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让你重建山门,怎么全都成仙了? 陛下求饶吧,太子造反成功了周铮 凌楚楚君子墨 三分暧昧 于云霄热吻 皇上今天火葬场了吗 极品女王爷 穿书后,我获得了反派系统 快穿之万人迷美人被迫营业 名门第一儿媳

胡灵儿与李翊昊就这么一走了之。 李曜瀚抱着藤球坐在坤宁宫的台阶上,见李曜宸出来,问“大哥,你说爹娘是不是想回他们的那个家。” 李曜宸撩起袍襟也坐在台阶上,拍拍李曜瀚的肩头说“大哥也不知,爹从来不曾讲过他们的那个家,大哥与你们一样也是头次听娘讲,小四,你想你往后的府邸在哪处。” 李曜瀚抱着藤球的手紧了紧,问“这府邸不是应由皇兄赐给小弟吗?” 李曜宸站起来,回头看着坤宁宫院内,说“坤宁宫的摆设我已命人拆除后搬到慈宁宫,爹娘回来后,也好安稳的住下。” 李曜瀚站在边上张张嘴,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福旺见宫道上走来的俩人,赶紧禀报“圣上,楚王与湘王来了。” 李曜轩、李曜博行礼“臣弟拜见圣上。” 李曜宸说道“免,何事。” 李曜博答道“端王兄府上新排了出戏,派人下帖子请臣弟们过府观戏。” 李曜宸对李曜轩说“二弟,娘临走前让我看顾好你们,你年纪也到了,可有心悦的女子。” 李曜轩还未开口,李曜博说道“圣上有所不知,臣弟听说端王嫂邀请了几家有才名的女子一同看戏,其目的不言而喻。” “好,端王兄这事办的甚合朕意”李曜宸高声赞道。 李曜轩掏出怀表看了眼,说“大哥,到点了,臣弟告退。” 李曜宸微一点头,说了一句“老三、小四,想想往后的王府想建在何处,想好了告诉大哥,到时大哥下旨着工部督建。” 俩人答应后与李曜轩告退出宫。 李曜宸回到东宫,先去看过孩子,才朝书房走去。 福旺在边上禀报“圣上,今儿镇北侯府递牌子了,娘娘传话明儿辰中让镇北侯府大夫人与二夫人觐见。” 李曜宸脚步微顿,随即若无其事的继续朝前走。 用饭时,姜千珺亲手盛了碗海带排骨汤端给李曜宸,说“妾身早前竟不知这海带还能这么做着吃。” 李曜宸喝着汤,说“御膳房的厨子虽经娘的指点,但饭菜口味就是不如娘做的好吃。” 姜千珺挽起袖子给李曜宸夹了条糖醋鲫鱼,才自个儿吃起来。 饭桌上李曜宸几次挑起话题,可姜千珺秉持着食不言的规矩不搭话。 李曜宸心底有些失望。 端王府内却是觥筹交错,笑声不断。 李曜轩说“小四,有心事。” 李曜瀚端着茶说“二哥,爹娘一出海,我觉得没家了,早前爹娘在,宫里还是家,如今大哥当了皇上,我却要去宫外开府。” 李曜轩叹口气说“小小年纪心事太重,这宫里还是你我的家,二哥如今住的府邸是娘当年的将军府,我与大哥讲过想把将军府改建成楚王府,你与曜博不嫌弃寒酸就先搬来与二哥同住。” 李曜瀚笑着说“不嫌弃,那我明儿就命人搬家。” 李邦然出来见俩人倚着栏杆说着话,问“曜轩,你们在这说啥悄悄话呢?讲给为兄听听。” “二兄,我们聊你排的这出戏不好看,往后别喊我看种哭戏”李曜轩扯开话题。 李邦然解释“今儿是你二嫂攒的席,你二嫂就喜欢看这些哭哭啼啼的戏,为兄也是没法子,曜轩你看这几位姑娘可还中意。” 李曜瀚答道“二兄,依小弟看这几位女子都不可取,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我二哥如今在锦衣卫效力,你帮他寻个能文能武的女子不成么!” “这个嘛,哎我说曜瀚,这你就不懂了吧!正因曜轩在锦衣卫,你二嫂才想寻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就像娘讲的互补”李邦然说出原因。 李曜轩拱手说道“小弟谢过二兄二嫂,这几位姑娘甚好,但她们不是小弟的菜,娘讲过做咱们家的媳妇:一是端庄大气、钟灵毓秀;二是行事要光明磊落,不可小肚鸡肠;三是所娶女子家中父母和睦,无有或有一房妾室的人家,小弟一直不敢忘记娘的教诲,辜负了二兄嫂的好意。” 