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正式开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原神:我有律者权能 大唐:开局封王,却告诉我是西游 季总,夫人喊你离婚上热搜了 人在超神,开局化身原神雷神影 穿越七十年代之米虫生活 全民觉醒:我左眼复制右眼升华 末世:姑娘莫慌,我物资够用百年 LOL:这个男人太强了! 直播美食摆摊,但狗血文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在所有人面前走过之后,冷幽回到面试现场,拿笔在纸上写了些什么,然后不动声色的推到胡六面前。 胡六看后愣了愣,随即微微的朝冷幽点点头。接着伏在张美兰近前耳语了几句,张美兰听了也点点头,再贴近吴淑玉的耳边叮嘱了一番。 接下来的面试就变得快了起来,有的人进来后甚至只得了一个回答是多少号的机会。 到午饭时分,面试就已全部结束,通过面试的仅有四十几人。 应聘上的兴高采烈,没有应聘上的垂头丧气,后来胡六站出来说因为工厂生产规模有限,所以前期只能招聘这些有限的工作人员,不过将来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到时欢迎大家再来应聘。 留下的四十几人当场签定劳动合同,并被告知下周一开始正式上班。 打发走所有人,胡六几人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要不是大侄女写的那个纸条告诉我们哪些人不能用,我们哪能这么快就把人面试完。”胡六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 “对了,大侄女,你是怎么知道那些人不行的?”尽管心里一直存着疑问,但张美兰此前仍是按着冷幽的提醒去完成的招聘。 “我去了车间,在等待面试的那些人面前走过,有的人聚在一起嚼舌头;有的人坐没个坐的样子,瘫在那里一边抖着腿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扔的满地;有的人说什么就是到这里混些钱过日子…… 那些被面试上的人,坐的都比较规矩,而且不乱说话,也不应和别人的讨论,看起来就比较老实。 当然,有些人看表面也不一定准,只能看以后在工作中的表现,如果人品不行,还是不能用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要和他们先签三个月试用期合同的原因。” 冷幽详细的为几人解惑。 “哇!大侄女好了不起,你是怎么记住那么多人的?”吴淑玉惊叹不已。 “只记他们的号码还是容易的。”冷幽并没有说出她过目不忘的本领,虽然之前就已显现,但自岩洞之后更加得到了升华。 也很吓人。 因为工厂前期的事情又多又杂,胡六他们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冷幽这次来县城便多停留了几天,不过出门前已经和温九月讲好。 忙的差不多后就赶紧往回赶,只三天没见,温九月见到冷幽的第一时间仍是搂着她红了眼眶。 就算大黑山村到县城的这条路冷幽已独自跑了不知多少次,但一下子好几天没消息,温九月还是会惦记的睡不着觉。 回来只间隔了一天,冷幽又得前往县城,因为周日是工厂开业的日子,她是一定得到的。 本想让温九月也去,但家里又是猪又是狗的,根本走不开,也只得作罢。 周日,风和日丽,“太初”公司(暨太初腊味加工厂和太初养猪厂)正式开业。 这时就看出胡六的人脉广博来,连县领导都来捧场。 言之这是北安县第一家个体开办的工厂,不但为北安县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将为北安的纳税做出贡献。而这也将成为北安县施行全面改革前的第一个试点企业。 在漫天的爆竹声中,县领导剪了彩。随后穿上卫生服,由胡六陪着到车间去参观。 远远便见车间外面停着两辆崭新的一三零货车。 车间内,近三十名身着统一的工作服,头戴卫生帽,面围口罩的工人,在张美兰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将各个部位的猪肉进行清洗、消毒、整理、熏制…… 各个流水线干净整洁,操作规范。 之后又步行前往养猪厂去参观。 出于卫生方面以及以后规划的考虑,腊味加工厂设在了这两百多亩地的东北角,而养猪厂则建在了西南角。 之前坑洼不平的沙地已被整平,杂草也被清理干净,空着的地方被种上了大片大片的花卉,引得蜜蜂飞舞,彩蝶翩翩。 腊味加工厂和养猪厂之间也被铺上了一条可容一辆卡车通行的石板路。 养猪厂内,吴淑玉正和两名技术员在猪舍外交流着什么。 大大小小足有三百头左右的猪被分在四五十个猪舍内,个个儿被养的干干净净、油光水滑。 另外空着的五六十个猪舍,有十几名工人正在里面清洗消毒。 县领导们都睁大了眼睛,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规模的养猪,并第一次知道连猪舍都可以保持的这么干净整洁。 于是,从这一天起,太初腊味加工厂与养猪厂便在全县彻底出了名。 冷幽倒不觉得这是坏事,能成为全县的焦点也好,至少可以让那些方方面面不开眼的人不敢打什么歪主意。 而且有胡六在,大大小小的事他基本都能摆平。 冷幽原本要给胡六股份,但不止胡六推辞,就连胡爷爷和胡奶奶都坚决不同意,说那样是在拿昧良心的钱,他们心里会不安,要冷幽只给胡六开工资就好。 虽是如此,但冷幽不会那么做,到了年底时,她自然不能亏着胡六。 养猪厂由吴淑玉任厂长,腊味加工厂由张美兰任厂长,冷幽给了胡六一个太初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也就是总管两个工厂。 刘大嘴凭销售经理,之前所开的店面就让大三子先去管理。 一切安排妥当并步入正轨之后,冷幽终于可以不用频繁的往县城跑,她还得继续去谷里挖药材、捕猎物赚钱,工厂那边五十几口人还要开工资的。 快要收秋的时候,烧锅村的汪凤学家又给两村上演了一出儿别开生面的大戏。 原本缺吃少穿的汪凤学和汪自成祖孙俩,因着平白又多了一个潘大莲的缘故,日子已经到了几乎活不下去的地步。 到后来甚至会为了谁多喝了一口粥而吵闹不止,甚至会上演全武行,主角自然是汪自成和潘大莲。 但光是吵、光是打也解决不了饿肚子的问题,这种情况之下,还是汪凤学叫停了战争,想到了一个主意。 于是令人惊奇的是,接下来的几天汪家一改之前的鸡飞狗跳,变得风平浪静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和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628/240781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628/240781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