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赶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首富公子?呵,我爹一把手! 大仙将至 镇魂妻 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守寡重生,清冷权臣帐中宠 大庸农修 病弱美人开撩后,残王战神沦陷了 收徒变强:开局捡到白毛兽耳娘 文娱帝国 每天一封来自未来的信

一看苏俊卿的二太爷答应,苏俊卿的奶奶就冲着二儿子和三儿子说道: “天孝和天赐赶明儿你们两个开始去山上砍柴,家里要开始备柴火了,冬天马上就到了,别等天冷了再去,受罪不说,好柴火还都被别家砍去了。” “知道了,娘!”苏俊卿的父亲和三叔习以为常的答应。 “天书,你明天去地里看看,有杂草就拔一下,活干完了,就和你二弟、三弟去砍柴。” “好的,娘。” 苏俊卿的大伯神情一愣,但还是赶忙答应。以前他娘从不指使他,除非他乐意主动干。 “他爹,你也别闲着,每天就知道抓着你那几本书,看了又看,也没见你看出个秀才来,你帮着二叔打下手,有什么重活累活你都抢着干了。” 苏俊卿的奶奶说到自己丈夫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留情了。不过苏俊卿的爷爷就喜欢她这样,什么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省心。 “爹,您就在家里坐着喝茶吧,现在已入深秋,节气一转变,生病的比较多,估计会有人来请您去看诊。” 这个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苏俊卿的太爷爷掌大事,苏俊卿的奶奶就管琐事。 不过大家也都乐意这么着,毕竟苏俊卿的太爷爷年纪大了,不能大事小事再一把抓了,也该让他老人家省省心了。 时间就在处理这些琐事中悄然流走,转眼间就来到了12月。 苏俊卿已经10个月大了,现在离开母亲的帮助,也能歪歪斜斜的自己走路了。 现在穿着厚厚的棉衣,能走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等到开春换上薄衣之后,估计就能够跑了。 自从会走路之后,苏俊卿在自家屋里再也待不住了,他现在说话还不是很利索,每天必然早起去给各房请安。 去正房就会叫:“太爷,太奶,安。” 去左耳房就会叫:“二太爷,安。三叔,安。” 去右耳房就会叫:“爷爷,奶奶,安。” 去东厢房就会叫:“大伯,伯娘,安。” 去南厢房就会叫:“小姑,安。” 每次他操着这一口清脆的童音起个大早请安的时候,众人都能被他的懂事萌到心里都暖暖的。 家里最小的小家伙如此懂事,让苏俊卿的太爷爷脸上再也没有断过微笑,好像看到未来苏家的希望一般。 “爹,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天正好是集市,我准备去镇子上买点年货。” 苏俊卿的奶奶向苏俊卿的太爷爷说道。 “好,儿媳妇,我让你娘给你拿钱。”苏俊卿的太爷爷乐呵呵的答应,转头向着苏俊卿的太奶奶说道: “冀萍呀,给儿媳妇拿五两银子,儿媳妇要去买年货了。” 苏俊卿的太奶奶二话没说,打开钱匣子拿出五两的碎银子,拉着苏俊卿的奶奶的手把钱交给她,说道:“儿媳妇,别自己去镇上,叫上天孝和天赐,让他们帮你提东西。” “知道了,娘。我会叫上他们的。” 苏俊卿的奶奶心里美滋滋的,每次从婆婆手里拿钱的时候,婆婆向来没有二话,有时候买完东西剩下银子了,婆婆也不会收回去,就让放在她手里。 苏俊卿的奶奶一年四季是不缺钱的,要不是这次过年需要买的年货过多,怕银钱不够,她也是不会张这个口的。婆婆放心她,她也要对的起婆婆的放心。 “爹,娘,你们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吗?我一块买回来!” “没有,儿媳妇,你去问问各房是否有需要的东西,到时候一块买回来,别怕花钱,买些好的,省的你们回娘家的时候再去买了。你二叔哪里,别忘了问一句!”苏俊卿的太奶奶拍了拍苏俊卿奶奶的手。 “好的,娘,那我去了。”苏俊卿的奶奶乖巧的说道。 “去吧,儿媳妇。” “他二爷,我准备去镇上购置年货了,娘让我问你,您有什么需要的吗,让我一块给您带回来。”苏俊卿的奶奶在左耳房门口敲了敲门问道。 “侄媳妇,家里的磨刀石不行了,买块新的吧。”苏俊卿的二太爷拉开房门对着苏俊卿的奶奶说道。 “好的,二叔。还有其他需要购置的吗?” “我这没有了,侄媳妇。” “那行,二叔。”回应了苏俊卿的二太爷,苏俊卿的奶奶转身又冲院里练习拳脚的三儿喊道:“天赐,叫上你二哥背上背篓,跟我去镇上。” “好的,娘。”苏俊卿的三叔答应着,就敲响了西厢房的门:“二哥,娘让我们跟她去镇上买年货了。” “来了,来了。”苏俊卿的父亲人还没出来,声音就传了出来。 苏俊卿的父亲从屋里出来背上背篓,就跟上了母亲和三弟的脚步。 走到村口,今天正好有牛车在村口等着发车,看看位置就像是给苏家三人准备的一样,就剩了三个位置。 背篓在牛车上有专门位置,摞放在一起,也就占一个人的位置,这座牛车是特制的,一辆车可以拉15个人,每人三个铜板,只有赶到镇上有大集的时候才会发车。 其实晓天镇距离卧牛村并不是很远,只有6.4公里的路程,步行也只需要不到一个时辰(大约一个半小时),坐牛车的话用时更短,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大约50分钟)。 晓天镇在卧牛村的正南方,卧牛村方圆十公里内只有这么一个镇子,所以每到镇上大集,卧牛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会去赶,有的是去售卖从山上打到的野味;有的是去售卖从山上采到的菌菇;有的则是单纯的去购置一些东西。 牛车终于凑够人数,所以就迫不及待的发车了,牛车主人凑着今天大集,还希望能够多往返几趟,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苏家他奶奶,您带着这么多背篓,这次去镇上,肯定要买很多东西吧?” 村北边离苏家不远,但不在一条巷子的一位当家婆娘向苏俊卿的奶奶问道,脸上还带着些许羡慕的表情。 卧牛村整体分南北两边,村南因离晓天镇更近一些,所以俱都认为村南的人家更贵气、也更富裕一些,像苏家这样位于村北,还这么富裕的人家属于特例。 大家都知道苏家在卧牛村一直在受村长的气,所以平时也就羡慕一下他们的富裕,对于苏家这样受欺负的人家,大家多少还是有些看不上眼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429/244031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429/244031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