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韩国当财阀之独具慧眼 > 第95章 他们急于寻找新的生产工厂

第95章 他们急于寻找新的生产工厂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黄庭飞升传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四岁小太后:打小,就儿孙满堂! 修真小子闯足坛 神医出狱 侯府第一夫人 掌中长生 肥医神棍 七零军嫂种田忙 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

朴振赫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并不是表示认同。 他有一种预感,毛大庸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请您约一下诺氏制药,应该和对方谈一下。” “您要亲自谈吗?” 朴振赫说道: “是的,请您和史社长也参加。现在,只要是不赔钱的方案,我们都应该积极考虑,努力抓住每一个机会。” 听朴振赫说这可能是个机会,毛大庸顿时来了精神,因为他知道,在商业嗅觉方面,朴振赫比他更有经验。 “我这就去安排,听说一周后,诺氏亚洲区的负责人要来韩国,我争取约到对方。” “那太好了。” ********* 一周后。 诺氏制药亚洲区的负责人到达了仁川国际机场。 按照与朴振赫的约定,这个负责人一下飞机,就将访问dSbioLogics工厂。 这是诺氏制药方面主动提出的,希望马上考察生产工厂,并在工厂进行合作谈判。 与此同时,朴振赫也在赶往bioLogics的路上。 到了工厂以后,毛大庸、史正万等人已经在那里等他了。 “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如史正万社长所说,整个工厂看起来井井有条,在办公楼的入口处摆上了鲜花,一楼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打出了‘欢迎诺氏制药公司访问dSbioLogics"的内容。 大约1个小时以后,三辆黑色的轿车驶进了bioLogics的工厂。 诺氏制药亚太负责人凯文·索思,和韩国子公司的总经理斯文·彼得森等人下了车。 毛大庸上前与对方握手,表示欢迎。 对方直接提出: “先参观一下工厂吧。” 于是,毛大庸和史正万开始陪同对方参观工厂,朴振赫跟在了他们的后面。 他注意到了凯文·索思和斯文·彼得森,头顶上的数字都是100亿,这说明了他们都具备了相当的能力。 从他们一下飞机就来工厂参观来看,说明他们十分急于寻找新的生产工厂。 朴振赫心想: ‘看来机会比想象的还要大。" 参观工厂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然后诺氏制药的人提出给他们安排一间会议室,他们希望开一个自己的内部会议。 史正万悄悄地看了一眼朴振赫,朴振赫点了点头。 于是,史正万把他们带去了会议室。 趁着这个机会,毛大庸过来对朴振赫说道: “您感觉,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呢?” 朴振赫微笑着,没有回答。 这时,金俊宇走了进来,对朴振赫小声说道: “确认过了。” “是什么情况?” “诺氏制药已经决定,关闭负责亚太区生产的印度工厂。” “关闭工厂?” “是的,原因是印度工厂在明知原料不合格的情况下,为了完成订单,还是使用了那批原料,因此被取消了生产资格。” “怎么会这样?” 制药行业对于生产原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原料不合格,绝对不能使用。 “是被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现的,因为欧洲爆发了流感,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曾建议,各国储备相关药物,同时对各地区的生产工厂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了印度工厂的问题。” 毛大庸惊讶地大声说道: “不是自己检查出来的,而是被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现的?” 朴振赫赶忙说道: “嘘~小点儿声!” 毛大庸压低了声音。 “对不起,因为太令人意外了,这样干的话,他们有可能被取消专利权。” “取消专利?怎么会呢?” 按照朴振赫的理解,专利权一旦获得,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特别是在美国,保护个人权利的法规制度非常完善。 毛大庸解释道: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专利权是有可能被取消的。比如在遇到全球性的灾难时,就有可能终止药品的专利权,允许各国仿制相关的药品,这种时候,比起个人权利,需要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像毛社长说的,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正在商讨,是否应当允许各国生产仿制药。” “原来是这样!所以他们才会这么着急。” 朴振赫的脸上绽放出了微笑,他冲毛大庸问道: “这种事情常见吗?” 毛大庸摇了摇头。 “不太常见,明知原料有问题,还继续生产,这种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是,遭遇特殊情况时,终止专利权,允许生产仿制药的情况,我是遇到过的。” “比如说?” “几年前,因为病毒性感冒流行,咱们国家就曾经讨论过,允许仿制相关药品的事情,不过相关的药企最终保证了药品的供应。” “其他国家的情况呢?” “也是差不多的,一旦听说要允许仿制,药企就会想尽各种办法保证供应,因为一旦允许了仿制,就相当于丧失了专利权。” “所以诺氏制药也会想尽各种办法,确保生产,保护自己的专利权。” 朴振赫若有所思地说道: “事情有点儿意思了。” 虽然,双方的谈判还没有开始,但他们已经清楚了对方的底牌。 “金秘书,非常好!情报组刚成立,就获取了这么重要的消息。” “这都是您指挥有方。” “既然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底牌,现在就看咱们如何应对了,对吗?史社长。” 被朴振赫这么猛地一问,史正万下意识地答道: “是的。” “我之前说过的提高产能的事情,进展得如何?” 史正万回答道: “提升产能的计划书在两周以前就完成了,然后我们就与dS建设进行了商议,已经确定了产能提升的具体数量和工期。” “很好,产能能够提升多少?还有完工日期是什么时候?” “计划将年产能提升5万升,工期是3个月,如果降低产能提升的数量,工期还能提前,但如果低于5万升的话,提升产能的意义就不大了。” “最快就是3个月吗?” “是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3个月内可以完成。”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097/247104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097/247104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