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可控核聚变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在异世界称帝 风流假太监:皇帝竟是女儿身 百年无殇千年渡青梦君无殇 王府有座幼儿园 惊天龙诀 柳云湘 炼狱之劫 重生:新手奶爸已就位 上岸后炸了内娱[娱乐圈] 手握系统回村当渔夫

半真半假的消息在世界范围内不胫而走,可鹰酱和毛熊却只当作笑料。 在他们看来,区区一个兔子,就算有什么大动作,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这些老牌强国,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姿态。 "呵,兔子造第六代战机?他们怕是做梦做糊涂了吧?"鹰酱的将军嘲讽地说道,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就是,咱们现在还在研究第四代呢,他们就想直接跳到第六代?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毛熊的元帅附和着,语气充满轻蔑。 可他们不知道,这正中了兔子的下怀。 赵阳和他的团队闷头苦干,默默无闻,一心只为国家的尖端武器而奋斗。 "让他们嘲笑去吧,咱们做自己的事!"赵阳带领手下埋头研发,丝毫不为外界的质疑所动。 就这样,第六代战机的研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风洞实验、材料测试、电子设备研发……一个个环节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可突然有一天,问题出现了。当试飞员进行第一次试飞时,战机居然无法达到预定的速度! "怎么回事?设计参数明明没问题啊!"赵阳焦急地翻看着图纸,眉头紧锁。 经过反复排查,工程师们发现了症结所在——是发动机的推力不足! 原来,要让第六代机达到十马赫的惊人速度,普通的涡扇发动机远远不够。 即便是最先进的涡轮风扇,其热效率也就百分之四五十,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 "看来,咱们得另辟蹊径了。"赵阳若有所思地说。作为一名穿越者,他对未来科技的发展有着超前的认知。 "涡轮风扇只是过渡,未来的发动机,一定是冲压式的!"他在白板上唰唰画着示意图,目光炯炯。 超燃冲压发动机,是一种利用超音速气流,通过燃烧产生推力的先进发动机。它没有涡轮机械,结构简单,效率极高,是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理想选择。 可问题是,想要实现超燃冲压,技术难度非常大。 首先是燃烧室的设计,要在超音速气流中稳定燃烧,还要控制好燃料与空气的比例,这需要精准的流体控制。 其次是进气道,既要大幅降低气流速度,又要尽量减少压力损失,这需要非常精细的气动设计。 还有喷管的问题,超音速气流膨胀太快,很难将能量充分利用,这又需要复杂的热力学计算…… 种种难题摆在面前,赵阳和团队一筹莫展。 可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凝神苦思,日夜攻关。 "进气道的断面,可以采用矩形和椭圆相结合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流……" "燃烧室内壁涂覆耐高温陶瓷,提高热效率的同时,也能延长使用寿命……" "喷管的扩张比,要根据气流参数实时调节,软件来控制伺服装置……" 一个个崭新的想法在头脑风暴中迸发,渐渐汇聚成可行的方案。 就这样,一套全新的超燃冲压系统在兔子的实验室里诞生了。 经过一次次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他们终于让冲压发动机稳定工作,推力效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当改装后的验证机再次飞上蓝天,竟然轻松突破了十马赫大关,创下了世界新纪录! 这一刻,赵阳和所有人的心中,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 可是,雄心勃勃的赵阳并没有就此止步。 在第六代机研制的过程中,他又萌生了一个更宏大的设想。 赵阳望着窗外的蓝天,陷入了沉思。 第六代战机研制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他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诞生,让战机的速度和高度都有了质的飞跃。 可是,这离他心目中"制空王牌"的理想形态,似乎还有些差距。 赵阳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现在的化石能源,虽然能满足常规动力需求,但对尖端武器来说,还远远不够!" 他自言自语道,"未来支撑第六代机的,一定是更加强大持久的动力!" 没错,只有拥有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才能将这个庞然大物,推向更高更远的极限! 可是,电池技术再先进,能量密度也就那么一点儿。 "唉,要是有聚变堆就好了"赵阳无意间的一句话,却蓦然点亮了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 他猛地一拍脑门,"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没错,上次金手指系统给的资料里,可不就有核聚变的详细介绍吗? 想到这里,赵阳两眼放光,再也坐不住了。 他翻出夹在系统深处的宝贵资料,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 …… 核聚变是宇宙间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氢原子在高温高压下聚变为氦产生的。 简而言之,就是让两个轻元素在极端条件下结合,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 理论上,仅仅一克氘氚燃料,聚变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300公斤煤炭! 这种能量密度之大,效率之高,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更重要的是,与核裂变不同,核聚变几乎没有放射性污染,也不会带来核扩散隐患,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能源。 