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参谋长到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人生模拟:从养生功开始加词条 我只想好好当个反派 无上狂才 遇水 斗罗:我,伊莱克斯夺舍霍雨浩! 开局仙王修为,回家继承族长之位 我在恐怖片捡到假面骑士道具 我的歌声能治病 洪荒:我,孔宣,刷爆一切! 女子修仙界纵横录

红星集团的兵工厂,在战争开始前,其实就已经就绪,当初陆昊成还来找自己要武器图纸! 只是当时自己急着上前线,加上积分不多,也就没给,回来后才给的! 给了后,整个红星兵工厂就进入到了正式生产的地步! “这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啊!” 韩斌说着身后点一点面前的文件! 现在韩斌也摸到了系统给的补给箱内一般会有什么东西了! 一般来说,补给箱会给一些需要的东西! 但这种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不能生产的东西! 比如说轻武器,像步枪啥的这些东西,先前自己不能生产,补给箱两次就给了七万支! 但自从自己能生产,但没技术图纸后,系统就不再给了! 如果要说唯一意外的,恐怕就是弹药和粮食了! 从第一次给补给箱到后面,每一次给补给箱都有粮食和弹药,基本上算是标配! 但其他东西,比如说武器装备,这就不给了! 也就代表着,后面韩斌扩军需要的武器装备,需要自己生产! 但韩斌不知道补给箱会不会继续给弹药,如果有一天弹药也不给了,也需要自己生产,那弹药压力就来到自己这边了! 现在龙卫军的火力很强,弹药的消耗量很大。 如果要自给自足,目前的产量显然是不足的! .......... 陆昊成闻言轻声道:“大帅,我们这毕竟才开工一个多星期!这一个多星期主要是工人在适应生产工序还有调试机器设备。 等工人们都熟练后,机器设备调试好后,产能会增加的! 此外,红星集团还在筹建新的兵工厂。” 韩斌点点头,筹建新的兵工厂是肯定。不然这点产量不够! 将文件放在一旁,看着陆昊成道:“我看了你给的文件,根据你的估算,按照目前的速度来说,月产步枪大约是一千五百支左右! 各类子弹的月产量只有三百万发左右,这个数据可不行! 我给你定一个目标,月产步枪不能少于五万支,月产子弹不能少于一亿发!” “五万支?一亿发?月产?” 陆昊成听到这个话,顿时震惊的张大嘴。 月产步枪五万支是什么概念?月产子弹一亿发又是什么概念? 就说步枪产量,国内兵工厂规模最大,产能最大的兵工厂,是谁? 那自然是奉天兵工厂了,号称亚洲四大兵工厂之一! 奉天兵工厂的月产量,数据上显示是四千支。 但这个说法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有人说奉天兵工厂最大只能月产步枪四千支。 有人说奉天兵工厂月产四千是因为只需要四千,最大能达到月产八千的地步! 对于这一说法,也没个定论,但可以确定的点就是,作为亚洲四大兵工厂之一的奉天兵工厂,步枪月产最大也没超过一万! 再说子弹产能,奉天兵工厂的子弹最大月产是一千五百万发! 但现在陆昊成听到了什么? 月产步枪五万支,各类弹药总和要达到一亿发的地步! 这产能,奉天兵工厂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韩斌看着陆昊成的表情淡淡说道:“怎么?你觉得这个目标无法实现?” 陆昊成嘴里满是苦涩,半响后才说道:“这需要建立更多的兵工厂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所以这是我对你提出的目标期望!” 韩斌的心中很清楚,这点产能在亚洲方面还看得过去,但放到西方国家当中,却是完全不够看! 他可是记得,二战时期,米国军工火力全开,月产各类子弹八亿到十亿发,堪称恐怖! 参加战争短短四年不到的时间,前后生产了四百多亿发子弹! 陆昊成深吸口气,看着韩斌道:“大帅,请您放心,我一定向这个目标努力!” 陆昊成的确是要向这个目标努力。 虽然他不知道韩斌为什么会要求他做到这么大的产能,但他知道,在这些事上要听命令! 陆昊成走了,韩斌却是坐在那里沉思起来! 系统补给箱不给武器装备,这一切就需要自己生产了! 只是想到这些,韩斌的思绪又飘到了民政上! 察哈尔地处塞外,想要把经济搞上来,这一点有些困难。 如果说让老百姓吃饱饭,不饿肚子这些,其实问题倒是不大! 但想要把经济搞上去,可就没这么容易的事了! 而且说到发展上,两千万人口,还是少了点。 从最近的情况来看,韩斌就知道,不论是蒋委员长还是说二十九军,在这些事情上都不可能帮他! 刘湘他们说是要帮自己,但其实有限,也就是给一些军官啥的! 但真正需要做的,还是得靠自己! 韩斌晃晃脑袋暂时不去想这些! ........... 接下来的时间,韩斌每天都会去新兵训练营还有军官培训团去看看! 韩斌的心中很清楚,现在小鬼子没有急着西进,这是因为他们还没准备妥当! 独立第一重炮旅团,还在前往承德的路上。 从奉天到承德,可没铁路,而且进入热河境内后,可就不是那样的平原地区了,而是进入了山脉纵横的地区! 重炮旅团在这些地区的速度显然要慢一些。 不过韩斌在忙碌之余也听说了,小鬼子的承德机场已经扩建完成,正源源不断的有第二以及第三飞行师团的战斗机抵达承德! 在这样的等待当中,七月十四日,韩斌的省政府会客厅内,却是来了两位不一样的客人! 蒋方震和杨杰两人坐在会客厅内喝着茶水,两人都穿的很简单,没有什么军装,就是简单的长衫。 也是,这个时候可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哪怕这是民国,也是一样! “方震兄,这一路上,你的感觉如何?” 杨杰看着坐在旁边的蒋方震笑问道。 他们一路上,自从进入察哈尔后就发现了许多不一样! 蒋方震闻言轻轻点头道:“这一点我知道,我们路上看到了,也听说了! 韩斌在察哈尔境内搞义务教育这一套,目前据我所知,世界各国当中,似乎也就日耳曼才在搞免费教育!” “是啊!义务教育,从这一点就能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可才二十一岁啊!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就能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不简单!” 杨杰说着心中都有些感叹,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教育重要,但知道是一回事,愿意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像是蒋委员长,从30年开始到现在,委员长喊着要重视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五年了。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每次委员长去一个地方就要喊,要重视教育,教育才是国家的根本! 回到金陵之后,仿佛就把自己说的话给忘记了一样,没有向教育部增加教育经费,也没说什么教育扶持! 30年的时候,教育部一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大约一百二十万大洋左右。 现在三五年了,一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 两百二十万大洋左右! 两百二十万大洋,多不多?对普通人来说很多,但在教育领域却是辣眼的存在! 每一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都只有五千人左右。 再说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 1934年的中枢财政收入,也可以说是委员长的财政收入大约是十亿元左右。 1935年的中枢财政收入大约是十二亿元左右。 从30年的中枢财政收入七亿多到现在的十二亿。 税收增加了很多,但教育经费增加的,少的可怜!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490/248850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490/248850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