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家功业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出大事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出大事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为男主的反派师尊后 萧十一郎之冷面刀客 预谋心动 葬天鼎 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 拯救五个男配后,我掉马了 大国院士:重生1977当知青 春夜沦陷 战斗医生杜兰德 长生仙缘:从纳道侣开始

“廷尉府不同意。” 许攸还没有说话,倒是戏志才开了口,道:“丞相,曹洪纵然再有军功,终不过是一小小中郎将,且不说三司会审不合规矩,会开一个恶例。最为重要的是,将告诉天下人,朝廷要调查大司马。丞相,朝廷要调查大司马吗?” “尚书台、朝廷,绝无此意!” 荀彧一脸沉色,义正言辞的否定了戏志才的话,目光看着一众人,道:“大司马于国有大功,忠心耿耿,任何人不得随意揣测!” 戏志才道:“田中丞还在整肃漕运,无暇分身,这个案子,只能由刑曹主理。” 许攸目不斜视,淡淡道:“曹洪隶属于兵曹,按照朝廷规制,要么由兵曹处置,要么御史台查办,亦或者三司会审。刑曹,不能越权查案。” “若是有丞相授权,中郎将以下,刑曹可以查。”戏志才看着许攸道。 许攸见戏志才以及荀彧明摆着要将这个黑锅扣到他头上,不咸不淡的道:“刑曹有证据显示需要三司会审。” 荀彧对这个许攸很不满意,第一次生出了恼怒的情绪,沉声道:“本相再说一次,大司马,性情忠直,两袖清风,绝无涉案!许尚书,若你再胡言乱语,本相可以罢除了你!” 许攸神色不动,躬了躬身,道:“下官谨记。” 戏志才看着许攸,又转向荀彧,心中暗自提了起来。 "曹洪一案"必须尽早了结,否则迟早会牵扯出曹操,到时候谁都收不了场! 田丰还在彭城,许攸坚持不肯接,任由大司马府去处置,难免"官官相护"之嫌。 王朗作壁上观,不言不语,冷眼旁观。 "曹洪一案",仿佛陷入了死胡同。 就在这时,值房小吏急匆匆而来,看了眼王朗,抬手道:“丞相,吏曹的急寻王尚书。” 王朗脸色一沉,上次是他在皇帝陛下面前被喊走,这次又在尚书台,心里恼怒,面上不动,道:“丞相,曹洪一案,与吏曹并无大涉,若有决断,通报一声即可。曹里或有急务,可否容下官回去处置?” 荀彧压着心里怒意,道:“可。” 王朗见礼,起身离开。 荀彧目送他的背影,神色沉吟,在考虑是否动用丞相之权,强迫许攸接下这個"棘手小案"。 就在这时,又一小吏急匆匆进来,在荀彧耳边低声道:“丞相,太子殿下来了,穿了正装。” 荀彧神色微变,立即起身,来到值房门口。 戏志才,许攸隐约听到了,跟着站好,做好行礼的姿势。 不多时,刘绍一身红色太子朝服,挺着大肚子,来到了近前。 司马懿恭谨的站在身后,躬身低头,浑身上下无不彰显着"谦卑"二字。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荀彧,戏志才,许攸三人齐齐见礼道。 刘绍看着三人,眨了下眼,似乎想学刘辩双手背后,试了下发现背不上,只好挺着大肚子道:“免礼。” “谢殿下。”荀彧三人起身。 荀彧,戏志才,许攸都在打量着刘绍,好奇这位太子殿下,为什么突然来到尚书台,而且还穿正装。 刘绍似乎在回忆什么,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看向许攸,道:“许卿家,曹洪一案,刑曹来查,尽速结案。” 七岁的小家伙,还有些奶声奶气,加上胖乎乎的小脸,没有半点威严不说,更觉可爱。 荀彧立即就会意过来,神态顿觉轻松。 许攸却反应不过来,怔了下,道:“殿下,刑曹来查曹洪,与制不合,臣已禀报过丞相。” 刘绍看着许攸,似乎有些没听懂他的话,转头看向身后的司马懿。 司马懿半躬,在刘绍身后低声道:“殿下是太子,可命刑曹,也就是许尚书,这合我朝规制。” 刘绍再次转头向许攸,道:“你,查!” 