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幽默化三国演义 > 第93章 诸葛亮智激周瑜

第93章 诸葛亮智激周瑜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悟性逆天:我在海贼建立永恒王朝 异界衰神 我就平平无奇一剑尊罢了 千禧年小富婆日常 寻宝猎人,碧海扬帆 人在特摄:我,宇宙街溜子 重回1978:致富从挖宝开始 从绝世唐门开始的不灭狂雷 万古人皇 倒追冷漠校草四年,分手后他哭了

孔明轻描淡写地笑道: “我从不取笑他人,只是觉得子敬你有点儿跟时代脱节了。” 鲁肃疑惑地问: “先生怎的反过来笑话我不识时务?” 孔明摇头晃脑地说: “公瑾大人想要投降曹操,这招实在是高明。” 周瑜得意地回答: “孔明可是个懂得看风使舵的人,肯定和我有一样的心声。” 鲁肃不解地追问: “孔明,你怎么会这么说呢?” 孔明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 “曹操用兵如神,天下英雄谁不退避三舍。过去还能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这些硬骨头跟他叫板; 可现在他们一个个都被曹操收拾得干干净净,天下英雄就剩他一个了。 只有那刘豫州,还在那儿死撑,非要跟曹操斗到底; 结果呢,现在孤零零地躲在江夏,连自己的死活都保不准。将军你要是决定投降曹操,不仅能保全家人,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国家兴亡,听天由命,有什么可惜的呢!” 鲁肃听后气得脸色铁青,怒斥道: “你这是让我劝主公向那个国贼低头,受尽屈辱吗?” 孔明带着戏谑的口吻说: “我这有个主意,既不用你费力牵羊搬酒,也无需献土纳印,更不必亲征涉水,只需派个跑腿的,驾着一叶扁舟送俩货到江上。 曹操只要得了这两个宝贝,他手下的千军万马,肯定乐呵呵地卸下盔甲,卷起旗帜溜之大吉。” 周瑜好奇地问: “究竟是哪两位大人物,能叫曹贼收兵?” 孔明轻描淡写地说: “江东少了这俩人,就像大树飘落一片叶子,粮仓少一粒米而已。但曹操要是得到他们,那可就乐得合不拢嘴了。” 周瑜迫不及待追问: “到底是何方神圣?” 孔明接着说: “我住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边盖了座豪华的‘铜雀台",美轮美奂。 他四处搜罗美女填充其中。曹操这家伙好色得很,早就对江东乔家两位绝世佳人垂涎三尺,一位是大乔,一位是小乔,美丽得能让鱼儿沉底、飞鸟坠地,闭月羞花。 曹操曾豪言:‘我要是能一统天下,成就帝王霸业,再添上抱得江东二乔归,放在铜雀台里享受晚年,那就死而无憾了。" 现在他虽然带着百万雄师,虎视眈眈盯着江南,其实心里想的还是那两位佳丽。 将军何不去找乔家老头商量商量,花重金买下这两位美人儿,派人送到曹操那儿。 曹操一旦抱得美人归,心满意足,肯定会撤军回家。这就是范蠡献西施的计谋呀,何不赶紧行动?” 周瑜调侃道: “曹操想要二乔,有证据吗?” 诸葛亮一脸严肃地回答: “曹操的小儿子曹植,字子建,文才横溢。曹操曾经让他写一篇赋,名为《铜雀台赋》。 这篇赋的主题,就是他们家注定要成为皇室,誓要得到二乔。” 周瑜好奇地问: “这篇赋你还记得吗?” 诸葛亮得意地说: “我太喜欢这篇赋的华丽辞藻了,偷偷记了下来。” 周瑜挑衅地说: “那就念出来听听。” 诸葛亮立刻开始背诵 《铜雀台赋》: “从明天开始游玩啊,登上高台寻找乐趣。看到大府门大开啊,观察圣人的道德所营。 建立高大的门楼啊,双阙浮现在太清。在天空中建立华丽的观景台啊,连接飞阁到西城。 面对漳水的长流啊,看着园中的果实繁盛。在左右两边建立双台啊,有玉龙和金凤。 在东南方向拥抱‘二乔"啊,享受朝夕相处的乐趣。 俯视皇都的壮丽啊,看云霞飘动。欣喜于群才的聚集啊,协调飞熊的吉梦。 仰望春风的和谐啊,听百鸟的悲鸣。天上的云彩已经形成啊,家愿得以实现。 在宇宙中宣扬仁爱啊,对上京保持敬畏。只有桓文之盛啊,怎么比得上圣明? 停止吧!美好吧!恩泽远扬。 辅助我皇家啊,安定四方。与天地同规模啊,与日月共辉光。永远尊贵无极啊,与东皇同寿。 