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 第316章 政治无小事。

第316章 政治无小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太古剑帝 笔间有光 超能:我能抽取诸天反派能力 太荒剑帝 无敌剑尊 理智点,嫁给我! 快穿:男主是我的 血刀不落 苟在神诡求长生 龙震天下

看到朱元璋犹豫,张天赐在一旁啧啧称奇。 只能说不愧是锦衣卫?连天竺都要埋伏进去? “把蒋瓛给咱叫来。”朱元璋看向一旁的万福。 万福恭着身离开了御书房,过了半晌后蒋瓛走了进来。 “陛下。”蒋瓛单膝下跪道。 朱元璋看着蒋瓛,淡淡说道:“天竺可有锦衣卫安排?” 蒋瓛疑惑的抬起头,虽然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问起天竺的事,但还是照例答道:“回禀陛下,只在边缘贵族府邸和民间有,级别更高的皇亲族中则没有安排。” 渗透计划是锦衣卫从大航海开始的时候,便制定的一项计划。 所有和大明有贸易的国家,都要在商政两界安插锦衣卫,或者收买当地的内应,以提供本国的消息。 当然了,这么做肯定是会让那些本国人起疑心的,所以锦衣卫也换了一个“调查市场和商业环境”的理由来进行渗透。 相比于大明,天竺的海上贸易要更加广泛,从中东到大明都能见到天竺商人的身影。 但是让锦衣卫比较疑惑的是,天竺和大明一样发达的航海业,怎么就没能刺激造船业进步? 要知道大明的造船业从汉一直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木制船的顶峰,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再有更大的进步了。 而天竺的船支,却还停留在宋朝初期的水平…… 感觉阿三这几百年的时间好像一直在偷懒,整个国家好像也一直保持着能用就行这种偷懒状态。 也不知道他们几千年都在发展什么…… 好像……他们神学还挺发达的。 蒋瓛心底默默叹息一声,同时也觉得庆幸,好在没有投胎到阿三的国度,不然那太可怕了。 “你通知天竺的那些锦衣卫,寻找那些反抗现在天竺地区三个帝国统治的反抗者。” “敢拒绝我大明?那就让他们尝尝锦衣卫的力量。” 张天赐看向陶凯,见陶凯点头说道:“可以,有锦衣卫帮忙,扶持天竺内部的反对派,大事可成!” 朱元璋见在场无人再有异议,便拍板道:“那工部抓紧,把快要报废的铁甲和钢刀的生产线在维护维护,争取在用十年二十年。” “陶凯,你这边尽快筛选出有丰富政变经验的,记住让他们别那么激进,以保住自己性命为前提,别什么都学汉使!” “兵部你和礼部一起翻译一些落后的战略书籍,最好都是那种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战术,翻译成天竺语,给天竺的统治者和起义组织都发一份,让他们越乱越好。” “户部……你就负责拨款,和税部一起准备一些驻外的官员吧” “刑部和吏部,和礼部合作,看看天竺有没有什么法律,提前为了驻地做准备也好。” 张天赐摸着下巴,想了想对陶凯说道:“你注意下,看看天竺有没有科研型人才。” “毕竟天竺人口也不少,就算国策再怎么傻逼,底层诞生人才的几率还是有的。” “把这些人才都给挖过来……切记,不要用强迫,不然反而会起反效果。” “如果忠于天竺……虽然不太可能,但是遇到了那就只能让他们消失了。” 以武力碾压,以文化融合,以暗杀绝根。 这就是大明现在对其他外国的基本政策。 不要和大明讲什么人权,讲什么不要干涉他国内政,在这个蒙昧的时代,张天赐认为大明有权利也有义务,先一步实现世界一统。 真要等到以后各国民族主义浪潮兴起,那统一世界要费多大的功夫? 张天赐刚打算起身离开,便突然想起,关于绥化地区的支援还没有个具体的方针的。 赶忙拦住打算去坤宁宫吃午餐的朱元璋:“陛下,关于绥化地区的具体支援方案,是不是也要出一个方案?” 朱元璋显得很不耐烦:“你提的,你自己解决吧。” 张天赐赶忙拦住朱元璋:“陛下,我是科学院的人,又不是中书省的人,这么做不合适啊。” 朱元璋斜眼看向张天赐:“你的权力比中书省还小吗?放心去做吧,咱相信你。” “科学院现在上层一点贪污的事都没发生,咱对你还是有很高的信任的。” 张天赐张了张嘴,见朱元璋头也不回的离开,还是没有出手阻拦。 总感觉……自己想要摸鱼的打算好像被朱元璋注意到了? 离开御书房,张天赐先是跑到户部。 徐本正在忙活着计算前期政变天竺要花多少钱,见到张天赐过来头也没抬的说道:“张少傅今天怎么有空来户部了?刚刚有事没在御书房说清嘛?” 张天赐摇摇头,随手拉过来一张椅子,坐在徐本的对面:“徐尚书,我是来要支援绥化的物资的。” “调动物资,总要和你户部打一声招呼不是?” 徐本点点头,看向张天赐:“要多少?一百吨?” 张天赐一愣,连忙摇头:“不是你户部现在这么阔了?一百吨粮食说给就给?” “不要那么多,没那么多飞机,就要几吨,意思意思让当地的百姓知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就行。” 徐本一脸无语,指着门口说道:“出去,别找侍郎,侍郎也忙,你找司务,司务就能给你办了。” 说完,徐本嘴里又絮絮叨叨:“还以为多大点事,这点都不够路上“损耗”的。” 张天赐一脸无语的从徐本房间走出,心想这好像……还真是一个小事。 是不是自己因为是穿越而来的,这才导致自己关注的点和他们关注的点不一样。 难不成在朱元璋心里,现在绥化那些多民族混合居住的百姓,暂时不算大明百姓? 这想法可不行,这样明显的分化思想,可不利于民族融合啊。 在张天赐看来,这绥化地区造反,大明奋力支援,这可是很好的宣传材料。 可是在朱元璋他们看来,这可能只是个小打小闹? 摸着下巴上的胡须,张天赐想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调动一下百姓的自觉性。 好让朱元璋他们知道,政治无小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2835/273123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2835/273123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