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稀世珍宝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小小青梅,捡个竹马带回家 当个小民警可我没想破案呀 闪婚后才知,大佬居然还会读心术 王座之上:黑与白的君王林萧吴勇 谍战之一个骑手在满洲 [少年歌行]她是个精神病患者 从港综开始升级LOL宝典 合着就我科技侧 乔小姐别嫁人,慕总甘为裙下臣 被校花表白后,我变得多财多亿

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刚要行礼,周旻赶紧摆了摆扇子,“免礼免礼,看来本王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是正好赶上开宴了?” 他率先在首位坐下,拿扇子朝着环侍周围的众人点了点,“坐坐,都坐。今日不分尊卑上下,一起吃才热闹。” 郑谆呵呵一笑,带头坐在周旻身边。 周琰和周宛也落座之后,肖宬、季珏、阜瑥和李佑林才欠着屁股坐了下来。 秦姝无奈一叹,认命地拿着一只骨瓷小碗和包金银箸为周旻布菜。 原本热闹非凡的场面一下子变得静悄悄。 偏当事人似是毫无所觉,笑眯眯看了看秦姝,拿着银箸夹起一块土豆放在嘴里,满意地“嗯”了声,“味道不错,绵软、咸香可口,大家都尝尝。” 秦姝朝青柳她们使了个眼色,几人也都拿了干净的餐具,服侍着这一桌人用餐。 看着一桌子菜却吃不到,秦姝眼睛一转,夹了一箸辣椒炒土豆丝放到了周旻碗中。 这些都是从未吃过的东西,厨娘第一次炒,用量拿捏不准。 土豆丝里面有一半是辣椒,看着白生生、绿莹莹,很是养眼。 但是在切辣椒的时候,光是那辣味儿,就将厨娘给呛出眼泪来了的。 秦姝布了菜,就站在周旻身边,笑眯眯地看着他。 周旻夹起几根土豆和辣椒丝,放在眼前仔细看了看,问道:“这绿色的,是什么?” 秦姝笑着回道:“回殿下,这是辣椒。” 想了想,还是“好意”提醒道:“这个非常辣,殿下可以少吃一点先尝尝。” 周旻放在鼻下闻了闻,又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品尝之后,将箸上剩余的菜全都递入口中。 一边嚼一边不停地点头。 眼睛也亮晶晶的。 等咽下之后,才无限感慨道:“果然美味!大家都快尝尝。” 还特意对秦姝说道:“你也尝尝。” 郑谆刚夹起一箸,闻言立刻将菜放回自己面前的碗中。 秦姝依命重新拿了碗,换了筷子,夹起一箸放入口中。 菜一入口,像在嘴里燃了一把火,烧得满口火辣辣的疼。 她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周旻脸上笑意尤甚,还笑眯眯地问她,“怎样?好不好吃?” 秦姝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胡乱嚼了嚼咽下去之后,再顾不得仪态和礼数,团团乱转着大声喊道:“青柳,给我水,咝…哈……快点快点快点……” 周旻哈哈大笑,笑了两声又咳了起来,连忙用扇子扇着嘴巴,朝一旁的影七招招手,“快,上茶。” 影七连忙将刚刚斟上不久的一盏茶端给周旻。 周旻接过来,刚喝过一口,便“噗”的一声喷了出去。 火上浇油了这属于是! 郑谆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夹起一根土豆丝放在嘴里,细细嚼过之后,眼睛一亮,将剩下的土豆丝全都夹到了嘴里。 吃过之后又让旁边服侍的丫头为他夹了一大箸。 剩下的几人也纷纷将各自碗中的土豆丝放在口中。 周琰轻轻咳了几声,喝过几口水就恢复了正常。 周宛、肖宬、李佑林和阜瑥却吃得津津有味,连呼过瘾。 季珏夹起一根,放在嘴里,神情未变,脸色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腾”的一下红到了脖子根。 秦姝见状,赶紧让丫头给他端来一盏凉茶。 直到午宴结束,季珏再没吃过一次土豆丝。 经过这场小小的闹剧,原先那拘谨的氛围变得轻松热闹起来。 周旻朝秦姝招招手,“秦姑娘不必拘束,坐下一起。” 秦姝屈膝谢了恩,将手里的碗箸交给跟在周旻身边的内侍常安。 青柳连忙拿了凳子放在周宛下首处,又重新准备了干净的餐具。 丫头们又将煮好的甘薯呈了上来。 现在的甘薯最大的不过成人手腕粗,小的才有手指粗细。 常安将甘薯去了皮,用银勺剜下两块指头肚大小的薯肉,小心翼翼放到周旻面前。 周旻夹起甘薯,咬下一小口细细品尝,咽下去后微微点头,“口感绵软、香甜,感觉跟这个叫土豆的口感差不多?” 秦姝笑道:“回殿下,土豆根据烹饪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口感,本身没有甜度,可以做菜。甘薯甜度高,可生吃、可煮食,也可切片晒干磨面做成干粮。” 当然切片晒干的甘薯更重要的是可以拿来喂猪。 只不过这话在这个时候说,有点不大合适。 秦姝想了想,又道:“甘薯并非主食,胜在其产量高、不挑土壤、不挑区域,无需仔细管理,适合山岭地带种植。” “而且甘薯可烤可煮,制作方法简单,可就地取材。” 周旻带兵打仗多年,最知行军打仗时的粮草携带不易。 有时候带兵出去打游击战,后方粮草供应断裂,将士们要么劫掠当地百姓吃食,要么挖树根草根野菜,根本填不饱肚子。 要是这种甘薯能大面积推广种植…… 他也看出秦姝并没有将话说透,甘薯的用处应该远不止如此。 周旻问道:“这甘薯,收成如何?” 秦姝想了想道:“管理妥善的话,亩产四五千斤也有可能。且山地土壤沙石居多,透气性良好,比良田更适合甘薯生长。” 话音未落,周旻和季珏几乎同时失声惊呼,“四五千斤?!” 要知道,冬麦若是管理的好,亩产四五百斤已是最多。 甘薯产量,居然是冬麦的十倍之多! 更难能可贵的是:甘薯可山地种植,不占良田。 饶是周旻心性沉稳,手指仍在微微颤抖:若是甘薯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百姓的缺粮危机,基本可以解决了! 甘薯生于山地,不受洪涝影响,就算山下良田里的粮食受了涝灾,老百姓仍然可以靠着甘薯度过灾年! 这也极大减轻了朝廷赈灾的压力。 周旻稳了稳心神,再开口时声音仍有一丝颤抖,“那,玉米如何?” 秦姝回道:“玉米目前尚未可知。但家父带回来的种植手札中有记载,管理妥善的话,与冬麦相差无几。” “玉米与冬麦间种,如此一来,就解决了冬麦收成之后土地闲置问题。不过玉米秸秆过高,最怕大风。一旦倒伏,可能会造成减产。” 周旻直到现在才明白,他到底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稀世珍宝!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486/245711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486/245711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