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70章 决战漳河 许攸献计

第70章 决战漳河 许攸献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买来状元要和离,做出将进酒你哭啥 恋综被黑?六个前男友为我杀疯了 60年代:我有一块地 我看到了你心里的小怪兽 被绿后,获得十倍返现系统 和离后,发现自己怀孕了 穿成龙傲天和凤傲天的恶毒干娘后 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 一年一度中暑事件 从一人之下开始外挂请神

两匹骏马在战场上的距离,就像是隔壁邻居的篱笆,近得不能再近。 张辽,那位射箭高手,急忙拿起弓,一箭射出,正中目标, 敌人如袋鼠般蹦跶着落马。 曹操,指挥着,带领着他的大军如同饿狼扑食,敌军四散奔逃,像是被吓坏的兔子。 于是,曹操带着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冀州城下。 曹洪已经在那里搭起了临时帐篷,准备安营扎寨。 曹操下令,让士兵们围着城墙,堆起了一座座土山,就像是小孩子玩沙堆一样,然后又偷偷地挖起了地道,准备给城里的敌人一个惊喜。 审配,那位坚守城池的将领,设计了一套严密的防守计划,规矩严格得像是学校里的纪律主任。 东门的守将冯礼,因为喝了几杯小酒,巡警时出了点小差错,被审配狠狠地训了一顿。 冯礼心里憋着一口气,决定叛变,悄悄地溜出城去投降了曹操。 曹操问他有什么破城的好办法,冯礼说: “城门内侧的土特别厚实,挖个地道进去应该不难。” 曹操一听,立刻让冯礼带上三百个壮汉,趁着夜色掩护,开始挖掘地道,悄悄地钻进了冀州城。 却说审配,自打冯礼投降之后,每晚都亲自爬上城墙,像个夜猫子一样数星星似的点验兵马。 某个漆黑得能吞掉一切的夜里,他站在城门楼子上,发现城外一片漆黑,连个鬼火都没一个。 审配一拍大腿: “冯礼这小子肯定正带着他的小分队,通过地道想要偷袭我们呢。” 于是他急吼吼地召集了一帮壮汉,搬起大石头就往地道入口砸,把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结果,冯礼和他那三百个壮士,全都成了土中之鱼,动弹不得。 曹操这边,本来还想着地道战能给他带来胜利的果实,谁知道审配这么一搞,他的地道计划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 于是,曹操只好灰溜溜地撤军,退到了洹水边,眼巴巴地等着袁尚回来,好给他一个惊喜。 袁尚那边,正在攻打平原,听说曹操已经打败了尹楷、沮鹄,大军正围着冀州转圈圈,吓得他赶紧收兵回援。他的部将马延建议说: “咱们别走大道,曹操肯定在那儿设了伏兵。咱们抄小路,从西山绕到滏水口,给他来个背后捅刀子,保证能解围。” 袁尚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带着大军先行一步,让马延和张在后面断后。 不过,曹操那边早有间谍报告了袁尚的动向。 曹操一边摸着下巴,一边得意地说: “要是他们敢从大路来,我就给他们让路;要是想从小路偷袭,那就让他们尝尝我的厉害。 我敢打赌,袁尚肯定会用火光作为信号,让城里的人配合他。那我就分兵出击,把他们一网打尽。” 于是,曹操就这样安排好了兵力。 却说袁尚,那位滏水界的出口大师,一路东行至阳平,将军队驻扎在阳平亭,距离冀州仅十七里之遥,一边还得依偎着滏水的温柔。 袁大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开始堆积柴火和干草,待到夜幕低垂,一把火将其化为灰烬。 