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47章 赴汤蹈火啊,方老师

第247章 赴汤蹈火啊,方老师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独宠外室?我入东宫转嫁病弱太子 江寒柳如烟 太初衍道:从反派开始 写一写郑惟桐 原神:英桀附身的我穿越提瓦特 身死道消前,竟让我收宁采臣为徒 NBA教父:我有一万种被动光环 开局成奴隶:被手下黄袍加身 我穿越历史,加点成就道祖 男团选秀万人迷!清冷美人泰裤辣

大冷的天,寒风凛冽。 厂的门口,支着一个烤地瓜的摊子,摊子戴着狗皮帽子,双手揣袖筒,哈着热气。 “走了啊,大爷!” 陈佩厮啃着热乎乎的地瓜,手上还拿着两个,刚回到厂里,迎面撞见急匆匆的朱时茅。 “佩厮,可把你找到了!” “老茅,你来的正好,尝尝这地瓜……” “先别吃了,厂长让我们赶紧去办公室。” “厂长找咱干嘛?我最近可没惹祸啊?” 陈佩厮一脸疑惑,两撇眉毛忽上忽下。 两人一路小跑,跑到厂长的办公室,敲门而入,就见厂长的对面坐着2个人,一个是生面孔,还有一个面熟得很,赫然是方言。 “来啦,我介绍一下。” 汪羊笑道:“这位是燕京电视台文艺部的导演刘笛,这位,就不用我多介绍了吧?” “方老师!” 陈佩厮和朱时茅倍感意外。 “怎么样,刘导?” 方言和他们握着手,转脸却看向刘笛。 “方老师,我没问题了。” 刘笛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朱时茅一脸懵圈,就听到方言解释说,燕京电视台要举办迎春晚会,请自己和刘小庆这对《牧马人》的银幕情侣,来搭档主持人。 “主持人?” 陈佩厮和朱时茅面面相觑。 刘笛稍加说明,厂长补充了一句,“上电台对你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锻炼机会,也能让更多的观众喜欢,厂里肯定支持,不过还要看你个人的意愿。” “那、那我没意见!谢谢厂长!” 朱时茅激动不已,自从加入厂之后,事业就陷入了瓶颈期,虽然隔三差五能收到其他厂的试镜邀请,但厂里基本上不同意借调。 毕竟,厂是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 纪律极其严格,就如同军纪一般! 陈佩厮不禁好奇,厂长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啊,说借调就借调,以前可不是这样子的! “比起谢我,你更要好好地谢谢方老师和刘导。”厂长和方言互看一眼,笑盈盈着。 “咳咳!” 陈佩厮假装咳嗽,凸显自己的存在。 找朱时茅,是请他当主持人,那为什么还要找自己呢?难不成也要找咱当主持人吗? 嘿呦!就咱这模样,也能当电视主持人! “我听你们厂长说,你们俩没戏的时候,经常在排练室里表演一些挺有意思的小品。”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没错,方老师,叫《考演员》。” 面对他这个大恩人,朱时茅直言不讳。 “能不能给我和刘导表演一下?” 方言说燕京电视台正在为春晚征集节目。 “可以啊,方老师!” 陈佩厮恍然大悟,合着找他表演啊? 怎么不是找咱当主持人呢? 就自己这张脸,那是几千年才出一张!…… “方老师,我送送您。” 方言在厂长的相送下,离开了办公室。 陈佩厮在前面当向导,穿过长长的走廊,最终还是没忍住,问道:“方老师,你们究竟怎么说服厂长,同意借调我们俩去燕京台?” “这事,多亏了方老师。” 刘笛说,厂长一开始是百般地不同意,直到方言拿出《利剑行动》的电影改编做交易。 拿剧本换他们!? 陈佩厮和朱时茅先是一惊,而后感动。 “方老师,谢谢您,我们……” “真要谢我的话,你们待会儿的表演可要卖力点,可千万别让我们失望啊。” 方言摆了摆手。 事实上,只是顺水推舟而已。 本来打算把《利剑行动》交给上影厂,但上影厂现在已经有《高山下的花环》,倒不如把改编,交给全国制片厂里最擅长军事题材的厂,还能挣一笔近2000元的稿费。 距离9000多幅画,又更近了一步! “赴汤蹈火啊,方老师!” 朱时茅郑重其事地点了下头。 众人来到空无一人的小排练室,在简单的热身之后,朱时茅和陈佩厮开始表演小品。 这时候的小品,跟以后的小品差别很大。 最初只是中戏、北电等戏剧学校给应试者准备的面试考题,或许上学时的课堂作业、期末测试,基本上不会拿出来,公开演出。 因此,一开始并不是奔着搞笑逗乐去的。 只是从陈佩厮和朱时茅表演的《吃面条》开始,小品才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喜剧形式。 而《吃面条》,只是《考演员》里的一段。 “面条,咸淡正好。” “你着什么急嘛,你等我一会儿!” 看着两人的表演,刘笛嘴角不住上扬。 方言道:“觉得怎么样?” “方老师,这可太可乐,太有意思了。” 刘笛觉得这是晚会里从来没有这种类型的节目,非常值得尝试一下,丰富一下内容。 “不过……” 话锋一转,接着说到问题所在。 《考演员》的表演时长太长,足足二三十分钟,更要命的是只有大纲,没有准词。 