乘坐龙旗游览啊,驾驶鸾车周游。恩化遍及四海啊,物阜民康。 愿期台永固啊,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罢,气得七窍生烟,一跃而起,挥臂向北怒吼: “那老狐狸真当我是软柿子好捏!” 孔明连忙起身,劝架道: “想当年匈奴单于屡次骚扰边疆,汉皇帝不也豁出去,把公主都嫁了?如今两位村姑算得了什么?” 周瑜火冒三丈: “周郎我岂是不知轻重之人?大乔可是孙伯符将军的掌上明珠,小乔更是我的床头金!你这是唱的哪出戏?” 孔明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哎呦喂,我这嘴巴真是没遮没拦,罪过罪过,给您赔不是了!” 周瑜咬牙切齿: “我和那曹操老滑头势不两立!” 孔明摇头晃脑: “冷静冷静,别冲动是魔鬼,免得回头拍大腿。” 周瑜义正词严: “我身负孙伯符的重托,怎么可能卑躬屈膝去投降曹操?我刚才的话,不过是为了试探你。 自从离开鄱阳湖,我就立志要北伐,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坚定不移。孔明,你得帮我一把,咱们一块儿把那曹贼揍得找不着北!” 孔明一拍胸脯: “只要你不嫌我碍手碍脚,我定当效犬马之劳,随时待命。” 周瑜点头如捣蒜: “明天我就去见主公,咱们好好筹划一番。” 于是,孔明和鲁肃告辞而出,各自扬长而去。 次日一早,孙权在朝堂上摆起了气场。 左手边是一群文官,头牌就是张昭和顾雍等三十多个笔杆子, 右手边则是程普、黄盖等三十多个武夫,一个个衣冠楚楚,剑鞘铿锵,整齐划一地站着。 过了一会儿,周瑜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行过礼后,孙权关切地问候了一番。 周瑜开门见山: “听说曹操那厮带兵驻扎在汉水边上,还派了飞毛腿送信过来,主公您怎么看?” 孙权二话不说,递过那份檄文给周瑜。 周瑜扫了一眼,忍不住笑出声: “这老狐狸真以为我们江东没人啊,居然敢这么挑衅!” 孙权问:“那你怎么看?” 周瑜反问: “主公,这事儿您跟其他人商量过了没?” 孙权说: “这几天就没停过讨论,有的建议我投降,有的让我跟他拼了。我还没拿定主意,所以才找你来定夺。” 周瑜好奇: “谁提议投降的?” 孙权说: “张子布他们都倾向于这个意见。” 周瑜转头就问张昭: “我想听听先生您为啥主张投降?” 张昭一本正经地回答: “曹操那家伙挟持了皇帝,四处征讨,动不动还打着朝廷的旗号,最近又拿下了荆州,势力更是如日中天。 咱们江东能靠的,也就长江这条防线了。现在曹操的舰队多得数不过来,水陆并进,我们怎么挡?不如先投降,以后再找机会。” 周瑜听了,摇头晃脑: “这就是书呆子的浅见了。我们江东从建国到现在,都三世了,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孙权说:“如此说来,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周瑜说道: “曹操虽自称汉朝的丞相,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汉贼。 将军您英明神武,继承父兄的基业,手握江东肥沃之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本应横扫八方,为国家除暴安良,怎能向那贼子投降呢? 况且,曹操纵有千军万马,却犯了兵家的大忌:北方尚未平定,马腾、韩遂虎视眈眈,他却贸然南下,这是他的第一个失误; 他的北方士兵不谙水战,弃马登船,与江东水师一决雌雄,这是第二个失误; 现正值严冬腊月,寒风凛冽,马匹连草料都找不到,这是第三个失误;他驱使中原士卒跋涉千里,来到江边湖岸,水土不服,疾病缠身,这是第四个失误。 曹操的军队犯了这些忌讳,纵有千军万马也必败无疑。如今正是将军擒获曹操的大好时机。 我请求率领数万精兵,进驻夏口,为将军击溃敌军!” 孙权激动地跳了起来,笑道: “那老贼早就想篡汉自立了,只是一直忌惮二袁、吕布、刘表和我。现在那些英雄都已归西,只剩我孤家寡人。 我和那老贼,势不两立。