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国贼行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袭爵血路 风云湘鄂西 0白宣之恋0 邪魔竟是我自己? 美食掌厨人 仙驭 摄影师重生,寻找我的专属模特 日薪10万,我在万界打短工 出来!谁选他当救世主的? 以业之名,行大义之事

曹操摆出一副“我有话要说”的架势: “我本来不想留你们在这里,但是呢,有几个小问题得问问,你们跟董承那家伙到底商量了些啥?” 王子服赶紧摇头: “我们真的什么都没说。” 曹操不依不饶: “那么白绢里写的是啥玩意儿?” 王子服等人都避讳不说。 曹操教把庆童叫出来对证。 王子服愣住了: “你在哪里见到的?” 庆童得意忘形: “你回避了众人,只剩六人在一处画字,怎么赖得掉?你们偷偷摸摸的样子,谁看不出来啊?” 王子服不服气: “这家伙就是因为偷情被董承逮个正着,现在想拉我们一起下水!” 曹操一本正经: “那么吉平下毒的事儿,不是董承搞的鬼,那是谁干的?难不成是你啊?” 王子服等人异口同声: “不知道!” 曹操威胁道: “今晚你们招了,那就可以从轻发落,要是等事发了,哼,后果你们清楚!” 王子服等人还是一脸 “我不知道”。 曹操只好一挥手,让人把他们抓起来了关在牢房里。 第二天, 曹操带领众人直接到董承家探病, 董承只能出门迎接。 曹操说:“为什么昨晚不赴宴?” 董承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我身患风寒,不敢出门乱跑…” 曹操一脸玩味试探: “你这风寒…该不会是因为国家大事操劳出来的吧?” 董承差点没站稳。 曹操接着逼问: “吉平那档子事儿,你总知道吧?” 董承连忙摇头装傻。 曹操忍不住笑出声: “国舅你这演技也太烂了吧,怎会不知道。” 曹操一挥手: “来人!把吉平带过来,给国舅开开眼。” 董承惊慌失措,当场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一会儿, 吉平被一帮狱卒推到跟前, 他大喊:“曹操逆贼!你早晚会遭报应!天地不容!” 曹操指着董承说: “这个吉平,曾经攀咬揭发王子服等四人,我已经下令把他们拿下交给廷尉了,还有一个人,没有捉到。” 于是曹操问吉平: “是谁让你来毒杀我?赶快招供!” 吉平毫不畏惧: “是上天让我来杀掉你这个逆贼!” 曹操大怒,命令严刑拷打, 吉平身上到处都是伤,已经没有可以用刑的地方了。 董承全看在眼里,心如刀割。 曹操又问吉平:“你原来有十个手指,现在为什么只剩九个手指?” 吉平瞪着他:“我咬掉手指作为誓言,誓杀国贼!” 曹操教拿刀来,就在阶下截断了他的剩下九个手指,说: “索性干脆全部截断了,教你为誓!” 吉平毫不畏惧: “还有嘴可以吞贼,有舌头可以骂贼!” 吉平日,他说道:“暂且不要动武。我现在无法忍受酷刑,只能承认罪行。请为我松绑如何?” 曹操冷笑着: “解开又有何妨?” 于是下令松绑。 平日起身,面向皇宫拜道: “臣未能为国家铲除逆贼,看来…这是天命啊!” 拜完后,他头撞台阶自尽。 曹操命令将其尸体分割,悬挂示众。 这件事发生在建安五年的正月。 曹操看到吉平已死,让部下把庆童带到面前。 曹操还戏谑地问: “国舅啊,你瞅瞅,这不是你家那逃跑的家奴吗?” 董承一看,火气就上来了,嚷嚷着: “这家伙居然躲在这儿!立刻宰了他!” 曹操却一副玩味的样子,说: “哎哟~~别急嘛,他可是告发你们谋反的重要证人,谁敢随便动手。” 董承气呼呼地反驳: “曹丞相,您怎么能单听一个逃奴的话呢?” 曹操得意地回答: “呵…你以为就他一个人?王子服他们都已经被我抓起来,招供得清清楚楚,你还在这装傻!” 然后曹操一挥手,让手下冲进董承的卧室,翻箱倒柜,找出了那什么玉带衣带诏和义状。 曹操一看,乐了: “这帮鼠贼也敢搞这一出!” 他下令:“把董承一家子,不分贵贱,统统关起来,一个也别想逃!” 曹操带着那些罪证回到府中,他将诏状展示给众谋士看,他们围坐在一起, 如同一群阴谋家,商议着更大的计划。 曹操的目光中透露出野心的光芒,他要废黜献帝,更立新君。 话说曹操,在瞥见那道衣带诏后,便召集了一干智囊团,想要来个皇室换血, 找个有道德光环的大佬坐镇。 程昱一本正经地泼了盆冷水: “曹丞相啊,您能吓唬四方、让天下人听您的,还不都是因为您扛着汉朝这杆大旗嘛。现在各路诸侯还在那儿摩拳擦掌呢,您这就想搞废立大戏,不怕人家给您来个‘兵临城下"啊?” 曹操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歇了心思。 不过,他可没放过董承等五名主谋和他们的家人,统统拉到城门口,咔嚓咔嚓,一下子七百多颗人头落地。 城里的官员和老百姓见了,眼泪哗哗的,那个伤心啊。 后来有人写了首诗, 感慨董承的一生: 衣带里藏着密诏,天旨偷偷出宫门。 昔日救驾显忠心,今朝更受皇恩深。 忧国忧民愁白头,梦里除奸志气魂。 忠诚不渝传千古,胜败得失任人云。 又有叹王子服等四人诗曰: 书名尺素矢忠谋,慷慨思将君父酬。 赤胆可怜捐百口,丹心自是足千秋。 董承写信密谋铲除曹操, 慷慨激昂想要为君王和父亲报仇。他的赤胆忠心令人赞叹, 虽然全家被害,但他的丹心足以流传千古。 ……………………………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曹操这位权谋老手,刚刚斩了董承等一众不听话的脑袋, 心情还没来得及转晴,就带着把剑气冲冲地闯进了皇宫, 想给那位董贵妃也来个 “咔嚓”人头落地。 说起来,这董贵妃不简单,正是董承的亲妹妹,皇帝身边的红人,肚子里还揣着龙种,已经五个月大了。 就在那一天,皇帝正和伏皇后在后宫里,讨论着董承的事情,怎么就没个消停呢? 突然,曹操带着把剑,脸色比锅底还黑,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皇帝一看这架势,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 曹操开门见山: “董承那小子造反了,陛下您知道吗?” 皇帝一脸懵: “董卓不是早就被你们给收拾了吗?” 曹操嗓门一提: “我说的是董承,不是董卓!” 皇帝害怕抖得像筛糠: “这个...朕真的不知道啊。” 曹操一副“你逗我”的表情: “忘了那会儿破指写诏书的事了?” 皇帝哑口无言。 曹操一招手,武士们就把董贵妃给押了上来。 皇帝赶紧求情: “丞相,董妃她肚子里有龙种,您就饶了她吧!” 曹操一副“你当我傻啊”的样子: “要不是我命大,现在都变成鬼了,怎么能留个后患呢?” 伏皇后出主意:“不如先关冷宫,等她生了孩子再说。” 曹操白眼一翻: “你们留着这小逆种,将来给他娘报仇吗?” 董妃泪眼汪汪地哀求道: “我愿求一死以保全尸,别让这悲剧露了馅儿。” 曹操便命人拿过一匹白绫,递到她的跟前。 皇帝含泪对董妃说: “你在黄泉路上,不要怪我啊…” 话音刚落,泪水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哗哗直流, 皇后也跟着哭成了个泪人儿。 曹操一脸不悦地说: “你们还在那儿假惺惺作态呢!” 他喝令士兵将董妃拖出去,在宫门外给了她个痛快。 后来有人写了首诗, 感慨董妃的不幸: 春宫宠爱也白费, 可怜龙种一朝弃。 皇上有心救不得, 捂着脸儿泪喷泉。 曹操又吩咐宫中的太监们: “从今往后,凡是外戚亲戚,没我的旨意,谁敢擅自闯进宫门,直接砍了。要是守卫不严,一样罪责难逃!” 他又挑了三千亲信,组成皇家卫队,交给曹洪带领,专门负责宫中的安防监视。 曹操对程昱说: “虽然咱们已经把董承那帮人给收拾了,但别忘了,马腾和刘备这两个家伙也在黑名单上,得找个机会把他们也搞定。” 程昱回答说: “马腾那家伙在西凉带着一帮小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咱们得先写封信安抚他,别让他起疑心。 然后想办法把他骗到京城来,到时候再给他好看。至于刘备,那小子现在在徐州,摆了个犄角旮旯的阵势,也不是省油的灯。 再说了,袁绍那厮在官渡囤了一大堆兵,一直盯着许都流口水。 要是咱们现在去东边找刘备的麻烦,刘备肯定会向袁绍求救,袁绍趁机来个背后捅刀,咱们可就头疼了。” 曹操摇了摇头,笑着说: “你这就不懂了。刘备那小子是个人物,要是现在不动手,等他把翅膀长硬了,咱们想动他都难了。 至于袁绍,那家伙虽然看起来挺凶,但其实心里没底,犹豫不决,根本不用担心!” 在一番严肃的讨论中,郭嘉带着一股不羁的风尘仆仆地闯了进来。 曹操抬头问道: “我正打算挥师东征刘备,但袁绍那厮总让我心烦,你说咋办?” 郭嘉一脸轻松地回答: “哎呦,袁绍啊,他就是个慢性子加疑心病患者,手下的谋士们互相看不顺眼,斗得跟乌眼鸡似的,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刘备,他的军队刚刚整顿过,士兵们还没来得及跟他打成一片呢。丞相您大可以带着部队去东边溜达一圈,保证一仗就能让他们服服帖帖。” 曹操一听,乐得合不拢嘴: “这话儿听着就舒坦!” 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召集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分成五路浩浩荡荡地向徐州进发。 徐州那边的探子得了消息,连忙跑去报告。 孙乾像只急急忙忙的兔子一样,先跑到下邳去找关羽,然后又一溜烟地跑到小沛去找刘备。 刘备和孙乾坐下来一商量, 刘备说: “这事儿得找袁绍帮忙,咱们才能躲过这一劫。” 于是,刘备赶紧写了封信,让孙乾火速送到河北去。 孙乾到了河北,先找到了田丰,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还拜托他帮忙引见。 田丰二话没说,就带着孙乾去见袁绍,递上了刘备的信。 只见袁绍一副狼狈相,看起来憔悴不堪,衣服帽子都乱七八糟的。 田丰好奇地问: “主公今天这是怎么了?” 袁绍唉声叹气地说: “我觉得我快不行了!” 田丰一脸惊讶: “主公您这是哪儿的话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439/248635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439/2486358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