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这不是谈判!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风雪狐妖志 我以葫芦道长生 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 女法医白灵:屏住呼吸 1928:我在美利坚卖报纸 末法:修为尽失,逆徒孝心变质 斗罗:娶妻成神,多子多福 墨镜卷毛的咒术师男友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 暗恋成欢,女人休想逃

一秒记住【。3。】, 地暖和暖气片正充盈在屋内,将寒冬腊月的寒风全部挡开。 同时他们也带着小心的情绪,看着吊顶上闪烁光辉的水晶琉璃灯。 灯心自然是白炽灯,因此将水晶琉璃灯镀上一层辉光,哪怕是见惯了各种奇珍异宝的郑鸿逵,也不免对这一盏琉璃灯产生敬畏。 “两位先坐,小的这就通禀陛下。” 太监赶紧离开。 郑鸿逵拉着好奇的郑森,在沙发上落座。 这种松软的感觉,让颠簸了一天的郑鸿逵,都感觉筋骨像是松懈了一般,别提有多舒服了。 “叔父,这里的门窗,都是透亮的玻璃呢!” 郑森打量了一圈,确定了屋内的落地窗是玻璃之后,更是露出惊讶神情:“这么大片且透亮的玻璃,怕不是价值连城。” 郑森前几年在日本的时候,见到过八块米宽的正方形玻璃。 通过加工,能够镶嵌在窗户里,而每一块玻璃的价格,就是等重黄金。 差不多八块玻璃,卖了个九十两,再加上保险和运费,总价值在一百两上。 而八块他在日本看到的玻璃,差不多就是眼前落地玻璃窗的面积。 再加上铺开越大,消耗越大,估计这一面玻璃,得值个五百两左右。 还是黄金! 一对窗,没个一千两就下不来。 简直……就是一座黄金屋啊! 郑鸿逵微微颔首表示理解。 那八块玻璃,还是他帮郑芝龙采购,然后送去德川幕府,用来跟德川幕府打好是关系的。 要说有钱,还是中国皇帝最有钱,吃穿用度,无一不是奢侈。 就在他们各有感慨的时候,书房走出来了一个人。 所有忙碌的人看到了来着,赶紧避让,同时行礼:“参见陛下。” 王三迈着四方步走来,昂首阔步,表情不变。 等王三路过,他们才会起身,然后去干自己的活。 也正是听到这一声,郑鸿逵赶紧拉着郑森站起来,来到过道位置行礼:“参见陛下。” 王三先是站定,然后打量了一下两人,这才笑道:“不必多礼。坐吧。” 言罢,王三先上主位,两人这才缓缓起身,然后坐在了一角。 这才算是正式看到了王三。 第一眼——年轻。 郑森倒是表情不变,而郑鸿逵则是惊讶。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年轻人,居然带着人就把大明的江山社稷给推翻了。 毕竟郑鸿逵认识的弱冠左右年轻人,还有一大群天天在青楼勾栏里流连,属于他眼底垮掉的一代。 真是人比人得气死人。 接下来有宫女负责泡茶,等第一杯送上来,王三先喝了杯,润润嗓子后才说:“近来江南那边的战场推进有点快。朕这些时日需要批阅的奏章不少。所以,谈判的事儿就现在开始吧。” “陛下请说。”郑鸿逵眼神一肃,没想到王三会这么快就谈判。 倘若是换其他人来,很有可能会因此产生怨怼。 毕竟舟车劳顿一路了,不说先吃饭,多少也让人休息一下。 哪有一见面就要谈判的?一秒记住【。3。】, 但对于郑鸿逵来说不算什么,当初更难的环境他都挺过来了,何况现在? “郑氏的选择之前给你们了。两条路。 第一,放弃海上武装,转为海贸公司,朝廷和皇室需要同时入股,你们之中那些人,在大陆境内犯了人命案的,一律不得登陆大陆和台湾岛。可以选择前往日本、秘鲁、旧金山等地居住,三代后才能返归。 第二,接受朝廷整编,成为未来的海军一员,但里头大盗,只能前往小西洋(印度洋)沿岸,充任世袭的卫所长官。