你说的对,咱们应该出兵讨伐,正合我意,这真是天赐良缘啊!” 周瑜说道: “我可是拼了老命,准备跟曹操那家伙来个你死我活的对决。只是担心啊,咱们的将军大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孙权,霸气一把拔出佩剑,对着面前的奏案就是一剑下去,削掉了一个角,豪气干云地说: “哪个官员将领敢再说投降曹操的话,他的下场就跟这奏案一样!” 说罢,他就把剑赐给了周瑜,当场封他为大都督,程普为副手,鲁肃则是赞军校尉。 他还补充道,谁要是胆敢不听号令,这把剑就让他脑袋搬家。 周瑜接过剑,信心满满地向在场的人宣布: “各位,老板的命令我已经接下了,带领大家去打曹操那小子。明天一大早,所有的将领和官员都得给我在江边集合, 听好了,迟到的,或者搞小动作的,等着挨刀吧,别怪我不讲情面,七禁令、五十四斩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完,他向孙权行了个礼,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其他文武百官,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默默地散了。 周瑜踱步回到自己的小窝,立马派人去请孔明来开个紧急会议。 孔明风风火火赶来, 周瑜迫不及待地开口: “今儿个大家头脑风暴了一番,咱们得想个妙招对付曹操。” 孔明摸了摸下巴,说: “孙将军心里还跟打鼓似的,七上八下的,现在谈决策还早。” 周瑜一脸疑惑: “这是啥意思,心怎么就不稳了?” 孔明解释道: “就是说他心里对曹操的大军还是怕怕的,担心我们这点人不够看。要是将军能用点智慧,给他解释清楚,让他心里有底,那咱们的大计就能水到渠成了。” 周瑜一拍大腿: “先生这主意真不赖!” 于是又蹭蹭蹭跑去见孙权。 孙权一看周瑜三更半夜的,就知道有事: “公瑾啊,你这大半夜的,肯定不是来找我喝酒的。” 周瑜直截了当: “明天就要调兵遣将了,您心里有没有啥顾虑?” 孙权叹了口气: “就怕曹操那帮人多势众,咱们这点人马不够塞牙缝的。别的倒没啥。” 周瑜哈哈大笑道: “我特地来给主公解闷呢。主公你看曹操那檄文,吹嘘他的水陆大军有百万之众,其实你心里慌得一批,都没来得及分辨是真是假。 我来给你分析一下:他那中原的兵马,撑死了也就十五六万,而且早就打得筋疲力尽; 至于他收编的袁绍旧部,也就七八万的样子,心里还七上八下的。 这样的队伍,人数虽然看着吓人,实际上一点都不用怕。给我五万精兵,我就能把他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啊,主公你就放宽心吧。” 孙权拍了拍周瑜的背,笑道: “公瑾你这一番话,真是让我豁然开朗。张昭那家伙一点计谋都没有,真是让我失望透顶。 还是你和子敬、程普这几个和我一条心。你们赶紧去挑兵选将,准备出发,我会陆续派援军,带上足够的粮草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前线遇到什么麻烦,就回来找我。我亲自出马跟曹操那厮决一死战,绝不含糊!” 周瑜谢过孙权,退下后心里暗想: “孔明那小子早就看穿了吴侯的心思,他的智谋还比我高一筹,时间长了肯定是江东的大麻烦,不如早点解决他。” 于是连夜召见鲁肃,商量要干掉孔明的事。 鲁肃连忙摇头: “使不得,使不得。现在曹操还没搞定,先杀贤能之士,这不等于是自己断自己后路嘛。”n 周瑜说:“这家伙要是帮刘备,将来肯定是我们的祸害。” 鲁肃眼珠一转,提议道: “诸葛瑾不是他亲哥哥吗?我们让诸葛瑾去拉拢他一起为东吴效力,岂不是美滋滋?” 周瑜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便欣然接受了鲁肃的建议。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439/248636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439/248636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