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斗争,不停!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绝品官运 诸天万界:家父石坚,威压九叔 穿成超稀有雌性,大佬们争相献媚 这妖女好生放肆 警长养猪日常 赠礼返还,我,仙界第一豪横 巅峰崛起 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清宫女相

“何人在此作乱!”韦皇后慌慌张张地出来,发现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围满了军队! 慌乱之中,她逃向了飞骑营,希望那里的士兵能够保护自己。 但韦皇后大错特错,显然脑子已经不够用了——士兵们经历武则天篡位没多久,怎么会容忍第二个女人来篡夺他们效忠的李唐王朝呢? 于是,就在韦皇后冲入飞骑营,松了一口,觉得能暂时得到庇护时,突然发现周围士兵们看她的眼神,都不太对。 “你们要干什么?!本宫警告你们,我可是……” 话音未落,韦皇后的头颅飞了起来。随后,身躯也被乱刀砍掉。 “幸好,幸好…”李世民松了一口气,要是真的再有第二个武则天,他真的要一头撞死在大殿上了! 韦皇后死后,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前面提到过的上官仪的孙女)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 直到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他的老爹,相王李旦。李旦感动的眼泪汪汪,竟然抱着好儿子李隆基大哭: “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你的力量了!”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迫使傀儡皇帝李重茂禅让,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 李旦当了皇帝,自然就要重新立太子。当然,按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没有李隆基先生什么事儿的——他不是长子。 但长子宋王李成器非常的有数,他知道自己是当不了太子的,于是坚决辞让道: “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我决不居平王之上。” 参与政变的功臣也大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都是一块搞过政变的好兄弟,李隆基上台他们肯定吃香啊,于是本来就更加喜欢李隆基的李旦便顺水推舟,立了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和他的兄弟李显不愧是亲的,在即位后也没有独揽朝政,很多朝廷的权力都落在了两个人的手上。 一个自然就是太子李隆基,另一个则是李隆基的姑姑,太平公主。 因为在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也有相当大的功劳,因此她开始仗着自己的功劳,肆无忌惮地干预朝政。 同时,太平公主发现了自己的宝贝侄子——太子李隆基非常精明强干,且经常与自己政见不一,因此经常劝李旦换太子。李隆基慢慢的也发觉出了自己这个姑姑的野心,因此也很想除掉她。 李旦表示很为难:一个我妹妹,一个我儿子,而且都曾帮助自己重回帝位而立下功劳,两边都不好偏袒啊! 刚开始,李旦遇到困难总是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李隆基的意见。但后来,就越来越倾向李隆基了。 景云二年正月,太平公主竟然把宰相邀请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 汉高祖刘邦:李世民老弟,你家的女人,个个是女中豪杰,不佩服不行!先有武则天,再有韦皇后,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李旦对此感到十分不安。 二月间,他听术士说:“五日内有急兵入宫”,更加感到局势严峻,遂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 到了景云三年,十分负责任的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于是,李旦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做了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但是实际上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一决定遭到了太平公主的激烈反对,但李旦毕竟还是皇帝,反对无效。 太平公主急眼了,这李隆基当了皇帝可还了得?于是她当即和窦怀贞、岑羲、萧至忠等人一起合谋,准备推翻李隆基! 太平公主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她已经提前做好了两手准备:先是给李隆基下毒,如果没毒死他,就策动羽林军发动宫廷政变! “真是气死朕了!”李世民眼看这帮孙子们又要搞事情,顿时火上心头,冲下来一脚踹向李治的屁股,一边踹一边痛骂:“看看你的这帮子孙后代!除了自己打自己没别的事干了!” 李治被踹的嗷嗷乱叫,一旁的魏征连忙阻止:“陛下,万万不可!” 李世民转过头来不满的说:“怎么了魏征,你是觉得这小子不该挨揍吗?” “当然不是,陛下,但臣觉得,如果太子殿下要挨打,那么有一个人也要挨打。”魏征淡淡的说。 谁?谁要挨打?李世民懵逼了,环视一圈群臣,却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 嘶~~ 说起来,大唐皇帝们中,最先搞政变的,好像是自己的玄武门之变啊!!! 李世民站在李治旁,有些尴尬的挠挠头。 李治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李世民,李世民又是一脚踹过去。 “呜……父皇,这又是为什么??”李治快要哭了。 “朕就是想踹你!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李世民恶狠狠的说道。 …… 太平公主的计划不久就传到了宰相魏知古的耳朵里,魏知古立马跑去报告了李隆基。 “什么?!”李隆基大惊失色,她想过太平公主会对自己下手,但没想到姑姑会这么狠,动作这么快。 “好好好…这狠毒的女人,她既然如此,那就莫怪朕不念情分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李隆基与王琚、张说、崔日用讨论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内给事高力士、等人,率先采取行动。 先天二年七月甲子日,李隆基命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人。李隆基亲自率领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和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掉了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 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乱中自裁而死。 自此,太平公主的党羽在李隆基的闪电打击下,基本上土崩瓦解,死的死,罢官的罢官,投敌的投敌。 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佛寺,吓得整日惶恐不已。直到三天后,她才终于认清了现实——那就是自己在和侄子的斗争中,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没有了办法,现在的太平公主只能去求求作为太上皇的李旦:亲哥啊,求求你了,让你儿子饶了我吧。 李旦老好人一个,就去替妹妹向儿子求情。 “好儿子,你姑姑已经知道错了,托我来替她给你道个歉,你看,你就饶她一次,她以后绝对不敢了。” 李隆基摇摇头,低声却不可置疑地跟父亲说: “父皇,不可以。” “姑姑下毒,策动军队要杀我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有今天呢?” “没得商量,您不要再说了。” 说完,李隆基悄然离开,只留下面如死灰的李旦站在原地。 不久后,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 自此以后,李隆基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101/242795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101/242795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