袁尚又派出主簿李孚,这位化妆高手,扮作曹军都督,大摇大摆地走到城下,放声大喊:“开门哪!” 审配,一听便知是李孚,立刻放他进城,报告说: “袁尚已经在阳平亭布下兵马,随时准备接力;如果我们出动,也会点火为信号。” 审配便指示城里的人也堆起草来,点火通信。 李孚提议: “城里的粮食快没了,不如让那些老弱病残和妇女们出去投降,对方肯定放松警惕,我们趁机出兵。” 审配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采纳了。 第二天,城墙上高高挂起白旗,上面写着“冀州百姓投降”。 曹操一看,心想: “这是城里没粮了,想让老弱百姓出来投降,后面肯定有伏兵。” 于是,他让张辽、徐晃各带三千兵马,躲在两边。 曹操亲自骑马,挥舞着大旗,来到城下。 果然,城门一开,百姓们扶老携幼,手持白旗,一脸无辜地走了出来。 等百姓们都出来了,城中的伏兵果然冲了出来。 曹操一招红旗,张辽、徐晃两路人马立刻杀出,将城中的兵将杀了个措手不及,只得灰溜溜地逃回城里。 曹操骑着飞马疾驰而来,一路烟尘滚滚,直至吊桥边缘。 城中的弩箭如同怒雨般倾泻,一支箭矢不偏不倚地射中了曹操的头盔,差点让他头顶开了天窗。 将领们见状,急忙将他救回本阵。曹操换了身衣服,换了匹坐骑,带领着他的将领们反攻袁尚的大寨。 袁尚亲自出马迎战。 就在此时,各路兵马纷纷杀到,两军在战场上搅成一团,袁尚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亏输。 袁尚带着残兵败将退守西山,派人急匆匆地去催促马延、张合的援军。 却不知曹操已经派出吕旷、吕翔两位谋士,巧妙地说服了这两员大将投降,曹操也慷慨地封他们为列侯。 曹操不失时机地挥军攻打西山,先派吕旷、吕翔和刚刚归降的马延、张合切断了袁尚的粮草供应线。 袁尚心知西山防线岌岌可危,于是趁夜逃往滥口。 他们刚安营扎寨,还没来得及喘息,四周突然火光冲天,伏兵如猛虎下山般杀出,袁尚的士兵们连铠甲都来不及穿, 马匹鞍具都来不及备好,一时间大乱,溃不成军,败退五十里。 袁尚势穷力竭,无奈之下,只得派豫州刺史阴夔前往曹操营中请降。 曹操表面上答应了,却在当夜密令张辽、徐晃两位猛将去劫寨。 袁尚只得丢下官印、符节、衣甲和所有辎重,狼狈逃往中山。 在曹操的机智指挥下,大军回师突袭冀州。 许攸轻抚胡须,笑眯眯地提议: “咱们何不引漳河之水来个‘水漫金山"?” 曹操一听,乐得拍案而起, “就这么办!” 于是,曹军先在城外挖起了一道壕沟,周长足足四十里,宛如迷你长城。 审配站在城楼之上,瞧着曹军在外头忙得不亦乐乎,却只是浅浅一挖,心里暗笑: “这是要引漳河水灌城?这壕沟浅得连个猫都淹不死,能有什么用啊?” 他摇摇头,心想无需担心,转身继续品茗去了。 然而,夜幕降临,曹操不动声色地增派了十倍人手,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挥锹如飞。 待到太阳升起,壕沟已经深达二丈,漳河水顺势引入,城中水位骤升数尺。 城中守军饿得头晕眼花,粮草断绝,只能望水兴叹。 辛毗在城外,像个顽皮的孩子般用枪尖挑着袁尚的印绶和衣物,对城内的人做着鬼脸,招摇过市。 审配见状,气得七窍生烟,将辛毗的家人老小八十多口,统统赶上城楼,一刀两断,随即头颅落地, 辛毗见状,悲痛欲绝,泪如泉涌。 审配的侄子审荣,与辛毗交情颇深,见此惨状,怒火中烧,决定反戈一击。 他秘密写了一封投降信,巧妙地绑在箭上,射向城外。 士兵捡起箭矢,递给辛毗,辛毗又转呈给曹操。 曹操立即宣布: “勇士们,只要攻入冀州,保证不伤袁家一根毫毛,投降的士兵都能活命!” 第二天,天刚破晓,审荣大开城门,仿佛在说“欢迎光临”。 