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年后准备工作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刚下山就被女神骗去同居了 00后当老板,全网老板都疯了 种田养崽:重生后娘带飞全家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那岸之我非大侠所欲只从心 我在CLANNAD的日常生活 月天子 我真不是仙二代 我全家都带着金手指穿越了 彗星来访

东南半岛的称呼如何无关紧要,只要实际控制权在孙策和孙权的手里就足够了。 现在步骘可是直接成为整个大汉里,控制领地最大的一个州的州牧了。 现在只是领土面积最大,以后经过大力发展后,其他方面也可以是最强大的一个州。 对于孙权和步骘族女步练师的婚约也已经定下,明年年后孙权行冠礼之后就完婚。 (古代一般人不及冠是不能担任重要官职的,各位看官勿较真哈。 因为孙权一直在外边乱跑,没想好在什么时候结婚,现在蔡琰和黄月英都出来了,就想着行冠礼后,把三个妹妹都收了吧。 步妹妹是正宫,然后蔡妹妹是文内助,黄妹妹是武内助,哈哈……) 朝廷旨意里,封公孙瓒为安北将军,领幽州牧。 公孙瓒手下众人也是被封为杂号将军与中郎将。 因为公孙瓒受封,很快不光是袁绍,就是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知道,公孙瓒被从海路接到了扬州来。 而且孙策手里有可以在大海之上远洋的大船的事情也就会被很多人放在心上。 尤其是河北的袁绍和中原的曹操。 也就只有这两家应该会非常头疼,其他诸侯倒是无所谓,不用太过于担心这方面的事情,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在海边,甚至他们很多人连大海都没看到过呢。 也正如孙权所料,袁绍和曹操不久之后就要在沿海地区屯放大量的兵力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孙策的大军就会从海上登陆到他们的境内。 不过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这件事情而已,不过也保密不了多长时间了。 下一个好消息,天下书院被朝廷获准建立。 而地点先定在柴桑郡里。 以后很可能还会搬迁。 丹阳郡里现在主要的机构太多了,装不下了。 文学院,武学院,医学院,还有征南将军府,还有孙家孙府,吴景的太守府,暗营密卫的总部,甚至可能还要给孙权弄一个镇南将军府,再加上幽州这些人还有孙策手下主要文武官员的府邸,等等,实在是没有地方了。 就这些这府那府,这机构那机构,孙权和孙策都已经在商量,想分出去一部分了。 所以最后就选择了柴桑郡为天下书院的 随朝廷旨意一起来的还有一块御赐的牌匾。 孙权一看,苦笑一声。 奶奶的,被人耍了。 牌匾上确实是“天下书院”四个大字? 但是落款却是“御赐”两个字,然后没有落款的人名,也没有时间。 这个字体倒是苍劲有力,而又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这应该不是汉献帝能写出来的吧? 而且也没有真正落款。 这个郭汜李傕居然收礼了,还给打折扣,呵呵…… 算了,反正旨意里有提到准许建立天下书院,并有御赐牌匾。 等到圣旨传开,谁还能说这块牌匾是假的不成? 而蔡邕也是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而最后一件事,就是改进蔡侯纸,和印刷术的事情,同时还有标点符号的诞生。 朝廷号召大汉的学者要积极配合天下书院,完成各种经典史籍的修正断句,以教化万民。 同时孙权的教导外邦土着服王化的计划也得到了允许。 这次派去长安的使者,带回来的旨意总的来说还算是很不错的。 首先,孙策和孙权都升官了。 下面的文武官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晋升。 其实这就是一个大义的问题。就算没有,孙策和孙权也不会亏待下面的人。 而且俸禄也不是朝廷出的,而是孙策这边出。 现在可是乱世,那个诸侯还往朝廷里上缴钱粮啊? 包括孙策在内,一个人都没有。 孙策这边派人送过去的钱粮。也只是贿赂郭汜李傕而已,还真不是给朝廷的。 这些事情所有诸侯和官员都是心知肚明,但是没有人说什么。 因为大家都一样,你怎么说? 这个时代可是没有老美那样双标的。 虽然各个诸侯面对一些特殊的人和事情的时候,难免会不由自主的双标一下,但是毕竟这个时代讲究脸面,各个诸侯还都是要脸的,跟后世老美真是没法比。 官升了,然后地盘也获得了承认,虽然州名没有通过,但是改为几个郡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么一块地盘归到交州治下也可以,反正实际统治者依然是孙策就够了,其他不重要。 天下书院也是正式建立,还御赐了牌匾,加上朝廷的旨意,和纸张,书籍,标点符号修订典籍。 不管是在大义上,还是军事实力上,还是经济上钱粮上,还是士林和民间的声望上,孙家现在都已经处于大汉众诸侯最高最强的那一个级别上了。 而在朝廷旨意到达的当晚,孙策是把在丹阳的重要文武都召集起来,大家欢聚一堂,好好的庆祝了一番。 几乎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都是兴高采烈的。 而最激动的还要数幽州公孙瓒那一波人,以及蔡邕为首的天下书院的那一些人。 他们两波人可都是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认的,能不高兴吗? 这一晚,又是大部分人喝醉了。 孙权倒是没醉,回去以后一个人在看徐庶整理好的情报。 孙策治下,各地都很平静。 年前都是在大力发展,现在也都是在欢天喜地的过大年,等开春之后再度发展。 新军训练也在进行,尤其是现在最重要的骑兵,组建速度相当快,不过也是出现了一些弊端,看来明天应该去骑兵训练营那边去看看了。 兵员素质良莠不齐可不行。 骑兵是强力兵种,马虎不得,而且这还是要去北疆和异族战斗的士兵,更要严格选拔才行,宁缺毋滥。 第二日下午,孙权带人前往骑兵训练营。 没办法,很多醉酒的大将,估计都要到午时才能起来,所以只好下午来了。 孙权把骑兵众将叫到了一起,然后开始讨论骑兵组建的问题。 主将黄忠,太史慈。 副将公孙瓒,赵云,周泰,严纲。 偏将鲜于辅,鲜于银等几人。 众人一起讨论孙权口中发现的问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178/243078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178/243078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