许攸有些反应不过来了,旋即瞥了眼荀彧,猜测是不是他暗中鼓动太子,正想着这是一个大把柄,刚要"婉拒",便看到门外,左栗露出身形,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许攸悚然惊觉,浑身冰冷,立即抬手道:“臣领太子之命!” “三天之内结案,不由得有误。” 刘绍话头顺下来了,道:“大司马那边,本宫已经为你打过招呼,定要秉公执法,勿枉勿纵。” 许攸听得清楚,心里更明白,低着头,冷汗涔涔的道:“臣领命。” 刘绍说完,又转头看向司马懿。 司马懿保持着头与刘绍的头齐平,低声提醒道:“丞相,南郡太守郭永不错。” 荀彧同样躬身低头,品味着刘绍的话,低声道:“表为洛阳府尹?” 刘绍嗯了一声,又道:“冀州常山的甄豫为河南令。” 荀彧无不可,道:“臣记下。” 刘绍挺起腰板,恭恭敬敬行了弟子礼,而后告退离去。 荀彧恭送刘绍,心里在想着郭永与甄豫。 郭永他自然知道,南阳郡太守,颇有官声,在南阳郡不算大士族,但名望极好。 也仅此而已。 这样一个"普通人",宫里为什么要突然擢升为洛阳府尹? 甄豫,荀彧同样知道,这是豫州大族,影响极大,甄豫目前是甄家家主,二十出头的少年郎。 河南令,这是要培养的意思吗? 戏志才站在他身后,有些头疼。 对于豫州牧,洛阳府尹,其实"颍川党"内部,尤其是荀攸是有些想法的,正在准备推举。 现在荀彧应下了这个莫名其妙的郭永为洛阳府尹,少不得要惹来荀攸一顿怒火。 "颍川党"内部正在逐渐的分裂,尚书台三公就代表了两股势力,而戏志才与陈琳等人,则在尽力躲避,不想被卷入其中。 于是乎,"颍川党"内部,其实已经形成了三股泾渭分明的势力。 彼此之间,已经在时隐时现的争斗了。 倒是许攸,没有在意这些,心里在想着怎么将"曹洪一案"局限在"曹洪一人"身上。 这个案子的难点就在这里,一个不好,就会将曹操牵扯进来,涉及曹操,那就是惊天大案,足以动摇国本,任谁都得小心翼翼。 而朝廷以及宫里那位陛下,是绝对不允许将曹操牵扯进去的! 许攸心里烦躁不安,本以为能推出去的案子,最终还是落到了他的头顶! 比他烦的也有人——曹操。 曹操在洛阳的府邸,近段时间迎来送往不知道多少人。 首先就是曹洪的家眷,整天在曹府后院哭诉。 其后是曹氏、夏侯氏的族人,纷纷来"问候",实则探听虚实,明里暗里的打听曹操会不会获罪。 而曹操的谋士,部将,门生故吏等等,不间断的出现,话里话外都是忧虑不安。 曹洪实非其他人,是曹操的同族,从十几岁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是最倚重的几个心腹之一。 他一旦落罪,势必牵连曹操,而曹操落罪,那牵连就无数了。 这会儿,曹操正在大司马府,送走刘绍之后,神情并没有好多少,不断翻着小桌上的文书,却一个签署都没有。 审配,司马朗等看着手里怎么送过去怎么拿回来的文书,对视一眼,审配不说话,只是回到他的座位。 司马朗左思右想,还是来到曹操值房。 曹操抬头看了他一眼,瞬间回过神,道:“走神了,我重新批复。” 司马朗回头看了眼,上前近一点,疑惑的道:“曹公,太子殿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为何还忧虑不解?” 曹操看着手里的文书,皱着眉道:“曹洪跟随我多年,为我坐过牢,挡过刀,是我的生死兄弟,我不能坐视他坐牢不管。” 司马朗一怔,而后一惊,连忙道:“曹公,这个案子,能限于曹洪,已经是朝廷容忍的极限,切不可再做他想。” 曹操拿起笔,在文书上写了几句,拿起下一本,淡淡道:“去吧。” 司马朗欲言又止,拿着文书,看着曹操的表情,莫名的心惊胆战。 曹操要是强行搭救曹洪,不说朝野不答应,宫里怕是也会恼怒。 这要出大事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42/289989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42/289989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