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震惊!一道金幕通古今! > 第129章 为什么要和亲?

第129章 为什么要和亲?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徒儿,出狱祸害你未婚妻去吧 我靠长度修仙 圣武神尊 末日:进化从丧尸开始 鬼眼神相 乾元秘事 四合院:部队转业,入职即科长 陆总,太太又去和别人约会了 大佬们的上学生活 1958:从轧钢厂厂医开始

还剩前三位帝王了啊…… 此刻,万界的帝王们,紧张的不行。 要是这三个位置,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那可真是光宗耀祖啊! 说时迟那时快,金幕一下子启动,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它来了它来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 十大帝王第三名,刘彻! “呵……第三吗。。看来除了始皇帝外,还有比朕更加厉害的角色。”刘彻笑了笑,目光看向刚刚出征回来的卫青,随之看向激动的浑身颤抖的大臣们。 自己家的皇帝是历史第三帝王,自己说不定也会跟着沾光,名留青史,怎么能不激动! “吾皇英明神武!吾皇英明神武!!!” 刘邦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着名字。 是刘彻,自己在弹幕里还和他互动过。 又双叒叕是我们大汉的皇帝啊!!第四个了!第四个了!十大帝王里面,有四个姓刘,是大汉的皇帝! 还是第三名! 刘邦幸福得要晕厥了。 “尼玛,当年那个算命先生说朕洪福齐天,朕当时还只是当个乐子。后来朕建立了大汉,就相信了他的话。” “现在,朕,朕才知道,这个算命先生估计是天神下凡特地来告诉朕的啊!!” “刘彻……刘彻……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 刘彻的母亲叫做王侄,在怀孕时,曾经梦到过一轮火红的太阳拥入了自己的怀里。于是王侄便告诉了孩子的父亲——汉景帝刘启,不过这个时候还是太子,当时的皇上还是汉文帝刘恒。 “我的……孙子?”刘邦朝内,年轻的刘恒指着自己弱弱地问道。 “哎呀!是你的孙子!也是朕的重孙子!恒儿,这个了不得的刘彻是你的孙子啊!真争气!!”刘邦手舞足蹈地拍了拍刘恒的脑袋。 刘盈依旧蹲在角落默默地哭qAq 刘彻还没出生,汉文帝刘恒就驾崩了。 “呃……”刘邦和刘恒两父子面面相觑。 “没事,人都是要死的。你不会以为他们喊朕万岁,朕就万岁了吧?”刘邦为了缓解尴尬,偷偷对刘恒耳语道。 刘恒:“儿臣明白。。” ……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本来皇位和他其实没什么关系。 汉景帝前元四年四月二十三日,汉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也同时被封为胶东王。 命运的改变,始于一个叫刘嫖的女人。她是刘彻的姑姑,馆陶公主。 一开始,馆陶公主跟栗姬提亲,想要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 栗姬可能是刚刚儿子封了皇太子,比较张狂,然后就拒绝了她。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馆陶公主有些生气,就带着闺女儿去找王侄诉苦。 俩人还没等说几句话,小刘彻看到了漂亮的陈阿娇,激动地不行,一句话脱口而出: “要是我能够娶到阿娇姐姐,我就修个金屋子,把她藏起来!”(此为成语“金屋藏娇”由来)。 换一般人,这句话可能就当作小孩子不懂事的玩笑话,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话点醒了馆陶公主。 只要我女儿能当皇后,管他皇帝是谁呢! 馆陶公主看了看王侄,王侄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并向她许诺,会让刘彻娶陈阿娇。 王侄虽然在后宫中的地位不如栗姬,但智商应该高出许多。 至少她知道馆陶公主的重要性。 此后,因此馆陶公主不断向景帝诋毁栗姬而赞誉王娡。再加上栗姬说话有些不着调,把刘启惹到了,胜利的天平从栗姬和刘荣那里开始慢慢滑落,而向王侄和刘彻那里倾斜。 王侄知道,现在只需要一个轻轻的力,自己就能扭转局面。 这个力来的很快。 前元六年,薄皇后被废黜,正当刘启在挑下一任皇后的人选时,王侄用了十分高超的一招。 王娡暗中指使大行令,奏请立栗姬为皇后。 刘启自然是烦的不行,本来就越来越不待见你,你还这么明目张胆地要求上位? 于是他在一气之下处死了大行令,然后从此慢慢疏远了栗姬。在前元七年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 四月十七日,刘启立王娡为皇后;二十五日,立时年七岁的刘彻为皇太子。 就这样,刘彻在自己亲娘和未来丈母娘的通力配合下,成功逆天改命。 此时刚登基的刘启:“精彩!精彩!” 刘彻成为储君后,刘启拜卫绾为太子太傅、王臧为太子少傅,让他们辅导刘彻。 在刘彻的太子生涯中,他始终有一个疑问不能解答: 堂堂大汉公主,理应是在手心里捧着,为什么却总有人要远嫁匈奴? 她们只不过十几岁年纪,却要告别所有的亲人,去到遥远的大漠,成为匈奴人的老婆,一辈子再也无法回来。 为什么呢? 刘彻始终想不通。 但他暗暗下决心,等自己当了皇帝,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公主去和亲。 刘邦有些面红耳赤,刘彻的这个疑问在冲击着他的内心。 为什么呢? 因为匈奴不好打啊! 用一个女孩子的自由和幸福,换取整个国家一段时间的和平,听起来是挺合适的。 但……为什么要牺牲那一个人呢。 刘邦叹了一口气,收起了平日的嬉皮笑脸。 刘彻放下手中的笔,也叹了一口气。 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因为各种原因的压迫,也发生过公主和亲的故事。 “朕儿时的理想……也没有实现,朕,还是不够强大。” 万界的帝王们大都陷入了沉思,和亲是个很平常的事情吗?可是为什么要牺牲女孩子的幸福。 金枝玉叶的公主,掉进匈奴人的老窝里。。一辈子也无法回家。 弹幕停止了滚动,不过过一会儿,两条显眼的弹幕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睛。 朱元璋、朱棣: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棣:各位好好想想吧!和亲只是暂时的权宜之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 此话一出,振聋发聩。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101/242793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101/242793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