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75章 大明王朝的第一张照片

第75章 大明王朝的第一张照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罗刹黄金冢 海贼之苟到大将 帝国第一书生 男人怎么可以生孩子呢 官场:只手遮天 末世:我只想当个up主,怎么变成邪神了? 心动时常 刚上班,美女上司竟要和我生娃 买活 全民穿越到异世界,系统却让勇者的我卖烤串

朱元璋摸着胡子,心里一边觉得这办法确实有点道理,一边又觉得这一旦传出去,那岂不是要被民间的白莲教打上资敌的名声? 左右纠结,朱元璋是越想越觉得烦躁。 张天赐就这么静静的守在一边,不时喝一口万福给倒的茶叶。 茶叶苦涩,茶香寡淡,也不知道享受过富裕生活的朱元璋,是怎么做又做回由奢入俭的。 “或者,有没有别的办法?” 朱元璋叹息一声,从来没觉得这皇帝这么难当。 张天赐微微皱眉,如果向外贸易不行,那就只能开启国内的内循环了。 不过,大明能挺住内循环开始的阵痛吗? 张天赐思索着,要不去倭寇岛挖银矿?反正鄱阳湖之战剩下的船还在,带兵到倭寇岛还是有可能的。 在或者强征土地,开始工农业剪刀差?可是地主势力的造反也是个问题。 左右看去,似乎只有打出去这一条路……等等! 张天赐突然抬起头,眼中闪出一丝光亮。 “陛下,还有一计最下策。” 朱元璋一听是最下策,当即有些不满,不过也没有阻止张天赐,而是叹息一声:“说说吧。” 张天赐站起身走到朱元璋身后的地图前,指着上面漠北的区域。 “陛下,漠北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一直是蒙元南下最重要的命脉。”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占据了锡林郭勒草原的大部分,可是我们也只能远远监视,而不能一直看守。” “微臣建议,上马两项政策,以富我大明。” “一为圈地北进运动,大明直接放弃漠北土地,转而将其化作名额,允许商贾或者宗族招募乡勇,对整个漠北开始圈地。” “与此同时,我们朝廷以保护巡视的名义监督漠北,直到商贾彻底占据漠北之后,再想办法把土地赎回来。” “贸易之利,根本在于生产资料,而土地就是最大的生产资料。如今有无本的买卖可以做,商贾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这第二项政策则是建设一条由山东至漠北的铁路,这条铁路直奔沿海,一方面方便商贾运输商品,另一方面也方便大明对漠北进行第二重经济上的控制。” “只不过……这么做总有一种允许汉人出去建国的意思,所以只能算是下下策。” 朱元璋呲笑一声,说道:“确实是下下策。” “不过……如果和大军一起行动,倒是有可能出奇效……” “你先回去吧,万福,把徐达汤和傅友德都给咱叫来。” 张天赐对于朱元璋这种用完就扔的态度倒没什么感觉,反而还觉得有些乐的清净。 下午没什么事,索性早点回家。 回到家后,韩老正打着瞌睡,张天赐看着韩老满头的白发,沉思了一会。 回到卧室,没想到常安怀居然也在。 “姐夫!”常安怀热情的打了声招呼。 张天赐点了点头,算做是打招呼,转头对吴梦琪说道:“夫人,我回来了。” 张天赐穿越前孤家寡人一个,从来没体会过有谁等待自己回家的感觉。 如今有了家庭,有了一个皇帝赐封的老婆,心里总是觉得五味杂陈。 相比于赐封,张天赐更渴望自由恋爱,可是这皇帝赐封给张天赐的媳妇,张天赐也是真的满意。 也算是第一次品尝到皇权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了。 “我去书房了。”说完张天赐转身向另一旁的屋子走去。 张天赐的书房为两室打通,书架上摆放着后世失传的经典名着,诸如因为李自成攻下北京,而莫名其妙失传的各地省志,名山图志,一些宋元时期名人作注的百家经典。 除去这些书籍,书房内还有一张卷轴。 卷轴打开,长度足有这一个房间的三边之和。 打开之后,张天赐看着环绕整个房间得工业发展图谱,随后在自己的笔记上画了一笔。 “唉,太多了,居然能把水泥都给忘了。” “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了,下一步培养新人,同时再把电力搞一搞吧。” “啧,没有电力,无线电和有线通讯都没办法干,太麻烦了。” “对了!梦琪好像快到生日了…” “要不…做个照相机?想来一定会给梦琪一个惊喜吧……希望她不要以为自己的魂魄被吸进去了。” 照相机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小孔成像原理,利用介质将光与成像物上的物质进行反应,从而在成像物上出现图案。 镀银的铜板,用融化的银子反复在铜版上经过,如此就能获得土法的镀银铜版。 再使用海带碳化后的粉末,和水煮开后进行过滤,再过滤水中加入硫酸和双氧水,最后经过蒸发冷凝之后就能获得纯碘。 而这个实验中最麻烦的就在于双氧水。 双氧水,也就是过氧化氢,需要利用电解六成浓度的硫酸后,再加入水这才能获得并不是那么纯净的过氧化氢。 张天赐是行动派,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将工业图谱收起来后藏进暗格,随后便跑到工部去借蒸汽发电机样机的电力。 经过三天三夜的操作,顶着毁容的风险,张天赐终于是获得了双氧水。 至于张天赐是怎么确定自己获得的就是双氧水的? 很简单,参与一次制碘流程,能制作出碘的就是双氧水,制作不出的自然就是“未知杂质”了。 制作出碘液,涂抹在镀银铜版之上,在经过一刻钟时间的曝光,随后再将铜版放到水银蒸汽室中。 经过几分钟水银蒸汽的洗礼,最后在用食盐水涂抹一遍铜版,如此就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照片”了。 经过多次实验,洪武四年十一月一日,大明第一张照片问世。 张天赐拍摄的第一张照片不是别处,正是张天赐工部在的工作区。 照片正中央是蒸汽发电机的样机,最左边是一个正在填煤的工人,照片中间的是一个一脸疑惑的工人正望向镜头。 不过因为这二人经常做动作,身影十分模糊。 而最右边的则是张天赐特意请来的模特,陶成道。 一张照片,背景是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电机,主体人物则是两名工人加一名大明时代的本土科学家。 或许千年之后,当人们再次看到这张照片,心中都会泛起对这个时代的向往和波澜。 而张天赐则在思考,这银版照相机拍出的相片,能够保存多久?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835/245824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835/245824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