李邦然心下了然,这几位女子家中或她们自个儿身上怕是有不妥当的事,看着李曜轩像是粗汉一个,在锦衣卫当差的人就没几个酒囊饭袋,“行了,自家兄弟不必如此生分,我会叮嘱你二嫂再寻摸合适的女子。” 宴席结束,李曜博与李曜瀚跟着李曜轩回将军府。 李曜博说“曜瀚与三哥在东院住吧!” 李曜瀚叹口气说“娘说,兄弟们未成亲还是兄弟们,若是成亲了就会顾自个儿的小家,若是咱们都长不大多好。” 李曜博挑眉说道“又说胡话,娘也说过不可一概而论,再者咱们都不长大,你想累坏娘吗?” “小四,咱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就算是爹娘在这儿,咱们长大了也要出宫开府,不可能一辈子都在一起,大哥与你讲的选府址并不是赶你出宫,你与曜博商议下你们两家府邸挨着如何”李曜轩开解他。 李曜博好奇的问“二哥,今儿来赴宴的姑娘你可有心悦之人。” 李曜轩没好气的说“你很烦,省省心去歇着吧!” 李曜瀚朝李曜博挤挤眼,俩人行礼后去了东跨院。 翌日御书房内,礼部尚书沙清桂是个端方严谨的小老头,正朝李曜宸禀报筹备登基大典、皇后册封大典的花费。 李曜宸听后说“朕查阅了卷宗,太祖爷因大燕初定,登基花费只有数万两银子,太宗、高宗二位皇爷登基大典花费在百万两银子,父皇提倡节俭,登基花费在三十万两银子,母后的册封大典花费更为节俭。朕的登基大典、皇后的册封大典照父皇母后的花费便是。” 御书房内的官员听后齐声应是。 工部尚书聂春暄禀报“启禀圣上,太后娘娘提议的西郊陵园已修建完毕,圣上可要过目。” 李曜宸沉吟片刻后问“聂卿,当初太后是如何对你讲要建西郊陵园。” 聂春暄答道“太后娘娘不曾讲细节,只是在御书房遇见臣觐见时,传下口谕要工部修建陵园,太上皇说陵园建好后由钦天监选出一处风水宝地,做为太上皇与太后娘娘的陵寝。” 李曜宸问“可建有地宫。” “并未修建地宫,臣也是初次听闻,这是娘娘当年画的图样,请圣上御览”聂春暄呈上图样。 李曜宸看着图样愣怔,这小小的地洞如何能放进去尸身 。 “聂卿没弄错,这如何放进去棺木”李曜宸皱着眉询问。 聂春暄说“臣听闻太后娘娘讲,要把尸身烧成灰装在小棺木盒里,棺木盒的图样太后娘娘并未给臣,所以臣并不知是何样的。” 李曜宸吩咐“福旺,宣楚王、湘王、汉王去坤宁宫,此事待朕查看太后写的随笔后再议,诸卿若无事禀报告退吧!” 眼见诸臣离开,李曜宸起身去坤宁宫。 他站在坤宁宫的外书房,吩咐道“三位王爷来了请他们进来。” 说完推门进去,见里面物品摆放整齐,走到书柜前见里面摆着红黄白各色纸本。 拉开柜门抽出一本黄色纸本打开,见上面写着传记人物谱:胡灵儿女年纪不祥在南城磨坊胡同做豆腐为生。 胡大勇男年纪不祥系胡灵儿之父因公殉职,家中只有父女二人。 赵景山男年纪二十七八岁锦衣卫暗卫总旗。 “臣弟拜见圣上”门口的声音打断李曜宸看下去的好奇心。 李曜宸合上纸本说“进来说话。” 李曜轩进来看了一圈后问“圣上唤臣弟来坤宁宫有何吩咐。” 李曜宸把纸本放回书柜,说“娘曾命工部聂春暄修建西郊陵园,聂春暄今儿禀报陵园已修好,可为兄见娘画的图样,你们都来看看这如何安置棺木。” 三人围过来看李曜宸手里伸开的图样。 李曜瀚看着小小的地洞,脱口而出“这是娘画的,我见娘还画过一些小房子,娘问爹往后是用金丝楠木还是玉石。” 李曜宸一把抓着李曜瀚的手问“你在哪儿见的图样。” 李曜博慢吞吞的举起手说“臣弟也见过,图样在娘的小书房放着。” 李曜宸愕然扭脸看向李曜博,问“你们都知,就我自个儿不知么!” 李曜轩看过后回答“臣弟也不知此事。” “去小书房”李曜宸率先朝正殿走去。 看着橱柜里的图样,兄弟四人每人上前取了一本图样翻看着。 “小四,你见得可是这些”李曜宸看着手里的图样询问。 李曜博答道“臣弟的这本是爹画的,大哥你看上面有爹的签名。” 