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文人不矫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林轩小说主角 女尊:从调戏女流氓开始 重生做首富,我选择为国而战! 镇世狂龙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九春宴 快穿恋爱脑之老婆我来啦! 寒门:官府送老婆,我全都要! 天后吃下甜甜果实,助我科普诸天 同时穿越:在诸天成为传说

夜幕降临,四合院的正堂依旧灯光如昼。 龚樰坐在黄花梨圈椅上,手上捧着本杂志,一页接一页地翻阅起来。 屋外,突然间响起一阵汽车鸣笛声。 紧接着,方言快步地从院外走到了门口。 “在看什么呢?” “你以前的老单位。” 龚樰展示着《十月》的封面,“饭菜我还热着呢,要不要吃一点?” “行啊,正好我还有点饿。”方言笑了笑,“要不你陪我再吃一口?” “那我去端过来。”龚樰点了下头。 方言道:“我来吧。” “我来,你刚回来,坐下喝口水吧。”龚樰把杂志放在桌上,脚步轻快。 方言边喝水,边拿起《十月》一瞧,就见上面正连载着二月河的《康熙王朝》。 第二期的《人民文学》,虽然发表了《棋王》,率先抢占了寻根文学的潮头,挽回住了以往期刊的颓势,但是如今的文学期刊界里竞争相当激烈,几乎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幻大王旗。 不等《人民文学》喘口气,这不《十月》又抢走了风头! 这稿子好像就是自己替《十月》约的,哦,那没事了! 不过眼下,《花城》下一期就会刊登《一代宗师黄飞鸿》的第三部,同样也是收官之作,如果香江和内地合拍《黄飞鸿》的消息再见诸报端,完全可以预料这一期的《花城》将会多么火爆。 再加上《当代》和《收获》,四大名旦一齐发力,《人民文学》这文坛盟主的王座还真坐不稳。 我没来,《人民文学》被四大名旦群殴。 我来了,《人民文学》还被四大名旦欺负,那我不特么白来了嘛! 眉头紧皱,拧成了一团,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龚樰端着装有热饭热菜的托盘,走了进来: “在想什么呢,脸色这么难看?” “我准备到粤东的时候,好好地《人民文学》多物色几篇好稿子。” “说到粤东,你打算什么时候和姐夫一块去?” “都已经约好了,等电影局的合拍片座谈会一结束,我们就和徐客他们一道去粤东。” 方言把一个个盘子摆在桌上。 龚樰不免意外,“座谈会都开了2天了,还没有好啊?” “当然是看到了合拍片跟影视基地的前景咯,如果《黄飞鸿》这部电影能成功,以后香江和内地合拍的路子就蹚出来。”方言道,“所以得掰扯个子丑寅卯出来,没准能出个什么试行政策。” “你讲的,跟谢老师他们讲的意思都差不多。” 龚樰说,北电的校园里也在探讨合拍片会不会是将来国内影视业的一种趋势。 方言拿起筷子,“这么双赢的合作,怎么可能会不继续下去?” “剧本都还没出来呢,你就那么自信一定会双赢?” 龚樰好奇地问到工作室的情况。 方言毫不隐瞒,如实相告,包括让王硕和钟阿城来操刀《黄飞鸿》的剧本初稿。 龚樰担心道:“他们小说写得好,不过这么要紧的剧本,他们能行吗?” “怎么会不行呢!” 方言逐一点评起来,首先就是王硕。 “他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故事讲得有趣,既没有枯燥说教,也没有宏大叙事,偶尔还会抖下机伶,讽刺些人物和形象,来写黄飞鸿和十三姨的感情线,再合适不过。” 话锋一转,点评钟阿城。 “我最不担心的就是阿城的文笔和写故事的能力,关键是没有一点矫情,也就是所谓的文人风骨,从来没把自己当个作家,而是把创作当成挣钱养家的活计,商业化编剧就得像他一样。” “那你呢?” 龚樰眼里闪着狡黠的光,“你有没有文人风骨呢?” 方言嘿然一笑,“我,你还不了解,就是俗人一枚,哪里的风骨,只有风骚而已。” “俗!”龚樰白了眼,频频地给他的碗里添菜。 “俗就对啦,王硕比我更俗!” 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他准备把《空中小姐》写成本子,好好地孝敬你呢。” “孝敬我?” 龚樰一听要把女主角的形象往自己靠拢,摇头失笑道:“要不让给赵静或者小瑜吧?