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靖明 > 第491章 东瀛双雄

第491章 东瀛双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恶毒小姨要洗白,崽崽大喊不可以 潇洒离婚后总裁满世界找 邻里关系之梅青竹马 江黎厉承州 我真没想让她们堕落啊 近身特卫 一场妄想 玩爱自焚 大哥,要隐居咱能低调点?王也苏灵儿 温热如河

第491章东瀛双雄 严嵩到朝鲜只办三件事:册封、建交、改制。 如今朝鲜上下虽“一致认同”李氏民心已尽失、为朝鲜万民将来计,该由大明纳为实土、共享新法富贵,但朱宪焮可不能自己做主,只能代为呈请大明皇帝陛下。 名义上,他只是代大明天子以宗室亲王身份入朝抚民。 而等严嵩到了汉城,就得开始走流程。 首先是朝鲜的“一致意见”需要让大明皇帝做决断,消息往来有时日。 而大略拖延了近月之后,他才掏出来的时候就带好的圣旨。 国情有别,大明也无有侵吞朝鲜之意。朝鲜仍自成一统,辽王为朱明宗室,若朝鲜上下以其贤明愿以为王,只此一次册封礼后,将来便以朝鲜国主自居,爱朝鲜万民如子,造福一方。援朝诸官,去留自便。 于是随后便是以李、成家、申家等为首,由京畿道、平安道、黄海道等各地方耆老共请,三请三辞,辽王朱宪焮受大明册封,祭告天地山川,登基为王。 那“去留自便”的官员,自然需要朱宪焮拿出个章程来:这才过来没多久呢,大多数人也没个亮眼的功绩,难道就此回大明候缺? 于是而后便是建交与改制一起进行。 向来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这回是当真要从制度上与大明基本看齐了,除了一些还不必要设置的部门。 严嵩是大明新法从头至尾的亲历者,有他帮忙梳理,从中枢到地方,衙门体系、官员配置、办事章程事无巨细都有。 当然,宪条、律例、文字……也都包含在内。 而涉及到那些援朝官员的未来,这就是大明与朝鲜建交的友好条款了。 这一建交就是最高等级的兄弟国关系。 贸易上的优惠自不必说,以宣交使馆为窗口,朝鲜在籍国民只要申办了签证,均可赴大明进学、务工、经商。 若朝鲜奏请,大明可向朝鲜援助各种人才。于朝鲜效力期间,除朝鲜给付薪俸外,大明还额外有津贴,且依朝鲜朝廷及大明朝鲜宣交使馆共同认定的援助功绩考成、纳入大明内部的升迁奖励评价体系。 一句话,在朝鲜是可以赚双份的,想回大明了也能根据援朝时功绩再考评升迁另授更高职位。 当然,仅限正三品以下。 而正三品以上的,那就是要面临选择了:这次机会下,此后入朝鲜籍,受朝鲜新王重用;还是堪平朝鲜内乱后,归国叙功? 于是又有一轮奏请,这一次仅限于张经、龚用卿、宋良臣这等重臣。 至于防务安全,则又签订了一份边防剿匪合作条约:朝鲜百废待兴,财计艰难,维持治安兵力已自艰难,而倭贼、女真虎视眈眈。愿意济州岛为海防军港、仁川设京畿大营,请王师遣精兵驻扎,震慑宵小。 这样一来,诸事就都谈好了,“皆大欢喜”。 朱宪焮随即封赏众臣。在得了大明天子回复后,张经、龚用卿、宋良臣、李俱封国公,各局显位;朱宪焮新立的朝鲜出身妃子夫家,都有重用,比如成家代掌王室诸企,申家直入朝鲜国务殿。 另外两个特别的人,一是曹察,拜为国务大臣,仅居张经之下;一是沈炼,直接掌管新设的禁卫军和治安军体系。 再之后就是朝鲜恩科选拔出来的人走殿试过场、人人授职了。 这个过程对严嵩来说很轻松,毕竟很多事是早就商量好的。 严世蕃在过年前从江原道、庆尚道那边先回了一趟对马岛,协助汪直打退了趁台风季过后攻来的大内义隆御守联军舰队,而后就转向全罗道,与宋良臣、薛翰一起参与对忠清道、全罗道的最后清剿。 异国相见,自然不胜唏嘘。 他们父子二人商议了些什么,旁人不知道。 但朝鲜已经改天换日,京畿道在内的西五道已经尽皆臣服,东北咸镜道仍自观望,江原道和庆尚道则群虫无首。 “济州、仁川、义州,海陆三处边市,商贸必定大兴。” 严嵩面前,张经、曹察也只能安静倾听,李及其他朝鲜重臣更只有闭着嘴的份。 “陛下恩泽四海,更多粮种也在筹备转运,不会误了西五道春耕。如今嘛,倒是要让朝鲜也多有产出,可自边贸获利。缺工匠,大明诸企业可带过来。在朝鲜设厂、经营,税入朝鲜国库,这也是一桩好事。” 不论李心里有多么复杂,但这一年以来,除了明军攻伐尹氏逆党造成了一些破坏,大明当真是在帮助朝鲜百姓。 如今,严嵩带来了大明援朝的一个五年期计划。 有些词他不算太懂,但是大明宝金局、宝船监、织造局……在朝鲜都将设厂。 除一些大工匠之外,要在朝鲜雇不少人的。所产出售往大明的货物,济州、仁川、义州都有关税,他们在朝鲜的经营收入,也将上纳给朝鲜国库相应税收。 勘察矿产、清整水利、粮种农具……无一不是在帮朝鲜打下基础、提升国力。 “故而除庆尚道外,其余两道倒不急着平定。”严嵩说道,“新朝初建,两相比较,朝鲜百姓方知谁庸谁贤。速速征伐,兵祸一起,那两道百姓便连新朝一起恨上了。围而不攻,新朝六道百业兴旺、安居乐业,那两道百姓苦不堪言又不得出,那便是残党逆势而行。” 朱宪焮有些担心:“毕竟有庸人心存不甘,放任两道拥兵自重,六道不臣之民皆往投效,恐怕日渐壮大。” 严嵩摇了摇头:“膏腴之地尽归新朝掌握,有中国之助,更兼新朝君臣一心爱民治政,哪怕那两道横征暴敛,又怎比得上新朝壮大得快?中国入朝戡乱,非为奴役藩国。此间种种,智者能及早察觉,庸人却要见到明证。届时万民归心,方称王道。” “若两道逆军时时侵扰,则何以御之?” “那便是驻朝王师之责了。王主放心,外臣也会奏明陛下,令军务会议严令诸将。助新朝守土御敌才有功,冒进启衅则必定问罪重办。守好重要关隘,若逆贼大军入境扰民,后勤乏力,剿之更加不难。” 听起来还有两道,但沿着山脉,确实总共也就小几百里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456/211057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456/211057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