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另辟蹊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梦回真新镇小智 我的生活能开挂 快穿万人迷:绿茶女配爽翻了! 红楼大霸王 苏小小梁建安 穿越凡人修仙传做宅男 海岛农场[种田基建] 假千金在无限流游戏是真大佬 我的九个师娘绝色倾城 暮年修仙的我长生不死

连老二心中不禁一动。 账房管事? 那可是离银子最近的地方,只要稍稍一伸手,就能摸到那些白花花的银子。 届时,他只需稍稍挪动一下,去赌坊下个重注。 待赢了钱,再将银子还回去。 简直是神不知鬼不觉,无本万利! 连老二的脸似乎也不痛了,他当即谄媚笑道, “多谢姑娘为小人安排,小人自然愿意去,必定忠心耿耿报答姑娘的信任。” 姜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宛如冰雪初融,却又透着丝丝寒意, “好,那你就收拾收拾,午后便到姜府报到吧。” “不过……” 她语气一转,接着说道, “既要进姜府做事,就得签下奴契。当然,你与邹夫人有亲,我们也只是做做样子。届时若你想要离开,我们自会放你身契。” 有了奴契,就如同戴上了枷锁,成为了奴才。 奴才犯了小错,主子可以惩罚。 奴才若犯了大错,主子甚至可以杖杀。 姜璃冷冷瞥了他一眼,她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吐出实情,留下证据。 至于他该不该死,该怎么死,并不该由她来决定。 离开花甲巷,姜璃登上马车。 车轮压在宽阔的石板路上,辘辘作响。 “姑娘,您为何不索性杀了他,反倒要让他去姜府做事?” 罗芷心性单纯,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要么死,要么活,要么半死不活! 将一个憎恶之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她着实难以理解。 姜璃嘴角轻扬,解释道, “这连老二是个奸诈之徒,绝不会轻易将他和邹氏的丑事吐出来。若想让他道出真相,只能另辟蹊径。” 为了让他心甘情愿吐出真相,她只有设局,将他拉入更深的泥潭中。 待他发觉,连邹氏也无法保他周全时。 他才会孤注一掷,将邹氏也一并拖入地狱。 “我明白了,姑娘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啊!”杏萍道。 罗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微风轻拂窗幔,姜璃神情淡漠,望向街边来往的人群。 “大鱼称不上,顶多算只癞蛤蟆!” 从花甲巷出来,姜璃还需去官学上课。 迄今为止,她已到官学上了四次课。 与教室内的学子们逐渐熟稔起来。 上次,还有一位名叫朱生的学子无比诚挚,夸赞她的课上得精妙。 声称唯有在她的课上,他方能睡得酣甜。 姜璃愕然片刻,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别出心裁的“最佳”。 能让人在听她奏曲时安然入眠,还能做个美梦。 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成就吧。 不过,她倒是意外发掘了一位弹琴的可造之材。 便是上次被罗芷撒了一头木屑的少年——荣飞翮。 他乃是大长公主萧柔的幼子。 大长公主是先帝的姐姐,也就是弘阳帝的嫡亲姑母。 同样是皇亲国戚,荣家在江都城的名声却不如睿王,甚至不如一般朝廷大员。 只因荣家在早些年站错了队,因此弘阳帝登基后便逐渐冷落收权。 荣飞翮的父亲早些年便已去世,只剩孤儿寡母,弘阳帝也就不再针对。 但到底心中还是有了隔阂。 每次上课,荣飞翮听得最认真,练得也最认真。 看的出来,他很喜欢琴。 弹琴这门技艺,既论天赋,又论兴趣。 只有两者皆有,再加之时间促就,定能成气候。 依姜璃看,这位荣小公子,就两者兼具。 他的性子看着绵软怕事,实则韧劲十足,只要他潜心去学,他日必成大器。 下课的铜铃声响起,学子们鱼跃而出。 姜璃收拾好桌案上的琴谱,自桌案前施然起身,却发现荣飞翮坐在座位上低着头,有些闷闷不乐。 她走近他身前,轻唤一声,“荣小公子?” 荣飞翮抬头,站起身来朝她鞠躬,“先生。” “怎么了,瞧着你有些不开心的样子。” 荣飞翮摇摇头,瞧着似乎不太想说。 姜璃也不勉强,抬脚准备出门时,他却又出声唤道。 “先生...” 姜璃回头看他。 荣飞翮捏着衣角,有些怯懦的问道,“先生认为,弹琴是玩物丧志吗?” 她定定看他片刻,微笑回答, “在一部分人眼中,的确是。但在另一部分人眼中,却又不是。” “学生不明白。” “那要看你,想做哪一部分?” 姜璃回身,缓慢踱至他身侧, “这世间道路有千万条,有人愿科举封荫,有人愿粗布白粥,有人愿墨香常伴,有人愿琴乐相携。” “其实,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道路,都会有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因为旁人只希望你走他们所选的路,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姜璃抬手,轻拍他肉乎乎的肩头。 官学中不缺功课好、容貌佳的风发少年。 荣飞翮两样都不占,好不容易寻到了自己的乐趣,却又袒露出这副犹疑不决的样子来。 “你不要被他人的目光所禁锢,不要将他人的想法强加给自己,变作你终身难以突破的桎梏。” “重要的是,你喜欢哪一条路,你想这一生是怎样的活法。” 其实,她不难猜测出,为何他会有这种烦恼。 这世间不止对女子有诸多要求。 即便是看似天地更广阔的男子,也会被一些看不见的条框所束缚。 比如在世人眼中,女子就该绣花弹琴,端庄文秀。 而男子就应考取功名,建功立业。 即便是文路走不通,也会选择从军,去尸山血海中,厮杀出一条路来。 总而言之,没有哪家主母,会愿意自家儿子成为琴师。 哪怕是天下第一,举世闻名的琴师。 姜闽之当年琴艺超绝,却也被母亲逼迫着搁下长琴,握起豪笔。 其实姜璃倒觉得,父亲并不适合朝堂。 他作诗好,琴更好,唯独做官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她认为父亲更适合在清风山涧,与琴相携。 会比现在活得更加自在,也能寻回被丢失的,真正的姜闽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231/25505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231/255059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