法,并强烈谴责奥斯曼不遵守《伦敦协议》。 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直接喊出了驱逐异教徒的口号。 7月3日,希腊加入协约国! 这给奥斯曼收复巴尔干制造了借口。 本来想配合奥匈攻击塞尔维亚的16万奥斯曼军,一个大回旋冲进了希腊。 这16万人可是奥斯曼的精锐! 里面有4万重新组建的夏械师,8万德械师,剩余4万人也是奥斯曼本土最能打的土耳其禁卫军。 痊愈后的甘末尔,提前受到赏识指挥4万夏械师充当先锋。 甘末尔不愧是吊打丘基尔的存在。(故意错) 冲进马其顿的奥斯曼人,在甘末尔的灵活指挥下,直接打散了驻守在塞萨洛尼基的希军。 这场战斗,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奥斯曼。 这病夫还是有能人啊! 甘末尔的4万先锋军,在解决马其顿的希军主力后,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沿着希腊半岛进攻。 这可吓坏了康斯坦丁一世。 他只能让皇储亚历山大,急忙带着剩余陆军前去阻挡甘末尔。 6.8万希军和4万奥军在韦里亚相遇。 亚历山大战场经验不足,甚至还沉浸在上次希腊击败奥斯曼的幻想中。 到达前线的希军,竟然没有第一时间修筑防御工事! 7月24日,甘末尔靠着训练有素的夏械师,一战打死打伤希军2万,俘虏3万余。 这个战绩相当耀眼! 直到此时,奥斯曼的表现甚至比奥匈还好看一点。 虽然康拉德逼的塞军不断后退,可塞军主力还在,远比不上甘末尔的战绩。 希腊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这在原历史中是没有的事。 毛子看希腊要跪,连忙在东线发起一些小规模战役支援巴尔干战场。 希腊跪了,下一个就是塞尔维亚! 所以,经由大夏从中亚准格尔汗国运抵沙俄的武器刚到达, 毛子立马发枪派人捅了奥匈一刀。 为啥不打奥斯曼?高加索地区离毛子腹地有点远,只能保持防守。 没有支援暂时不能进攻。 打二德子也没那能力,只能在东线先干一下奥匈。 俄、奥、德三国因为瓜分波兰,所以,三国互相之间是接壤的。 毛子组织了2万人对奥匈加利西亚的布洛迪发起了进攻。 令毛子没想到的是,驻守布洛迪的一个奥军师, 竟然在毛子进攻开始后,迅速溃败。 这一变化打破了毛子只想侧面支援的想法。 东线总指挥阿列克谢大公,直接带着后备部队一股脑的冲进了加利西亚。 毛子的“无心插柳”直接让准备在马恩河大打出手的双方停了下来。 敲你哇,老子在西线打的好好的,没想到东线崩了,再不救屁股要被踹。 二德子参谋部,只能一边大骂奥匈无能,一边组织预备队进入奥匈帮忙。 ..... 战争初期的发展,直接看花了全世界吃瓜群众的眼睛。 除了大夏有点准备,其他国家的政要全都目瞪口呆。 一、没想到二德子三两天就干翻了卢森堡和比利时, 最重要的是,列日要塞被攻破的太快了。 二、没想到奥匈军队会是小卡拉米,打塞尔维亚都用了一个多月,还没打开局面。 三、没想到奥斯曼军队能爆种,直接把希腊打趴下了。 四、没想到意呆利来了个“严守中立”。 五、没想到毛子打奥匈就像大人打孩子一样。 这五个没想到,着实让全世界过足了“瓜瘾”。 ...... 帝都茶馆,说书人老徐紧跟时事,正在讲解欧洲大战呢。 啪~ 醒目一拍,老徐撸起袖子说道: “话说那威老二和乔老五是表兄弟。” “可为啥他们两国就是不对付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亲兄弟都逃不过一个利字,更何况是表兄弟呢?” 台下的茶客们听的津津有味,但一些年轻学生却出言打断道: “什么威老二乔老五,那叫威廉二世和乔治五世!” 不等学生继续说,老茶客打断道: “哎哎哎~小年轻别说话,我们就爱听这个!” “就是就是,老徐别管他,这伦理大剧真是太对我胃口了。” “老徐老徐!我听说欧洲皇室之间乱的很,有没有什么花边新闻啊?最好详细点。” 见下面乱哄哄的,老徐只能拱拱手道: “诸位诸位,我老徐就一说书先生,墨水有一点但不多,还请多多包涵哈。” 这话是说给年轻人听的。 随着帝国教育越来越深化,年轻一代的见识也越来越广。 这里面有利有弊,利就不说了, 弊端则是造成他们这些说书先生的日常口语,随时被年轻人吐槽。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074/110337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074/110337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