李曜宸接过见上面写着制图人李翊昊。 “臣弟这本也是爹画的”李曜轩晃晃手里的图样。 李曜宸疑惑的说“爹娘这是要做甚,为兄听聂春暄讲:娘说往后尸身烧成灰装在小盒子里,你们可听过娘讲过这话。” 李曜轩听后看向李曜博与李曜瀚。 “二哥别看我,我没听娘讲过”李曜博赶紧表明。 李曜瀚摇着头也说不知是何意。 李曜宸吩咐“来人,传朕口谕坤宁宫里的物品暂不搬动,着工部修缮万安宫,册后大典后着皇后入住。” 三人对视一眼,李曜轩说“大哥,坤宁宫历来是皇后居所,你这么做大嫂会很难堪。” “这坤宁宫虽是皇后居所,但爹娘走的匆忙,里面的物品并未归拢,为兄想想还是暂留些时日,等娘回来后再搬去慈宁宫,以免手稿遗失,你们觉得如何”李曜宸询问几人的意见。 姜千珺正与镇北侯府的女眷说话。 姜二夫人笑着说“妾身今儿跟随大嫂进宫是有事想请娘娘帮着拿个主意,文彬、文衡、千寻的婚事。勇亲王家的裕康郡主、弘郡王家的明熙县主都是知书达礼的好姑娘,不知娘娘能否从中说合一二;千寻也到了年纪,还请娘娘费心给她指门好亲事。” 姜千珺听着这话问“二婶可曾给千寻相看人家。” 姜二夫人答道“回娘娘话,不曾相看。” 姜大夫人在旁插言道“娘娘,老夫人的意思是皇家既然不再遵循早前的规矩,可否从皇家族亲里给指门亲事。” 姜千珺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问“母亲,此事可与祖父、父亲、二叔、三叔商议过。” 姜大夫人答道“这是内宅妇人操心之事,并未与侯爷、将军商议。” 姜千珺端起茶盏啜了口,说道“依本宫之意此事还是与祖父商议为好,虽然太上皇与太后不在宫中,但三位王爷的亲事也轮不到本宫插手。文彬、文衡、千寻的亲事还是由家中长辈做主为好,本宫私见外男易招人非议,纵是自家兄弟也要避嫌。” 姜大夫人笑着说起往事“娘娘少时不喜闺中女红,一心只愿习武,幸得府中二叔夫妇替娘娘求情,府中长辈才允娘娘跟随府中护卫习得弓马骑射,如今娘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待自家兄弟姐妹倒是生分起来。” 姜千珺闻言心中甚是无奈,苦笑一声说道“千珺一直记得二婶讲情之恩,可千珺才将讲的也是真心话,若府中长辈同意文彬、文衡从此远离仕途,千珺愿在圣上面前给文彬二人求个恩典,请圣上赐婚;再者皇家既有一位姜家女,圣上便不会同意宗亲再娶姜家女。母亲、二婶只要仔细想想历代皇家嫁娶规矩便知千珺话中真假,至于皇家为何没遵循旧例娶低,圣上未明说,我亦不敢问。” “噢,此事朕可作答”李曜宸说着话走进来。 “臣妇拜见圣上”姜家两位夫人站起行礼。 姜千珺亦站起身行礼“臣妾拜见圣上。” 李曜宸坐下说“免,坐下说话。朕这话只讲一次,太后是锦衣卫出身,上马能武:抓邓泰、打倭寇、与鞑靼人在殿中的较量,这是满朝文武所见。下马能文:医药、铅字印刷、混凝土、化肥、军中使用的背囊、睡袋、帐篷都是太后提出并参与了制造;本朝并不阻止女子为官,母后在镇抚司当差时发现了银矿,在通政司为官时修建了通政路、提出贷银购房、建造了美食一条街、南北货物交流会。朕从少时就羡慕爹娘之间的感情,一心想寻个如母后般文武双全的女子,千珺勉强算是文武双全,朕才请父皇赐婚,但皇家的规矩不可破,便是父皇母后在这儿,他们也不会坏了圣武爷定的家规。千珺如今是我李曜宸的妻子,夫人若有不满不妨告知我,我自会训诫于她。” 姜大夫人的嘴唇有些哆嗦,起身说“是臣妇僭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115/334192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115/3341928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