辛毗一马当先,士兵们紧随其后,如同饿狼扑食,冲入冀州。 审配在东南城楼上,瞧见曹操的军队已经闯进城里,便领着几个骑兵冲下城楼,准备奋力一搏。 他正好遇上徐晃,两人交锋,结果徐晃一把将审配捉拿,五花大绑地带出城去。 途中,他们遇到了辛毗,辛毗怒火中烧,咬牙切齿地用鞭子猛抽审配的脑袋,怒骂道: “你这个该死的家伙!今天你的末日到了!” 审配也不甘示弱,破口大骂辛毗: “你这个叛徒!是你引狼入室,害我冀州沦陷,我真恨不得亲手宰了你!” 徐晃押着审配去见曹操。 曹操问道: “你知道是谁开城门迎接我的吗?” 审配回答:“不知道。” 曹操得意的笑着: “是你的侄子审荣干的好事,哈哈哈!。” 审配气急败坏地说: “这个不肖子孙,真是丢尽了我审家的脸!” 曹操又问: “昨天我兵临城下,城里的箭怎么那么多?” 审配愤愤地回答: “还嫌少呢!真希望更多!” 曹操说: “你对袁家如此忠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你愿意投降我吗?” 审配坚定地回答: “绝不投降!绝不投降!” 辛毗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哭诉: “我家八十余口人,都被这个恶贼害死了,求曹丞相杀了他,为我家人报仇雪恨!” 审配豪气地说: “我生前是袁家的臣子,死后也要做袁家的鬼,不像你们这些阿谀奉承、奸诈狡猾的小人,赶紧把我斩了吧!” 曹操下令将他带出去。 临刑前,审配对行刑者喝道: “我的主公在北方,不可让我面朝南方而死!” 于是他面向北方跪下,伸长脖子,从容就义。 后来有人写诗赞叹他: 河北英杰多如云, 谁能比得上审正南? 命运因昏君而断送, 气节却与古人相媲美。 忠诚直言无所畏, 廉洁能力不贪欢。 临终仍向北叩首, 降者皆应愧于颜。 ……………………………… 审配英勇就义后,曹操对他的忠贞不渝心生敬意,便吩咐将其风光大葬于城北。 随后,一干将领纷纷邀请曹操进城庆祝。 曹操正准备骑马启程,突然,一群手执刀斧的壮汉簇拥着一位文士走了过来。 曹操定睛一看,原来是陈琳。 曹操戏谑地对他说: “你当初为袁绍起草檄文,控诉我也就罢了,怎么连我祖宗十八代都给捎带上了?” 陈琳机智回应: “唉,那时候我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周围的人开始怂恿曹操,说这人留不得。 但曹操惜才如金,对陈琳的才华赞赏有加,于是宽宏大量地赦免了他,并任命他为从事, 从此陈琳就在曹操麾下效力。 却说那曹操的长子,名唤曹丕,字子桓,年方十八。 曹丕呱呱坠地时,便有异象显灵,只见一片云气,青紫斑斓,宛如巨型车盖,缓缓笼罩其室,久久不散。 有位望气的老道偷偷对曹操说: “这是天子之气啊,您家这后生可贵得没法说了。” 曹丕八岁便能舞文弄墨,才华横溢,博闻强识,骑马射箭不在话下,更是剑术高手。 某日,曹操大军攻破冀州,曹丕随父征战,率先率领亲兵,直奔袁绍府邸,翻身下马,拔剑就闯。 一名将领上前阻拦,喝道: “丞相有令,任何人等不得擅入绍府。” 曹丕一瞪眼,把那将领唬得退了几步,他便挥剑直入后堂。 只见两个妇人正相拥而泣,曹丕举剑欲斩, 却见: 昔日荣华富贵,今朝梦断魂劳; 亲人相逢泪雨,又是何苦来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439/248636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439/248636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