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真的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会是怎样一番盛况?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将彻底改写人类文明!。 在工业领域,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将迎来一场场颠覆性革命。 在交通领域,电动车高铁航空都将从根本上摆脱里程焦虑,实现零碳出行。 在军事领域,武器装备的机动性火力和信息化水平都将迈上一个大台阶…… 赵阳越想越兴奋,一个新时代的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才是未来!只有攻克可控核聚变,人类才真正迈入新纪元!" 他喃喃自语道,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必须抓紧时间,趁现在核聚变的难题还没完全破解,咱们要先下手为强,抢占制高点!" 赵阳思绪飞转,计上心来。 他很清楚,想要驾驭这项颠覆性技术,关键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聚变反应堆的物理和工程设计;二是氘氚燃料的提取与制备。 这需要在等离子体物理学,超导磁体,真空获得,微波加热等诸多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少一样,都无法将聚变这匹"烈马"拿到手。 "必须倾举国之力!"赵阳暗暗发誓,眼神坚毅如炬。 …… 思路理清,赵阳当即起草了一份宏伟的发展计划,呈交至国家能源主管部门。 很快,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关热潮,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拉开序幕! 各路精英尽数登场,千军万马齐头并进。 一时间,从航天部到船舶重工,各大科研院所机构都投入到了这场"聚变攻坚战"中! 在能源部的精心部署下,一个庞大的研发联盟迅速建立起来。 他们有明确的分工:等离子体所负责磁约束聚变堆的物理设计,为聚变反应构建"牢笼"; 激光聚变专项组则专攻激光间接驱动,用巨大的光压"点燃"氘氚燃料; 航天科工集团则瞄准聚变火箭发动机,力图一举打通太空通道; 船舶重工则负责建设首个商用聚变电站,为国民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个个宏伟的计划,一项项开创性的任务,让所有人的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一个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袭来! …… 攻关的号角吹响,但聚变堆研发绝非儿戏,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首当其冲的,就是核心部件超导磁体的制备。 没有强度高达20个大气压,温度却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导线圈,就休想制造出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壶" "老李,听说你们在研究高温超导?估计有戏不?"赵阳询问磁约束组的牵头人。 "有戏是有戏,但还得下一番苦功夫"老李正在查看一份数据报告,听到问话抬起头来,"我们在复合涂层和致密化工艺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临界电流密度已经很可观了但离聚变堆的苛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看来还得依靠外援"赵阳沉吟道,"我听说日本新研发的铋系超导体,磁通密度高达30特斯拉,我们得赶紧引进消化!" 超导磁体是一关,真空容器又是一关。 想要让聚变反应平稳进行,必须创造出远超地球大气的极高真空环境。 如何控制气体放电,抑制杂质污染,同时管控好热流,这对材料和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老王,你们超高真空实验室那边怎么样?靶向溅射有进展没?"赵阳问向聚变堆的总工程师 "效果还不错,基础压强已经降到了10的负八次方帕,配合大型机械泵,应该可以满足聚变堆的需求"老王抹了一把油光锃亮的脑门,似乎为这个成果感到欣慰,"关键是内壁防护材料,石墨瓷砖虽然耐高温,但抗中子辐照能力还不够正在和上海核工院联合攻关复合防护涂层" 攻坚战就是这样,一关又一关,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 微波加热系统如何实现均匀稳定的等离子体加热? 氘氚燃料又如何高效提取,避免氚泄露? 一系列高精尖技术,无不牵动着赵阳的神经。 他白天泡在各个实验室,督促进度,解决难题。 晚上则挑灯研读大量资料,汲取最新科研成果。 每每北斗星稀疏,月儿西沉,赵阳依然伏案不眠。 …… 而在万里之外,鹰酱和毛熊也没闲着。 鹰酱那边,多个聚变实验装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普林斯顿实验室的TFTR装置,通过中性束注入加热,创造了数亿度的离子温度纪录; 麻省理工的AlcatorC-Mod,利用射频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突破了20特斯拉的磁场强度; 通用原子公司的DIII-D装置,采用超形状截面,将等离子体约束时间延长到数十秒…… 一时间,各路诸侯逞凶斗狠,争奇斗艳,令聚变研究的烽火愈演愈烈! "T-15"托卡马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超导聚变装置,磁体储能高达5亿焦耳,堪称"巨无霸"; 位于格勒的FT-2球形托卡马克,更是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加热上独占鳌头。 而基于激光聚变的"安加拉5"装置,更是在X射线辐射温度上创下300万度的纪录…… 纵览全球,聚变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火热态势。 在这场群雄逐鹿的竞赛中,谁能突出重围,最终摘得桂冠?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161/27854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161/2785454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