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生不逢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战地摄影师手札 我在新世界里斩妖除魔 科幻:为了制造核电池被抓了 剑冢挥剑亿万次,迎娶李寒衣! 末日降临,我以诗词异能抗争 假千金娇气迷人,冷傲厂长宠疯了司念周越深 团宠小暖宝:全国大佬争着宠 叶辰萧初然小说叫什么名字 书籍1175883 最强反派系统

第二日,贾诩和成公英坐在刘备的长安王府之内。 其他人暂时还没有来,只有他们两个,陈到依然带着护卫在王府四处巡逻。 “唉……” 成公英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贾诩端着茶杯饮了一口,缓缓地说道: “叹什么气啊?主公这不是已经安全转移了吗?” “文和,我叹气不是为的这个……” “哦?那是为何?” “好你个贾文和,我叹气什么难道你不知道吗? 还在这里打趣于我?有意思吗?真是的……” 贾诩依然是慢慢的喝着茶,不过脸上出现的笑意,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 也是,以贾诩这种谋人谋己谋天下,全都是最顶尖的水平,怎么可能猜不到成公英在唉声叹气什么事情呢? “呵呵,想开点吧,主公他生不逢时,此乃天意,又能如何?” 成公英一愣,嘴里嘀咕道: “天意吗?天意……好像有那么点意思啊。 文和,可否给我解惑,详细的说一说?” 贾诩看了一眼敞开的大门外,陈到刚刚带着护卫远去,去巡逻其他的地方,也就对着成公英说道: “好吧,那诩就给成公兄说道说道吧…… 不过,出我之口,入你之耳……” “行了,你就赶紧说吧,这就你我二人,没有第三个人,叔至不是已经都走远了吗? 你不就是等这个时间呢嘛?” “呵呵,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成公兄啊,行,那诩就只说了啊…… 主公从小立志要匡扶汉室,这个你我都知道是吧? 不过要说在当今天下,刘姓之人里,主公可能算是不错的,但要是真说匡扶汉室,可就未必了。”“哦?……哦,也对……” 成公英刚要问为何,但是转念一想,又想到了什么,于是也就点点头同意了贾诩的说法。 “呵呵,成公兄也想到了诩指的的什么了吧? 汉室这些年日渐颓废,朝廷大乱,天下大乱。 主公有此匡扶汉室之心,也属难得。 只可惜,贾诩并不看好。 虽然主公借助皇室宗亲的名义,能够聚集起如此势力,也属难得,但是却是没有根基所在。 当今天下的百姓,心怀大汉者有之,但是痛恨刘姓大汉者也有不少…… 或者说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心向于谁…… 毕竟天大地大,都没有吃饭最大。 人只有吃饱了,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如果天下只有主公这样的一人也就算了,或许还能成功,但是现在却是突然冒出来一个孙家,所以主公也注定了要以失败告终。” 成公英也是点点头,直接也是喝了一口茶,同意的说道: “确实正如文和所言,要是孙家的孙策和孙权,也和曹操袁绍他们一样的话,那么主公的汉室或许还可以达成。 但是孙家却是并不以称王称霸,代汉而立,反而可以说,他比主公还更要守着身为汉臣的臣子本分。 让任何人都挑不出理来。 要是没有前几年他不时的上表朝廷,收复前朝故土,然后有开疆拓土,给大汉续命的话,也许大汉早就名存实亡了。 也是凭借着这些微弱的声望,大汉勉强撑到了现在。 而且在别的各路诸侯都称王,甚至称帝的时候,孙策依然是卫将军,孙权依然是征南将军,并没有更进一步随波逐流称王。 本来当时孔明和主公都已经猜测孙策会直接成为吴王的,结果他们却是猜错了。” 贾诩噗嗤一笑: “呵呵,孔明是从心底里希望孙策也同时称王的,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站在同一个等级上面,从而也是可以掩盖他误杀汉献帝之事。 只可惜啊,孔明和主公都是太不了解孙家了。或者可以说,他们太不了解孙家的那个孙权了。 如果没有他,或许孙策可能在手下文武的怂恿之下,还就真的称吴王了。 毕竟其他诸侯不是皇帝就是王爷,他的卫将军可是还在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之下,比之其他诸侯可就更差了一大截啊……” 成公英问道: “你说的这个我认可,可是为什么他不称王呢? 反正天子也已经没了,就算他称王也没人管得了他,他手下文武和百姓应该也不会反对才对吧?” 贾诩依然是有条不紊,慢条斯理的喝着茶,还给成公英也满上,然后开口说道: “其实诩猜测这应该是那个孙权的意思,以孙家当时的实力,哪怕就是天下所有的诸侯联合起来对付他,他都不怕。 所以称王不称王根本没有什么太实际的意义,只是名义上好听一些。 而孙家的治下,民心的忠诚度可是非常高的,那些百姓的认同感非常的高,甚至有些变态……” “哦?变态?这话什么意思?” “呵呵,成公兄,那是没有负责情报这一块所以你是不知道。 我也是后来接触到这一方面的事情的时候才是知道,自从孔明为主公谋划,从徐州千里转战益州之后,就想在各地都安插一些细作,给我军提供一些情报支持。 当时益州还是在刘璋的统治之下,这些事情做起来非常的容易。 可是在孙策拿下了益州之后,事情就彻底变了。 以前那些安插的细作,几乎全都被抓了出来。 而且后来,益州的百姓就好像被孙家洗脑了一样,疯狂的帮助孙家做事。 而只要有陌生面孔的人来到益州,那就会随时随地收到无数人的监视。 不要误会,这里不全是孙家那个叫暗营的情报组织,虽然也有他们的人,但是数量并不多,最多的事当地的普通百姓。 因为孙家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再加上孙家对于抓奸这方面可是有不小的奖励制度的,所以可以说,在民心尽附之下,几乎每一个百姓都是孙家的眼睛,盯着一切的可疑之人。 想要安插细作变得非常非常的困难。 而且就算通过收买一些当地官员,暂时把细作安插下去,过不了几天,最多不超过十天半月的话,绝对会被人揪出来。 所以可见孙家对于情报与反间这方面的能力,超出孔明和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178/254362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178/2543622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