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721章 加冕农民起义的英雄

第721章 加冕农民起义的英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子夜打更人 成为仙兽师的小民警 我,娱乐圈叛逆,专治歪风邪气 女友被掰弯后,我抢了她的心上人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光年之界 一梦百年,我成为了道家天师 重生后我把空间系统上交 猫碗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废太子 迪迦的传说

第二天,圣旨下达。 孔衍植受奉天应民皇帝诏令,册为孔庙奉祀官。 并着孔衍植重新调整孔庙规格。 改为三庙。 先贤、先哲、先儒三庙。 先贤,由百家祖师、集大成者级别的人物居之。 先哲,由百家杰出子弟,于华夏发展大功文武,居之。 先儒,由本朝文武之中有贤名的人居之。 至于原本的孔氏宗祠,则是按照迁徙之后的规矩,迁往各地,由其他各房孔氏子弟安排。 然后孟、颜、曾三系子孙,则没有进行册封,但给他们三代之后参与选拔奉祀官的资格。 其余本朝大儒,五代之后可以参与奉祀官选拔。 所以,寻常在京中的大儒,看到这些要求之后,立刻明白他们要做什么了。 奉祀官是终身制,一旦选上,除非犯罪,否则不会被下掉。 一旦犯罪了,被抓到之后,由礼部直接安排官员代管,所以奉祀官注定得是一个道德完人,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风险。 这一代的孔衍植是因为年纪太大了,而且鬼知道他能活几年。 孔兴燮则是需要面对所有孔氏兴字辈的争夺,也不知道他能扛多久。 孔兴燮一没,往下就是其他孔氏毓字辈的人来担任。 所以,只要奉祀官死得快,二三十年内,肯定就会有人开始争夺。 但不管如何,王三没有彻底打死儒家,就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是有一些儒家不满意,因为王三废掉了衍圣公爵位之后,只给了一个奉祀官,这就意味着孔氏落马,其他以儒家为皮的人,一只脚被扫出了崇高位置。 然后所有人都要去遵守所谓的《大同论》,这个理论,根本不符合人性。 理想主义,就是理想主义,若是一直讲理想挂在身前,很容易走路飘忽,所以相关的文章一出来,王三也看了。 不置可否。 因为很快这些“高尚”的人,就要面对孔氏的背叛。 同年十二月,一篇名为《子行列国而传道,今我等亦可为之》的檄文出来了。 “中洲列土,除中国之外,民智未开,百姓刁蛮,人牲盛行,今我等圣人子弟,天子门生,当传道于四夷,教化而脱邪俗,令天下井然……” 孔衍植写了一篇雄文,并且在上边明确表示,他的几个儿子,包括孔兴燮,都自愿报名前往南洋、西洋、东洋各地,参与大顺在地方的教学建设,并教化当地百姓。 然后还延请天下人一起从之,所有费用,由孔庙所出。 有些人觉得品出味儿来了。认为现在或许是因为中国没有了儒家的秩序,但面对大顺的开国天团他们没办法对抗,那就往其他边地去延续他们道统。 总能找到机会反攻回来的。 所以,很快天下应从,不乏有德高望重的“乡民”,纷纷投书,然后在孔庙留下名字,誓师出海。 至于这些乡民的来历,其实就是当初打土豪,分田地种负隅顽抗的地主阶级们,所以他们都在集体农庄生产,或者接受劳动在教育,已经不如往昔那么大腹便便了。 哪怕经历五六年炮制,他们还是不愿意一辈子就这么过去,所以他们前往南洋等地,不仅是去教化当地百姓,更是去地方担任地主的。 所谓,出国之后,你才知道国家的好。 他们从登莱出发,要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蹉跎月余,吐得天昏地暗,然后到了地方,看着低矮的屋子、甚至树屋,还有大量野人随时可能跑来抢劫,他们就想哭。 但一下地,本地驻军就将他们看管下来,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驻军、流放犯子嗣未来的升迁根基。 为了降低戍边的抵触情绪,大顺对犯人、不是那么罪大恶极的杀人犯的处理办法也很简单,签下契约,戍边一代人,或者五六十年,活下来之后,你可以回乡看看。 从第四代开始,就能参与公考,并且边区考试会有优惠,大顺对于边区的建设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公考名额的供给。 南北榜单之外,大顺还会开设区域性质的巡回考场。 由朝廷直接从中央拨人,前往边区、藩镇、外藩主持,录用生员,考中之后直接带回京师,接受崇文阁再教育。 王三经常亲自下场考察,然后就把一些滥竽充数、花钱托关系买进来的人找出来,从上到下找一圈,接着一网打尽,全部夺爵流放。 可以说,巡回考场,是补齐考试公平的神器,也是地方驻军子弟摆脱驻军生活的希望。 所以这些“乡民”离开了集体农庄,去了地方驻军之后,日子更加清苦,生活更加艰难。 然后他们为了不让自己显得白痴,只能登报、写作,告诉“友人们”海外的诸侯、君主们如何礼贤下士,他们在地方担任的都是一国学政、宰制、大学士,让他们赶紧来。 然后就有越来越多人被忽悠下海。 然后出去之后,就痛骂“朋友”不当人子。 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的大顺,除了奉祀官重新被册封之外,又有新的事件发生。 那就是——王三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修葺寺庙、神宫。 当然这个也是配合文旅司一起做的,对外宣称是旅游景区,宣传弘扬传统文化,但实际上这是王三准备除了明星化读书人之外,塑造神明的一个环节。 大顺并没有摆脱迷信,至少民间是这样的,比如白莲教。 白莲教的主体虽然被收编了,王三推进了一些白莲教圣母的道教化,但民间还是有人在搞事,王三虽然敲定为邪教,但秘密宗教来钱实在太快了,随着大家日子红火也闲了下来,就有人开始搞出类似传销的东西,还有一些纠集了一批憨憨,开始搞农民起义。 毕竟王三就是靠农民起义起家,本着你行我也行的朴素心理,各地不时闹出一些憨憨搞事,但基本都是各地警察解决的,一时间都快成升迁方式了。 所以,王三看了一圈,实在头疼这些憨批搞事的毫无章法,就趁着这一次大规模修葺神庙的同时,向下边加冕了一批农民起义、宗教起义的“英雄”,然后细数他们的得失功过。 比如他给明初最大的唐赛儿起义的唐赛儿加封了神位,并且赞许她是反抗大明暴政的英雄儿女。 他这个操作,很多人反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070/328123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070/328123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