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战争态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觉醒后,他成了宗门高攀不起的神 今夜去砍神 夺情 狱龙归来 让你去好声音,没让你出道当明星 惊鸿,剑影,往天涯 心梗选手[快穿] 狂哥 离婚后,冰山前妻找我重金求子 重生肥妻之娇娇女变女汉子

林丽珍和黎彩珠她们俩都不是一线作战人员,她们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战斗。 她们只知道这两天的打非常激烈,通讯处和战地救护所都被敌人攻占了。她们就是在被敌人追击的路上才凑到一起的。 南越的地形非常复杂,山高林密,低洼处的通信效果不好。为了和北方政府保持及时联系,林丽珍所在的通讯电台,设在一处相对较高的山顶高地上。 她们这个通讯小组一共三个人。为了保护电台,在掩护林丽珍撤退的过程中,她的两个战友不幸牺牲。 黎彩珠和林丽珍并不属于同一个作战单位。 黎彩珠所在的战地救护所是在半山腰。她也是队伍被敌人打垮之后,逃跑的过程中遇到了林丽珍,这才两个人结伴边打边跑。 直到她俩后来遇到了张东亮。 张东亮根据她俩的描述,自己慢慢梳理了一下所掌握的信息,逐渐对当前的状况有了个模糊的认识。 自己现在所处的这片高地,应该在北纬17度线以南,这是南方政府的统治区。 这片高地西面靠近老挝,直线向东就是岘港,向南不远就到了柬埔寨边境。 高地下面有一个三岔公路。 一个岔口向西,通往老挝境内。向东的岔口通往岘港。向南的岔口弯弯曲曲的能够通达西贡。 这里是个战略必争之地。 另外,那条着名的胡之明小道就在老挝境内,离这里很近。 这里是北方政府军通过胡之明小道,对南方游击队物资交接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加重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 历史上,以北纬17度线为界,在这个国家真正统一之前,南方地区就叫南越,北方地区才叫越南,目前的时间在国际上来说,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为了方便称呼,这里统一称他们为南越,以南方政府和北方政府来区分他们,你懂得。) 这和后世的高丽半岛,南北分别是两个国家的情况是一样的。 对南方政府来说,目前这片地区是抗击北方入侵的一个战略要地。在北方政府眼里,这是光复南方,实现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 双方势力在此犬牙交错,打的不亦乐乎。最倒霉的就是当地老百姓了,他们就是夹心面包中间夹的那块心。 不管哪一方过来,都会找理由把他们都毒打一顿。没办法,这是渗透和反渗透的斗争,谁也不会马虎。 林丽珍是北方人,她是北方军队派过来的,算是正规军序列。 黎彩珠则是地道的南方人,她是通过宣传加入的游击队,从事战地护士工作。 张东亮自称是华国来的志愿者。他表示,你们南北之间的斗争是兄弟间的斗争,我不参与。 我的目的很纯粹,我就是来打米国人的。 由于世界灾变对世界形势造成的影响,有些东西和后世相比已经面目全非。 在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不变的情况下,很多局部细节和时间顺序已经不具备参考性。 再者说,就是米国拍的越战电影,很多东西也不是根据真实历史来描述的,而是艺术加工创作的。 根据张东亮的了解,因为胡之明身体健康状况不理想,现在北方政府黎笋已经逐渐执掌大权。而在后世历史时空中,他还得等几年才会走向权力中枢。 后世69年米国实在支撑不住,已经有了撤退的心思。 69年我们和苏老大哥因路线反目成仇,苏老大哥加大了对南越的支持力度。 就是黎笋执掌大权之后,在后世的69年,对米战争还没结束,南越为了缴纳投名状,就开始对我国进行翻脸。 南越作为我国几千年的属国,本来就对我国抱有极大戒心。有了苏老大哥的支持,他们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60年代我们国内过的日子这么艰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南越的支持援助。 在米国拍的越战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南越人出来拿的武器,几乎都是五六式冲锋枪。还有高射机枪、大炮、甚至粮食等等,都是我们支援的。 根据当时的资料,对南越的支持援助力度,达到每年折合每个工人头上要支出100元钱。 60年代100元钱相当于一个青年工人3~4个月的工资,这是个相当大的负担了。可想而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付出了多大代价支持援助他们。 不付出不行啊。并不是我们愿意培养白眼狼,而是当时历史的现状,逼得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就像高丽半岛的情况一样,这是米国围堵我国的一个阳谋,我们不得不硬着头皮支援他们抗米。 如果让米国大兵堵在我们家门口,那更麻烦。 后世南高丽棒国有米国的驻军,就对我们形成压制。幸亏北面还有个硬骨头顶着,让我们没有和米帝直接脸对脸,这就是半岛战争的重大成果。 虽然我们日子过得苦一点,可仗是在别人家打的,总比战火发生在自己家要好得多。 米国这次战争失败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经过高丽半岛的战争之后,他对我国十分忌惮,一直没敢跨过北纬17度线。 具体到越战来说,战争一开始,米国是偷偷摸摸的。到后来想撤退了,可这个脸实在挂不住,对国内和一众小弟都没法交代。就这样硬着头皮耗下来,逐渐打成了添油战术。 战争没能一鼓作气,加上当时米国国内的情况不理想,反战浪潮涌起,最后灰头土脸地撤出南越,造成了巨大的失败。 但具体到每一场战斗来讲,米国人几乎都没吃亏,这也是真实的,因为他的武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大规模的直升机作战,放在后世的年代看都不落后。可见现在的米国有多么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 理顺了这些思路,张东亮决定最近抓紧了解一下战争的最新态势,好制定自己今后的行动计划。 “华国的同志,您现在需要休息吗?”黎彩珠的话打断了张东亮的沉思。 “黎彩珠同志,你叫我张同志就行。”停了一下,张东亮问到:“林丽珍同志的伤口怎么样了?” “还好,只是肌肉贯穿伤,没伤到骨头,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作为护士,这样的伤势在黎彩珠眼里只能算小伤,很好处理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104/247138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104/247138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