也不知道她们愿不愿意演电视剧。”把筷子在饭里戳了戳,“朱菻怎么样?她演空姐,肯定合适!” 方言实在没想通,把机会让给赵静和章瑜,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让给朱菻? 朱菻和龚樰的关系什么时候那么好了? “我看她一个人在蓉城,举目无亲,又没朋友,怪可怜的,就偶尔和她写信交流演技,一来二去,聊着聊着就成了笔友。”龚樰道,“她心里有什么烦恼,都会跟我说。” “她有什么烦恼?”方言诧异不已。 “我们女人间的秘密,怎么能跟你讲呢。” 龚樰口风严紧,并没有把朱菻夫妻两人异地分居闹别扭的事说出口。 毕竟,哪怕是朱菻可能会离婚,那也是人家自己的家务事。…… 第二天下午,电影局座谈会。 距离闭幕式召开还有20分钟,方言提前地来到会场,撞上了徐客和施南笙。 “方老师,你的《黄飞鸿》真的是一部比一部精彩。” 徐客在看完《一代宗师黄飞鸿》第三部以后,不吝赞美之词,历史厚重、大气磅礴,巴拉巴拉。 方言淡淡一笑说:“过奖了。” “一点儿也不!一点儿也不!” 徐客摆了摆手,最喜欢的莫过于就是最后的结局。 慈禧公然下旨,向十一国列强宣战,但万万没想到中了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圈套。 明面上,李鸿章等朝廷大臣借“狮王大会”,削弱清廷和义和拳的力量。 背地里,凭着“狮王大会”的机会,李鸿章联络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东南数省的封疆大吏,一方面,跟驻沪市各国领事订约实行“东南互保”,承诺不跟风参与。 另一方面,正式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最终的结果如同历史一样,八国联军侵华,黄飞鸿惊闻噩耗,心灰意冷,隐居在粤东的宝芝林。 “方老师,不知道《黄飞鸿》还会不会有第四部?” 施南笙投去问询的目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要看有没有灵感了。” 方言笑道:“不过非要写的话,我想写黄飞鸿在辛亥时期的故事。” 徐客和施南笙互看一眼,“辛亥革命吗?” “没错,写近代的历史文学,不但要以太平天国、义和拳和辛亥这三次革命高潮为主线,还要注意四个阶梯。”方言道:“那就是太平天国时期、洋务时期、百日维新时期和辛亥时期。” 滔滔不绝地说着,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这《黄飞鸿》的第三部,虽然借鉴了《走向共和》,但并没有照搬里头的人物形象。 改编可不是乱编! “不过方老师,如果这第三部将来要拍成电影的话,这个结局是不是改一改?” 徐客提醒了句:“太消极了。” 方言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英雄在大势面前,也是弱小无力的。” 徐客劝了劝,“话虽然是这样说没错,但你也说过,电影是梦,观众看武侠片,是为了圆大侠梦,英雄主义的结局还是圆满些得好,你说是不是?” 见他一再坚持,方言改变主意,“要不改成这样试试?” 说话间,把《狮王争霸》电影的结尾讲了出来。 “李大人,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这个金牌在我黄某人手上,并非我赢了。” “朝中大人为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劳民伤财,死伤这么多人,其实,在世人眼里,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望大人三思,这金牌,送给您作纪念吧。” “…………” 顷刻间,满堂哗然,一片震惊。 当听到这话,徐客已经热血沸腾,大脑里再想到这样的画面,浑身立刻起了鸡皮疙瘩。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080/295467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080/2954675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