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唐末狂人录 > 第四十三章 商议

第四十三章 商议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上古圣墓 重生影后:夫人又美又飒顾柒梵爵 从魔兽世界开启元宇宙 信息全知的我太喜欢下副本了! 上帝时刻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陈言王红鸾 锦衣武帝秦战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我在港岛当神棍

“朝廷这是给脸不要脸!”田克荣一巴掌拍在木案上,须发倒竖,木案“吱呀”作响,但拍完之后,又剧烈咳嗽起来。 陈玄烈真担心他旧伤复发。 “我等为朝廷出生入死二十载,为何将人往死路上逼?”陈奉先也是一脸的怒气,眼神无比失望。 “被逼上绝路的不止我等。”陈玄烈知道他一向想当大唐的忠臣良将,但大唐又岂会在意一个武夫? 折腾了这么大一圈,没想到还是走上了李可封的老路。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错,只是手段有些粗糙了。 陈奉先冷哼一声:“凤翔节度使令狐绹庸人也,庞勋之乱初起,若非此人屡战屡败,庞勋焉能纵横江淮?依我之见,这三路人马皆不堪一击!” 最初庞勋杀回江淮时,实力并不强,令狐绹恰好是淮南节度使,都押牙李湘建议以奇兵果断出击,但令狐绹生性怯懦,非但不敢出击,反而送上遣使慰劳,还献上粮草。 庞勋因此得到休整,并招募到银刀军旧部,成了气候,一鼓作气杀回徐州,方才有了后来震动天下的“庞勋之乱”。 即便犯了这么大的过错,令狐绹只是换了个地方,依旧当节度使,还进封赵国公…… 陈玄烈不禁感慨,牙兵的儿子还是牙兵,宰相的儿子还是宰相。 令狐绹做过宰相,其父令狐楚在宪宗朝元和年间也是宰相,其子令狐滈拜左护卫将军,任詹事府司直,骄纵不法,卖官鬻爵,人称“白衣宰相”,其他几个儿子也是身居高位。 田克荣道:“朝廷既然赶尽杀绝,我等就不必再客气了。” 陈玄烈与他们一起商议,为的就是得到他们的支持。 不过怎么打,打到什么地步,还是要细细思量一番。 陈玄烈摊开地图,如果不能返回许州,就要寻一個落脚之地,邠宁离长安太近了,朝廷绝不会允许有这么一个威胁在。 虽然总在叫嚣攻打长安,但手头这点实力实在不够看。 即便成功了,也是死路一条。 “邠宁四战之地,不如趁势杀奔凤翔如何?”陈玄烈指着邠州之南道。 凤翔南望汉中、东西川,西依陇右,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窜入陇右当野人。 凭着这帮忠武悍卒,在陇右找个安身之地不难。 关键凤翔节度使令狐绹年迈怯懦,胜算颇大。 即便今后要造反,也须寻一块根据地,有个后方,不然到处流窜,迟早会被耗干。 这个乱世才刚刚开始,会持续很长时间。 “可!”田克荣又是一巴掌拍在木案上。 “然则许州家眷岂不是要被连坐?”陈奉先满脸忧愁。 “做大事,自当抛家舍业!”田克荣红着一张脸道。 陈玄烈扫了他一眼,果然也是个狠人…… 周庠眼珠子轱辘一转,“若我等失败,则家眷必遭屠戮,但若我等成事,朝廷定不会害他们!” 许州牙兵家家相联,盘根错节,敢杀这一千多人的家眷,只怕整个忠武镇都要反。 按周庠的意思,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就能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就像当年魏博的田承嗣,几乎将大唐王朝玩弄于股掌之间,朝廷无可奈何,潇洒的活到七十五岁寿终正寝。 这年头不怕你捅破天,就怕你不声不响,动静闹的不够大。 周庠笑道:“其实诸位不必多虑,当年庞勋之乱,杀回淮南,朝廷三番五次下令安抚,赦免诸将之罪,此次若能击败神策军,朝廷必会安抚!” “朝廷就是一群贱骨头,我等只是回返故土,恁地生出这多事端!”自从重伤未死后,田克荣开始放飞自我,别人不敢说的话,他张口就来。 陈玄烈道:“既然如此,我立即率一千忠武老卒突袭罗元杲部,破其一路,其他两路不足为惧也!” 三路人马,威胁最大的还是罗元杲,就驻扎在新平东北面。 另一方面,新平城需要一场胜利激励人心。 周庠固守之策虽好,但时间一长,士气就开始低落。 忠武老卒们有了安身之地,难免有些松懈。 这才是最致命的危险,能支撑到现在,全凭一股敢打敢冲的生猛劲儿。 “五郎……”周庠还要再劝。 陈玄烈挥手打断,“忘战必危,不能等敌人围困我们,不然营垒立起,四面被堵,我等就被困死在此城!” 忠武军之长在野战、速战。 神策军之长在于离长安近,背后有无穷无尽的资源,一旦被围住,就是必死之局。 一座城池如何与整个大唐抗衡? 甚至不需要神策军攻城,城内的各种明暗势力会主动倒戈。 以前不主动出击,是因为陈玄烈刚刚掌控内部,外部形势也没这么恶劣,现在则不然,连凤翔也加入围剿之中。 “五郎之言是也,然则一定要速战速决,迟则生变!”周庠被说服了。 “变?”陈玄烈冷笑一声,“一旦发觉牙府软禁诸人有异动,立斩之,不必问我。” 一百多忠武老卒加上一千八百余土团,差不多够用了。 陈玄烈当即点齐人马,一听要厮杀,老卒们又兴奋起来。 “合该如此,这几日都闲出个鸟来!” “哈哈哈,神策军那帮贼胚还不够咱塞牙缝的!” 众人哈哈大笑,拍打着身上的明光甲、乌捶甲,气氛相当热烈。 陈玄烈心中一阵苦笑,这帮人就是一辈子的厮杀命,不能让他们闲着。 一千人马迅速集结,还拉来了三百匹战马。 老卒就是老卒,弓马刀矛无所不通,上马就是骑兵,下马则是步卒。 如果手上有一两万这样的忠武老卒,在充足的后勤保障下,拿下整个西北甚至收复河西也不在话下。 陈玄烈心中一动,唤来土团的新卒,让他们感受感受百战精锐的气势。 “启禀参军我等亦愿随同出征!”百多名新卒拱手而出。 “你等?”陈玄烈打量他们,大多是十六七八的热血儿郎,其中几人还是新提拔的伙长、伍长,原本就弓马娴熟,有武艺在身。 大唐的尚武之风绝非浪得虚名。 “恳请参军给我等立功机会!”神色甚是坚决。 “可!”陈玄烈点头同意。 战场才是练兵的最佳场地,眼下形势没时间慢慢打磨他们,只能在战争中磨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3586/249214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3586/249214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