而郑氏等家族,则是全部在台湾岛居住,岛上驻军由朝廷直接委派,并且断绝一切海上贸易行业的涉足。 这两个选择,你们做出了决定没?” 王三的问题,让郑鸿逵神情越发严肃道:“回陛下,以施氏为首的家族,愿意接受海军整编。 以李氏为首的家族,愿意接受海商整编。 但还是有一些人,对于不能回归大陆的硬性要求、还有从商……感到十分不满。郑氏也是受制于这些人,所以……” “既要又要,不是谈判的好态度。”王三呵呵一笑,“朕现在想要知道的只是你们郑氏的态度和选择。” 郑鸿逵神情一僵,看王三平静的态度,就知道王三要他们做出取舍了。 既要又要,那就不用谈判了。 等待郑氏的只有两个方案,成为海商或者成为海军。 至于其他人…… “那在下只能代表以郑芝龙为首的几芝,给陛下回答,他们大多选择成为海商,还有一些选择成为海军。至于在下,已经无心海商、海军之事,只想留在家乡,安心教育安平郑氏子弟。” 郑鸿逵快速的回答。 很典型的宗族分散投资,历史上郑鸿逵也是表面选择跟郑芝龙决裂,留于福建,教导安平郑氏子弟。 但后来因为郑森的缘故,安平郑氏大部分迁往台湾,这才让安平郑氏威名在大陆上弱了很多。 “好。那么那些还想要待价而沽的,朕会安排人配合你们,全部灭杀,不管你们是选择当海商还是海盗,杀贼都积功。事成之后,想当海商的,全部按照你们的积功退役,大顺这边也会给政策。想当海军的,正好拿这些脑袋当进身之阶。”王三直接决定。 “啊?”郑鸿逵瞪大眼睛,但紧接着冷汗直冒。 他知道,但凡刚才他说错了一句话,或许后续就完蛋了。 因为王三,只是招揽心向大陆的势力,剩下的这批海盗,但凡流露一点不满,或者别的想法,那就没有必要留了。 毕竟大海不比大陆,跑到海上,真的难抓,指不定对方跑到某座岛屿,开国建制了,大顺几十年都难以找到人。 所以拉一批,打一批,才是最符合当前社会环境的决断。 因此郑鸿逵但凡流露出对于大顺的条件不满,王三也就懒得继续谈判了,他又不是后世那个被全球封锁技术的时代。 他的造船厂在造蒸汽船,他的沿海正在铺设岸防炮,他正在发展沿海的港口城市。 老实讲,再给他个十年,整个大陆沿海,王三都有绝对的实力,完成对敌拒止。 再说了,海贸如果被断货,这批海盗立刻就得为了剩下的走私份额而互相残杀,只是王三想要快速解决海上问题,才开出了招揽条件。 是海盗需要大顺,而不是大顺需要海盗。 “行,那就如此,剩下的会有枢密院跟进。”王三起身,又看了一眼郑森,“郑森留下,赐国子监生身份,这孩子一看就是聪明的。 回去告诉郑芝龙,让他做好选择,有他没他,对于大顺来说,都一样。 但这些年他打红毛番、打泰西鬼,顺道开发台湾岛的事儿做得不错,算是有拓土之功,朕为中国之君,对他这些年为中国沿海不受侵扰的功绩也是赞许,所以给他儿子一个出身。 接下来你回去,他若是做出昏招,有郑森在你和郑芝龙也不用担心郑氏绝嗣。” “……” 郑鸿逵看着王三离开,赶紧行礼恭送,但心底直打鼓,王三这话的意思很明确了,若是郑芝龙做出错误决定。那么大顺政权不介意灭掉其他郑氏成员,反正有一个郑森就够了。再养个几年,在大顺支持下,郑森就可以接管郑芝龙的海盗集团。 而郑芝龙失去了大陆的货源,甚至鱼死网破,大顺都不在意。 这就是中国才有的魄力,但也是这么无所谓的态度,让郑鸿逵倍感压力。 前面万丈深渊,行差踏错,万劫不复啊! 这不是谈判!这是逼郑氏投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070/316935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070/316935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