内容全凭陈佩厮和朱时茅临场发挥,没有剧本,都是现挂,完全是即兴表演,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节目,八成是不能登上春晚舞台。 “这……这……” 陈佩厮和朱时茅听到这话,动作停了下来,像有盆冷水浇下来,扑灭了两人的热情。 “写大纲,编台词,磨剧本,再到排练,估计要个把月。”刘笛不无遗憾道,“方老师,距离台里录制的时间,可就剩一个来月了。” “这个好办呐,词儿多的来不及。” 方言道:“干脆就来个哑剧小品。” “哑剧小品?!” 朱时茅三人闻所未闻,一脸错愕。 陈佩厮觉得新鲜,“那演什么呢?” “就演你们两个,在馄饨摊吃馄饨。” 方言说这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 一个爱干净、有洁癖的精致男子,性格胆小怕事儿,在馄饨摊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神经大条的壮汉,把自己带来一瓶的胡椒面全部用完,一气之下,收好空瓶,离开摊子…… “喔,我明白了!” 陈佩厮眼前顿时发亮。 朱时茅道:“你明白什么?” “闹了半天,是那个大汉误以为胡椒面是公家的,觉得那男的偷了公家的瓶子,也有样学样,顺走了公家的一个大碗。”陈佩厮咧嘴发笑,“方老师,您说,我讲的对不对?” “你理解的不错。” 方言转头看向刘笛,“服务员的话,就由刘小庆同志来演,你们仨攒这么个节目,20多天的时间,能把这个节目给搞出来吗?” 陈佩厮和朱时茅互看一眼,信心满满道: “能!” “刘导,你觉得呢?” 方言扭头,看向刘笛。 刘笛说如果真的20多天就能搞定,而且通过燕京台最后一轮的审查,当然可以录制。 “方老师,这个节目叫什么呢?” 陈佩厮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自己从没遇到的表演形式,认真地钻研一番。 方言道:“暂时先定《胡椒面》吧。” 朱时茅为难道:“方老师,那个西装……” “新闻不是登了嘛,现在提倡穿西装,我们也是通过这个节目,来积极响应和宣传。” 方言笑了笑。 “可是我、我没有西装。” 朱时茅为难不已。 “我看你的身高体格,跟我挺相近。” 方言干脆把自己的西装借给他。 “方老师,这怎么好意思呢,您已经帮刘小庆同志她们,解决了服装问题。” 刘笛信誓旦旦地揽下这个活。 “那好吧。” 方言给燕京电视台当指导顾问和艺术总监,可不光是冲着那一点津贴和名气而去的。 而是,给自家的服装生意打广告。 到时候,刘小庆穿着大红喜庆的“安然服”,亮相燕京台春晚,变相是广告软植入。 而且,因为韩跃民是无偿赞助,燕京电视台投桃报李,准备给他做个春晚后续的新闻,报道刘小庆等人的服装来自韩跃民的裁缝铺。 到时,再来几家报社一宣传,囤积在仓库里的“安然服”,恐怕想没有销路都难。 以后的制衣生意,想不火爆也难。 韩跃民服装生意里,可有50%是他的。…… 从厂出来后,两人直奔什刹海体校。 通知吴彬,带上吴晶在内的武术队,给燕京电视台整个绝活! 在大冬天里,跑了一天,累死累活。 两人分开之后,方言就近到韩跃民家里蹭饭,同时商量着怎么利用好这波春晚的宣传。 “咕噜咕噜。” 紫铜锅里,冒着热气。 看着弟弟狼吞虎咽,方红道:“岩子,你来之前,也不先打个电话,家里就这么点东西了,够不够,不够我去给你再买点别的。” “够!够!” 方言吃口大白菜,全身暖洋洋。 “岩子,你说要帮这个燕京电视台办春晚,办得怎么样了?”方红往他碗里夹肉,“都有哪些节目了,能不能跟姐和你姐夫说说。” 韩跃民从头听到尾,舞蹈、戏曲、小品、武术,尤其当听到相声节目,竟然请来了马三粒,又惊又喜,“连这位,你们也请来了?” “可不。” 方言笑道:“中央台把马纪、姜坤他们招去了,我一琢磨,干脆来一个超级加辈!” “超级加辈?” 韩跃民和方红一听是“辈份”的“辈”,夫妻两人立刻笑出了声,乐得前仰后合。”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歌曲上。” 方言摇了摇头,不禁失笑。 帮燕京台找歌,跟自己的歌打擂台,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那找着了吗?” 方红好奇不已。 方言道:“没有。” 韩跃民说:“岩子,你那边就没有什么已经做好词的歌曲?” “就算有,时间上也来不及。” 方言道:“必须找到合适的作曲人先谱曲,再挑适合的演唱者,除非已经有谱了……” “你不是还有一首现成的嘛!” 方红一拍桌子。 “哪首?” “就是小雅、若雪她们经常唱的那首《贝加尔湖畔》!珮凝不都把曲子给谱好了嘛!” “对啊!” 方言一愣,随后陷入深深的思考。 该找谁来唱这一首歌呢? 退出转码阅读完整内容,或请下载更好的阅读体验!!!!诚招广告合作:telegram联系@luniuniu9527 免费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080/282856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080/282856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