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 > 第195章 到底该选谁做统帅?!

第195章 到底该选谁做统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归来巳不是少年 首先,我绝不可能是人渣 假千金说真话后,全豪门疯狂吃瓜 穿到异世,兽夫宠妻无底线 女神的上门贵婿 领主:十金矿开局,兵种无限召唤 傲世神医 我在北美斩妖除魔 龙王令 身负十三魔剑的我却是云璃的哥哥

第二日。 蒙古各族共聚一堂,参拜新即位的脱古思帖木儿。 众人参拜过后。 阿鲁台率先出列。 “大汗!如今草原人膘马肥,是该出趟远门了!且臣听闻,南边出了一种可亩产千斤的作物! 大宁府和北平府都有种植。” 他先抛出了引子。 南边新出现的作物,这个消息还是有许多人,不曾得知的。 一时间,大帐内纷纷惊讶出声。 “阿鲁台!此消息可当真?!” 阿速部落首领咬住,不等上首的大汗发话,就率先问道。 他的名字就叫咬住。 他的部落在蒙古各部中也是数一数二,有兵马十万。 “应当是真的,前些天路过部落的大明商人,还在到处吹嘘。某抓起来盘问一番,确有其事,只是作物被南明官府管控严格,不许流落出境。” 奈尔不花开口,肯定道。 有他的保证,帐中众人信了八分。 纷纷在心中合计,如此神物怎么能不出现在丰美的草原呢。 而且连大宁府也能种植的话。 岂不是他们也可以尝试一番。 最次最次也可以在蒙古南岸等河套地区,和大宁府地理气候相同的地区种植。 “大汗!恭喜大汗!大汗初临,就有如此神物降世。 此必然是长生天感应到大汗的贤德,故而降下来的福瑞! 也预示着我蒙古将兴! 昭示着成吉思汗的荣光必将再现!” 阿鲁台再次先众人一步,高声庆贺。 他先前就留意着帐中人的神色。 而且这样的说辞,有谁能不同意呢。 毕竟中原人祥瑞的一套,在蒙古族内也是很吃香的。 “恭喜大汗!此神物必预示着大汗的圣明,昭示着大蒙古国的重新崛起!” 奈尔不花紧随其后,高声唱和。 昨日他已和阿鲁台商议后。 此时也只是打着配合。 相信这段话,没有人能拒绝! “恭喜大汗!大蒙古国永在!” “恭喜大汗!大蒙古国永在!” 咬住起身出列道贺。 各部落首领也纷纷道贺。 这样的解释,必定是正确的。 他们也知道这样的举动意味着什么。 但是,面对天赐神物,若是不去争取一番,又岂能甘心呢。 何况,新一批的儿郎们已经长大了,该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哈哈哈!好!天降神物,天佑蒙古!” 全程只做聆听装的脱古思帖木儿,站起身,一脸振奋。 一时间。 整个大帐内,其乐融融。 每个部落都在想象着,不管接下来的局势怎样变化。 只要世间出现了此种神物,草原民众的生活,必然会减轻很多。 蒙古族各部落在考虑着他们的未来。 以及接下来要准备的动作。 而被谋划的南明! 不,应该称呼为大明朝,也在踌躇满志着。 ...... 应天府,大明皇宫。 太和殿内,文武重臣分列两旁。 皇帝朱元璋坐于主位的龙椅上,闭着眼睛聆听着臣子的建议。 太子朱标站于老朱的右侧,手握着一份份奏折,不时的和臣子们商讨几句。 殿中的飞鹤铜灯,经久不变,再一次见证着大明又一次高级会议。 或者说是大明朝权力最核心的又一次扯皮争吵。 “今次讨论的主题,是四位王爷,西安秦王,太原晋王,北平燕王,大宁宁王! 四人同一时间发来奏报,北地蒙古有异动,怕是将要大举入侵! 从西安到大宁,跨越千里,边境线漫长。 若是蒙古人兵出一路便罢,我们自当集中全部兵力杀回去就是。 可若是蒙古人兵分两路,三路,那北边的防守就很可能出现救顾不瑕的局面。 所以,到底该选谁做统帅?! 众人不妨试而言之。” 太子朱标站于六阶玉台之上,高声宣布。 众位臣子,早已经等待多时。 “陛下!臣认为北平燕王殿下骁勇善战,曾多次跟随大将军蓝玉出征,作战经验丰富,实乃统帅的不二人选!” 曹国公李景隆率先出列,力挺燕王朱棣。 只不过,若是此情此景被朱权看到。 他必定会忍不住在心底感慨一句,落花有意,奈何流水无情啊! 李景隆你拥有大明的最高爵位,是皇亲国戚。 为什么就对朱棣一片痴心呢。 你可知道历史上你就是如此痴心一片,最后却换来幽禁致死的下场。 不过此时的李景隆可什么都不知道。 “臣认为燕王合适!燕王最知晓兵法,在京中之时就已显现出非凡的天赋,就藩十年,和蒙古交战数场,想必现在已通晓蒙古的作战方式,臣认为燕王朱棣合适!” 魏国公徐辉祖,竟然也罕见的出声,表态朱棣。 要知道,他一向是帝王党。 对妹夫朱棣一向是不加颜色的。 如今也终于开窍了吗?! 不少人在心底猜测不已。 他的话语也引得太子侧目而视。 不过众位臣子纷纷建策。 “臣认为秦王殿下,最为年长,本就该毫无争议的作为统帅!” 这是刘三吾的原话。 大明的现状就是如此。 军国大事,必须在朝中再三商议。 令诸位朝臣都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力量。 而其中,对于军机的参谋,文臣的建议是最多的。 “臣认为要论智慧,非晋王殿下莫属!” 这又是晋王党羽。 就藩在外的亲王们,或多或少都要和某些个朝臣交好。 用来必要的时候,替他说话。 在朝臣的时候提到他一些。 比如,现在这样的时刻。 燕王、秦王、晋王,三位王爷轮番被提到。 却是没有一位提过宁王的。 毕竟他的年岁太小。 做个大将,统帅一府城已是极限。 哪里容得他冒头,站在哥哥前面。 “宣国公,你觉得呢?!” 一直闭目养神的皇帝陛下,开口了。 众位臣子纷纷闭嘴。 目光不由的望向,位列文官之首。 却老态龙钟,从不发一语的那人。 “陛下!太子!四位殿下各有所长,微臣实难判断,一切恭听圣裁。” 颤颤巍巍的李善长,口齿有些不清的说着。 他的眼睛已经只能半睁着。 像是永远看不清人,听不到说话的那种老态。 只是这样的李善长,还是又回到了朝堂。 陛下有旨,他必须上朝。 他即使是被人抬着,也得来啊。 不过上面的敷衍推脱之语,也就只有他敢如此说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4384/252827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4384/252827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