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庶子天生异相 > 第518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第518章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基建:我在大秦养崽崽 苏占小说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姐姐她在男频走大女主修仙路线 我以剑道证长生 意外怀了暗恋对象他哥的崽 奇迹是有代价的 开局捡到神光棒,捷德竟是我儿子 长公主在七零做后娘

这一次,朱权和朱元璋的会面,仍然是不欢而散。 一个说朱权简直昏了头,之后就不再言语。 只在最后,指着他头上,顶了一个月的黄头发,示意,这玩意能不能改回来,每次看到他都不习惯的紧。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就再不开口,冷冷的继续下棋。 朱权也没有再说什么,也没有解释。 只是心中暗暗发誓,你等着看吧,即使你再不看好孤,孤也会证明,大明落在他手中,必定是您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 在燕王归藩之后。 果然,陆陆续续的,楚王、周王,湘王,蜀王等人一个个通过考核,一一归藩。 所有藩王都回去了! 大明好像步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皇帝隐身,太子监国,行帝权。 这一段时日以来,几乎所有的朝廷政务都是太子在敲定拍板。 不少人都在暗暗猜测着,那个改朝换代的时刻到来。 这一段时日太子也做了不少事。 重视农事,加快新作物土地的推广,全国一千四百多个县城全面铺设开来! 再也不是什么循序渐进之类。 除此之外,最大的动作就是建立‘皇家军事学院"! 太子殿下亲临京营,发布明旨,所有的军官士卒都可以参加考试,分为武试和笔试。 通过之后,可以在学院中,进行为期一到五年的军事培训! 凡是皇家军事学院中毕业的子弟,都属于‘天子门生"! 这当然让本来就敏感无比的文官们,强烈反对。 朱权最后妥协,将荀子加入文庙,并且亲自祭祖,答应成立天下间最大的藏书馆! 以供天下人求学之用! 凡此种种,才终于平衡文武两方。 如果是对此举措,文人是极力反对的话,那么武将几乎是全体一致的开始唯太子马首是瞻! 就连还在小院中的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想着那帮发现端倪的老兄弟,杀进皇宫,发现密道,将他救出的戏码,算是彻底没指望。 皇宫中肯定有通往这个小院的密道。 这是他早就猜测出来的,而且密道的入口肯定就在那逆子的长安殿中。 也不知道逆子是什么时候挖的这一条道,一直监视的他从来都没发现。 所有的谜底揭开。 被关在这个小院中的日子,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回想逆子的篡权的过程。 在朱标薨逝藩王进京守孝之际,他软禁那逆子,可徐妙锦等属下完全不慌乱的原因恐怕也是因为有这个密道的缘故。 两方一直在保持联系着,所以才能如此从容。 现在想来,发现有许多未曾预料到的地方,被人冷不丁的抽一脚,换一个假皇帝摆在那。 这么些时日下来,那些看透的人应该有不少,也不知最后是谁会将此事挑破。 无名小院中的朱元璋,望着皎洁的月光,面向北方。 此时的平静,乃是暴风雨来的前兆吧! 和朱元璋有着相同的感受的,大有其人。 太和殿中,朱权看着手中锦衣卫的密报。 眉头紧锁。 他也抬头望向北方。 这一劫,果然还是要经受嘛? 天边的云彩悠悠然飘荡着,俯瞰着人世间的纷争不断。 时间飘飘然,进入到六月份中旬! 今日! 是太子妃马恩慧入京的日子! 马恩慧马王妃,当今太子的结发妻子,先前一直在大宁府坐镇后方。 可如今宁王已经升作太子,要长久的待在京师。 太子妃也不能一直待在大宁府,少年夫妻,长久分居。 故而,太子妃回京,也是理所应当。 百官随着太子出城相迎。 只是看着前方漫天的灰尘。 浩荡荡的铁甲兵士之后,一些还不明所以的人,纷纷皱眉。 这到底是太子妃回京呢,还是太子妃率领大军攻打京师呢? 当然后一句只是打趣,只是太子妃回京为啥携带如此多的兵马,派个一千骑都绰绰有余了吧。 不过如今的朝堂,在清理掉一个个刺头之后,剩下的都是太子党。 对于太子出格的行为,没有人发生异议,纷纷低下头,就当自己没看见。 要说百官之中,除了站在最前的太子之外,最激动的人非承恩侯马承嗣莫属! 眼眺着前方长长的队伍,目光牢牢锁定那一辆最为豪华的太子妃车驾,脸上都要流出泪水。 他的亲亲女儿,终于回来了! “承恩侯,这是要见到自家女儿开心坏了?” 等待着无聊的曹国公李景隆,戏谑的说着。 虽说承恩侯走了狗屎运,就要成为国丈,对其说话的时候应该客气一些,毕竟以后说不定就是惹不起的主。 可这一段时日以来,承恩侯日日去拜见太子。 却没有得到一次接见! 这下,众人都明白了! 也不由想起过往的一段恩怨。 那还是三年前,当今的太子,以前的宁王大婚之日! 那时候宁王无权无势,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子,得罪已故的懿文太子,得罪懿文太子的众多拥护者。 刚刚从宗人府中,被人放出来。 可谓是受尽人生最低谷。 而这时候身在最低谷中的宁王,被赐婚承恩侯,本来该是最好的雪中送炭,亲密之交的最佳时期! 可是那时候的承恩侯,恐怕想不到今时今日,宁王以太子之身监国的今朝吧! 承恩侯是怎么做的呢。 明明当时宁王的彩礼,从城北一直排到城南,整整两条街都盛不下,可是那时候承恩侯的嫁妆呢。 现在还在街头巷尾流传着的。 只有两辆马车!四箱嫁妆! 那时候的宁王没有计较,即使那么多人将他当成笑柄,不断的激怒。 可宁王很快就藩,之后再没有听说和承恩侯府有过交集。 这些念头只是瞬息间,在李景隆的脑海中闪过,在看看此时欲哭无泪,望着太子妃的车架仿若望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承恩侯。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他颇为风凉的道出一句。 你四箱嫁妆得罪的何止是太子殿下,还有你的女儿太子妃啊! 想要弥补,难哦!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4384/252830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4384/252830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