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皇太孙 > 第59章 红薯和土豆

第59章 红薯和土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的我一开始只想搞钱 逃婚后我替嫁给了隐藏大佬 高手下山,被战神小姨子鄙视了 开局一把刀,差点杀穿末世 掠夺无数天赋,我在全民时代封神 重生2010:我垄断了全球经济 星际直播:我靠基因匹配嫁给最高指挥官 公主四岁半:父皇爹爹宠上天 高武:我能把万物升级! 全能大佬,亿万总裁的心尖宠

知道了赵青竹有多么厉害之后,朱允熥也再次对这个丫头刮目相看起来。 有这样一个武力高强的人做自己的太孙妃,以后的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 这是朱允熥,所始料未及的。 毕竟他喜欢赵青竹,可不是因为赵青竹武功高强。 而是因为赵青竹的性格和其善良的内心,至于她武功这么高,完全算得上是一个惊喜。 朱允熥要离开京城,这件事情并没有公开。 除了朱元璋和赵青竹之外,实际上真正知道的人几乎没有。 毕竟出行一趟危险很多,若是在将自己的行踪暴露的话,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显眼的目标。 而低调一些的离开京城,反而是不太容易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离开了皇宫,在京城之中绕了几个圈子,几次乔装打扮之后,到了之前和赵青竹约好的一处小巷子。 那里,十名锦衣卫百户,也都穿着普通人的衣服,早已经站在那里等待。 除了赵青竹和十个锦衣卫百户之外,这一次朱允熥出行如上一次一般,没有再带任何人。 毕竟论才智,他自己在路上可以防范许多。 而论武功,赵青竹能独挡一面,绝对稳妥。 论行走江湖所会遇到的一些麻烦的处理方式,那么锦衣卫可以说是非常的老道。 毕竟天下都知道,锦衣卫是非常难缠难对付的。 而锦衣卫们对付官员们,也有独到独到的一套手法,只要有他们在朱允熥身边,朱允熥就不担心,到一些地方后办不成什么事。 如今皇城南京,属于应天府。 而他们要一路向着西边靠南边而去,到西江去寻找大明初期最强内阁首辅,杨世奇。 这一路会经过不少地方,如果按照骑马正常行驶的速度的话,大概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当然,期间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是没问题的。 当天,朱允熥他们骑着马便离开了南京城。进入了江南之地。 江南之地向来无比富庶,百姓们的日子也非常不错。 一路所过之处,遇到的人和事,以及风景都让大家感觉到大明确实繁华。 只是行了两三天路,靠近西江地界的时候,百姓们的日子便逐渐有些艰苦起来。 许多的百姓们都较为辛苦的在田间地里劳作,而这种人大多数骨瘦嶙峋,看起来一副食不果腹的模样。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在明朝时期,除了几个古城帝都之外,就江南地区要富庶一些。 除此之外,西南、西北、以及北方,都过得比较艰苦。 也是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或许也可能是山高皇帝远。 这一路走来,看到了百姓们艰苦的生活,也让朱允熥明白自己任重道远。 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其实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关乎民生的好的政策。 国家的强大固然重要,可根本和底蕴终究是来源于底层的百姓。 只有底层的百姓,解决了民生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让一个国家壮大强大起来。 而民生,无外乎于衣食住行。 这四样在古代可以说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陈夜从小吃饱穿暖,住和出行都非常的方便,甚至是这些古代人难以想象的。 但过惯了后世现代生活的朱允熥,在这古代再见到这些普通百姓们的衣食住行之后,才知道他们的条件有多么的艰苦呀。 出行就不多说,毕竟这出行在衣食住行之中是最不重要的。 古代的百姓大多都不太会出远门,如果说唯一有影响的话,那便会影响到发展。 有句话后世是这么说的:要致富,先修路。 当然这其实都是后话,连吃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住都住不好,还致什么富修什么路啊? 所以朱允熥觉得,自己应该率先想办法,解决百姓们的吃穿住。 尤其是吃,饿肚子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一旦饿了肚子,任何事情便都干不出来了。 只有吃饱了,才能将房屋搭建好,只有吃饱了才能去制作出好的衣裳来穿来取暖。 可是进入西江地带,放眼望去,许多土地都较为贫瘠。 种下的粮食,显然也不尽其意。 尤其是此刻已然是寒冬季,几乎也没什么粮食可以种。 像红薯土豆,这些可以大方向解决百姓们口粮问题的食物,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从海外传过来。 而想到这里,朱允熥的眼睛陡然一亮,骑在马背上的他,瞬间将思绪拉了回来,几乎脱口而出说道: “对了,红薯和土豆?” 一旁的赵青竹被吓了一跳,看向朱允熥说: “怎么了?红什么?土什么?” 朱允熥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之色,看向赵青竹说道: “这一路走来,百姓们田地之间几乎没什么食物。就算是种下的一些蔬菜,也因为天寒地冻的原因,难以生存。 寒冬将至,百姓们能够用于过冬的口粮几乎是没有。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所以,我必须想办法弄到红薯和土豆。” 赵青竹还是有些疑惑,朱允熥知道一两句话和她说不清楚。 便想了想说道:“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远在海外,一个叫荷兰以及菲律宾的地方,拥有着一种叫红薯和土豆的食物。 这两种食物种下之后,能够有大量的产出,并且方便储存,味道很好,绝对能够大幅度的解决百姓们吃食的问题。” 赵青竹看向朱允熥,大大的眼睛之中还是一脸的懵逼和茫然。 朱允熥却在自顾自地继续想着: 土豆和红薯在后世现代中,都占领着极大的粮食分量。 若是能够在这个时期便拥有的话,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绝对是易如反掌。 如今的明朝,虽然食物也挺丰富,但是大多食物的产量都非常的小。 像米面这些,基本上都是一根苗结一个穗,不像后世的杂交水稻可以结许多的穗出来,让产量翻好几倍。 朱允熥自认自己是没能力,在古代这种条件下搞出杂交水稻的。 也没办法将现有的那些粮食想办法改良,他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但是他可以想办法,从世界其他地方,将那些量产大的口粮种子给带回来。 就好像后来朱棣做了皇帝之后,让郑和下西洋从世界各地带回来各种种子的道理是一样的。 只不过朱允熥打算将这个壮举,提前给进行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171/26996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171/26996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