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 > 第63章 太监不得干政!后世子孙会如此不孝如此短视!

第63章 太监不得干政!后世子孙会如此不孝如此短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和偏执大佬隐婚后,她带球跑了 掉马后大佬震惊全世界 协议到期后,我转身直播征婚 封邪传 都赛博年代了,还在当传统反派? 修仙:我有一颗聚灵珠 江宝宝 指挥官离我远一点 末然星陈 综武:人在大庆,太监武帝!

此时的施理,正在给瓷碗中倒牛乳。 闻言却是手一抖,差点砸在地上。 可是牛乳却是已经撒到桌子上。 他慌忙放下手中的牛乳壶。 跪在地上,请罪。 “陛下!老奴绝没有这个胆子啊!老奴没有这个胆子!” 想了想,更是恐惧不已。 “老奴恳请回乡养老,还望陛下恩准!” 施理心里暗骂朱权。 他好端端的做着大总管的职务。 从来不曾有丝毫差错,唯恐脾气暴躁的陛下一个心情不好,拿他出气。 可是谨小慎微二十五年。 却一朝被十二岁的朱权,给吓破胆子。 他是真的怕这个皇子了。 这句话说出来,为了他的小命着想,他是绝对不敢留在陛下身边的。 陛下现在不会怪罪,但以后说不定哪天想起这句话,宁可杀错不愿放过,干脆就给他咔嚓了! 从来风轻云淡的施理,此时跪在地上,惶恐不已。 让追打的二人,停下脚步。 “你先起来!老十七口无遮拦,绝不是说的你!你也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照常照料咱的起居便是!” 老朱在儿子面前愤怒的表情。 一瞬间转为平静,对地上的施理温和非常。 可是施理听闻此言,更加害怕。 “陛下!老奴......” “行啦!就这样,不用做什么变化,下去吧!” 老朱摆摆手,打断他。 “是!” 施理沉默下来,随后转身出去。 太和殿中,第一次仅剩下父子二人。 原先所有的时候,要不有太子朱标在,要不有施理等人在。 而现在,仅有他们二人。 “说吧!为什么会说出太监干政?太和殿外面的石壁上,可是还刻着咱立下的铁券! ‘太监不得干政!"后世子孙会如此不孝如此短视! 完全不把咱的祖宗家法,不放在眼里?!” 朱元璋此时脸色黑沉似水。 他讨厌太监干政。 所以早已经在皇宫中,用铁牌上书‘太监不得干政",就是用来警示后世子孙的。 可老十七说什么。 后世子孙,会将皇帝的权力拱手让给太监?! 简直是可笑! “呵!当局者迷!这位帝王也太过自负了些!” 始皇帝在脑海中,评价着老朱。 可让朱权听来,却是想翻白眼,你们俩是半斤对八两,谁也别说谁。 你还不是自负的要羽化登仙,长生不老?! 一世二世直至万世! “啊!这...父皇,儿臣问您,您还记得您老爹说的话,您爷爷说过的话,您太爷爷说过的话?!” 朱权觉得还是问的委婉点。 就不说人死如灯灭。 您的思想在你生前能影响千千万万的子民,让他们按照您的意愿做事。 可您时候,您留下的政策思想,就犹如风吹沙土,一会儿就散了! 您这么大个人了,这样的道理还不懂吗?! 算了,这些话说出来,又要被打死。 “废话!咱很小的时候就成没爹没娘的孩子了!他们说了哪些话咱如何得知。” 老朱从吃过饭后,相较于前面,还是好说话的。 最起码还能平等的交流。 “那不就得了,你的后世子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年纪小小,他爹他娘都早亡,留他年幼帝王长大!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还出现的少吗?” 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还出现的少吗?! 不少!!! 老朱闭上眼,有些头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隅! 这句话,忽然出现在脑海里。 权力的传承,自己还是考虑的少了呀! 不过不要紧,幸好,还不晚。 他还有时间,从容布置。 所以,不着急,找到缺陷,改正它就是。 老朱瞬间的丧气后,又鼓起漫天的斗志。 他从来没有被事情打倒过。 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老十七啊!来,过来!” 朱元璋温和的呼唤。 却吓得朱权连连后退。 “快点!咱又不会吃了你,快点过来!” 老朱厉声呵斥。 朱权才觉得正常一点,立马屁颠颠的过去。 “蹲下来!” 朱权依言蹲下。 “这脑瓜子!里面到底装了多少东西!好想知道啊!” 老朱抚摸着朱权的头顶,一下子一下子的往后捋着。 今夜的他,又重新认识一番儿子。 他比他这个帝王还想的长远啊! 还有那内阁制度,他说得对!他这个开国祖宗即使不做,后续子孙也肯定会做的。 而且会越来越懒政,甚至真的有可能出现太监干政的情况。 汉朝时有,唐朝有,他们明朝...也没办法避免。 还有那土豆。 “啊!装了...可多呢!里面有上下五千年!还装了一个始皇帝!” 朱权闻言,憨憨一笑,真诚说道。 “始皇帝被你暴露了!” 秦始皇在脑海里抗议着。 可这样的实话,却是大明朝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 “你呀!除了年纪小点,还不够稳重,其他的都很好了!” “还有,你的土豆!这两日收获,咱亲自去看过,真像你说的亩产千斤啊!” 说到这里,老朱眼冒金光! 这是他毕生的追求啊。 没想到被儿子实现了! 四舍五入,也就是他实现了! 他兴奋,太兴奋了! 所以,放儿子自由,让他去折腾,闹出再大的动静,他都没有降罪! 老十七,有功于天下! 有功于大明社稷! 有功于大明皇帝啊! 史书上都要记载一笔。 ‘明洪武二十三年,土豆开始大面积种植,养活百姓无数,随后几年间,田赋增加,国库充足,人口暴增,超越以往所有朝代。 达到前所未有的盛世! 人民从洪武始,少有饥饿之人!" 老朱都能够想象的到,这会造成多么庞大的影响! “嗯!只是第一次种植,而且冬季没有夏季产量高,多研制一番,产量肯定还会再翻上一番!” 朱权微微扭动脖子,被人摁住他,像是掐住命脉,感觉不舒服。 “嗯!不管是土豆,还是你提出的内阁制度,都是国器!都是了不得的东西。 放你去就藩,咱也心甘情愿了!” 老朱语气惆怅! 仿佛用了很多力气,下了很大的决心。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4384/252825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4384/252825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