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京都寄过来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你找你的男闺蜜,真以为我非你不可么! 重生带引擎 含温 永恒大宇宙 她超爱!病娇财阀疯狂为我砸钱 不抢钱,我怎么修仙? 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 剑网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修仙:从就职德鲁伊开始 尊龙出狱

在四哥跟着李向南去卖蔬菜的时候。 李大伯带着村干部已经开始组织另一件事了。 现在村里已经有人家开始准备孵小鸡儿了。 第一批,一家五十个鸡蛋,六家就是三百个鸡蛋。 这鸡蛋也是各家交上来的换工分的。 现在一个鸡蛋公社收大概是4分钱。 这鸡蛋是公鸡踩过的母鸡下的,能孵小鸡的,就是受过精的鸡蛋。大概能值5分钱。 这是估算的,因为这种鸡蛋都是村里面相互换的。 谁家养公鸡了,没养公鸡的人家如果想孵小鸡,就要拿没有受精的鸡蛋到人家换。 公社收鸡蛋可不分能不能孵小鸡儿的。 村里这样一个能孵小鸡的蛋,可以换一个半工分。 大家觉得还是换工分合适。 就是压的时间长点,都要到年底才能分钱。 收鸡蛋,孵小鸡,可就麻烦一些了。 谁家交上来的鸡蛋,妇女主任都在鸡蛋上面写了名字。 然后再分发下去孵小鸡。要是谁家的寡蛋率高,那就是谁家为了换工分作弊了。 把不能孵小鸡的鸡蛋混了进去。 (寡蛋:就是没有受精的鸡蛋) 负责孵小鸡的妇女也是挣工分的,一天五个工分。 村里还说了孵出多少小鸡是有要求的。 谁家要是闪死的多了是要赔钱的。 所谓闪死的,就是温度过高或过低,孵化失败了。 孵出一只小鸡就另外给一个工分。 这可比下地划算。 寡蛋还能给自己家! 村里这么大张旗鼓的干,肯定外村人都是知道的。 百安村地里的菜苗早,那这么大批的孵小鸡又是干什么呢? 村干部们不说,村里的人不知道,外面的人自然也打听不到。 村民们自然懂得孵小鸡和种菜最后都能变成村里的钱,村里的钱挣的多了,他们村的工分就值钱。 村民们的想法不自觉的活跃起来。 卖了毛葱苗他们村的猪舍能不能多养几头猪? 毕竟交了任务组之后,剩下的都是他们村里的。 村里有猪,分猪肉的时候就能多分点。 那是肉啊,想想都流口水的。 养猪以前的时候村里也是想多养的。 但是养猪风险也是很大的。 中途要是死了几头,那可就亏大发了。 不过今年有周博辰邮来的技术书籍,又有钱买猪崽子。 今年猪舍就增加了四头。 李大伯还把养殖的书交给知青们去学习。 他们有文化,学习的快。 让他们养鸡,其实他们也是乐意的。 一样是挣工分,养鸡肯定比下地轻巧。 弊端就是有点味道。 李大伯决定的事情,李向南自然赞成。但是向南建议说,应该让知青们每个人都带一个村民。 万一知青们有走的时候呢? 那养殖技术不就断条了吗? 李大伯觉得不太可能。 这些知青都扎根农村了,还往哪里走啊? 能返城的知青是很少的。 这些年知青们陆陆续续的或嫁或娶,都是和村里的姑娘和小伙子。 不过李大伯还是听了李向南的意见。 李大伯觉得万一就知青们有技术,他们拿桥怎么办? 村里人跟着学会了只有好处没坏处。 养殖可比地里种的小菜麻烦。 但是这些都不用李向南管的。 她只管出主意,剩下的都交给大伯。 在村民全部的忙碌的时候,李向南收到了周博辰的回信。 本来周博辰还想买别的颜色的毛线。 李向南的一封信把他的热情浇灭了。 他也不禁反省。 自己做的不恰当了。 周博辰的姐姐或者是他邻居的女孩子,又或是父母同事家的孩子。 他们的女孩子都是被宠着的。 相比之下李向南过得这么苦。 小的时候丧父,在继父家生活无异于寄人篱下。 她才14岁的时候就开始自立门户。 那时候她还要帮衬着自己的娘亲,还有村后的那几位老人。 村后的那几位老人托了李向南的福,他们才能过得这么舒坦。 周博辰觉得有谈恋爱的遮掩,送她什么都行了。 所以给她邮东西的时候就少了顾忌。 可是没想到会给她带来麻烦。所以这封信的一开头就是道歉。 态度极好,极认真。而且周博辰说要自我反省,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下次要尽量克制着自己,不要给李向南带来麻烦。 周博辰还说李向南不是这样物质的人,也不是贪图物质享受的人。 这是表扬她呢? 人家的态度都好成这样了,李向南能说什么? 周博辰判断是有错误的。 自己怎么不贪图物质享受呢? 李向南是喜欢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去享受。 就在自己曾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时候,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 现在…… 她有别人没有的际遇,有超越常人的异能,当然会过得更好。 周博辰说不再寄那么多东西了,李向南也轻松了。 李向南看完了信就开始给他写回信。 人家的信里询问种植和养殖村里起步了没有? 李向南对于他为村里做的这些事情着想,那也是由衷的高兴。 在信里洋洋洒洒的,就写的多了一些…… 周博辰把信邮出来的时候,心里也是忐忑的。 自己把人家惹生气了,也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让人家消气。 周博辰希望李向南能过得好一点,却忘了不能这样做。 他忘了想和做肯定是两回事。 他还想把自己的存折上交呢! 可是李向南能要吗? 那到底能为她做什么事? 给他邮菜种子和邮书的时候,李向南可是没有生气。 还在信里十分感谢。 所以还要在这些方面入手…… 这害的也就能分清韭菜和麦苗的周博辰,要去了解北方能种植什么了。 目前村里的种菜和养殖,李向南都不用管。 家里不缺吃,也不缺穿的,她也不惦记挣钱了。 也就早晚去仓库,每天可以有大量的时间。 李向南在q市的废品收购站里曾经顺了一本英语词典。 魏姥姥给了她一个任务,每天背英语单词。 李向南去村后的时候,她老人家就教她发音和语法。 对于英语单词,李向南主要就是复习。 占用的时间并不多。 剩下的时间李向南准备写一点东西。 先是短篇和中长篇的小说。 等到80年代,一切事情都活跃起来的时候,这些文章就能变成钱了。 李向南的日子就这么安安稳稳的了。 她又收到里一个包裹。 不过这个包裹居然是从京都寄过来的。 寄件人叫邓宏宇。 李向南开一看,这回又是种子。 是西瓜种子。 包裹里有一封信一共也没有多少。 “你好!我是辰哥的弟弟。 种子邮到他那里再给你邮过去,就怕时间上不允许了。 所以冒昧的给你邮过去,请您见谅。 请查收。 并且仔细阅读种植指南。 祝你能够获得丰收。” 再加上个落款,邓宏宇。 周博辰可没有亲弟弟,这个弟弟也不知道是谁家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163/247414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163/247414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