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啊!肺结核!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入赘圣地,我镇压诸天万界 萌娃来袭:假千金成了陆少白月光 可爱的她又凶又萌 英魂模拟,我能进入你的前世 化身鉴宝仪,打假捡漏成首富 反了他 穿成炮灰,我在年代文里吃瓜看戏 变身超女穿越诸天 小可怜黑化被团宠,全家集体吃瓜 阁下不讲道理,在下也略懂拳脚宁宸宁自明

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二月底,京城医科院校这边,樊老师和系主任的动作还是很快的,两边干脆将各自组织的人员弄到了一起,算是正儿八经的开个会,毕竟他们手上这东西,也算是对得起这个规格。 与会人员对这份连名字都没有的材料,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要说这东西里面涉及到的医术有多么精深?没有! 有新的医疗技术?很少! 能治疑难杂症?好像治不了! 但是大家就是拿着这东西,兴致盎然。 “这东西好,好就好在啊,平常、普通、杂而且广!” 一位与会的医生笑着道,赞不绝口。 可别以为他是在阴阳这套资料,虽然一般来看,他说出来的几个评语,和“好”字儿一点边都不沾,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 “嗯,你说得对,这书妙就妙在它里面提到的东西,都是最常见的,在各种病例里,是占比最高的。而它里面拿出来的判断依据、治疗手段或者处置方式,又是相对最容易实现的。” 任何事情做到了极致,那就不普通了,“普通”本身也是这样。 “有了这个,只要是识字的、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同志,就能简单处理不少常见病了,这在非常缺少专业医疗人员的现在,非常有意义。” 当然,也不是一片祥和:“这样会不会造成误诊?” “肯定会,毕竟医生是个很需要经验的职业,病情又是复杂的,"症"和"病"的对应,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是,比起现在的情况,应该说,如果有了这套资料,对于医疗工作总体来说效果是积极的。” 年代不同,条件不同,评判标准也就不同,在他们看来,“束手无策”比起一定的误诊,情况要严重得多。 有位医生同志笑道:“就算是学完三四年的临床生,刚刚参加工作不同样是会误诊?哈哈哈。我看啊,要评价这个,从两方面来评价就行。” 这话的前半句,话糙,但是理不糙。 大家纷纷点头应是,但是都在等着他说下半句,有评价标准,那就好办了,看看你的评价标准合不合适呗。 “两个标准,第一个大家其实都提到了,那就是这书啊,普通,但是正是这种普通,反而是它的优点,操作起来容易嘛,也就更容易让更多的人得到救治,这一点来看,我是持乐观态度的。” 大部分同志对此都表示同意,这一点来看,这本普通的资料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点,在我看来啊,就是要评价一下,它虽然普通,但是是否值得信任?也就是它的内容有没有错误。只要内容没有什么问题,那它和其他的医科书籍,本质上来说就没有什么区别。换成其他值得信任的医科书籍,不同样是有人学完了还是个庸医?问题不在书上面,而在"人"身上嘛。” 此言一出,大家茅塞顿开! 对啊,别管那么多,首先看这书的基础有没有问题,也就是内容有没有谬误不就行了? 如果内容没有谬误,那这至少是一本合格的常见病医疗手册,虽然它没什么高深的内容。 “对对对,这话在理,首先看它对不对,这才是真的。看来潜意识里,我还是受这书内容非常质朴的影响,忘记这个最基本的东西了。” “是啊,这个事情,值得自我检讨。” “有道理,先看内容对不对就完事儿了嘛,别的都往后放放。” 对于樊老师和京二医的兰主任来说,他们请这堆人过来,就是要确定这书的对错,至于怎么用,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这些人其实都是他们两各自学校、医院的教职工和医生,要说影响这东西的发展,其实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小范围的鉴定,也不是为了这个事情服务的,级别也不够。 眼看着大家高兴了半天,终于是走上了正轨,他们俩也很高兴。 看内容对不对,这就方便多了,这里的可都是各科的医生,中医西医各个门类齐全。 要是那种太先进的或者全新的医疗技术,要他们鉴定对错,还真不好说,但是恰好,这套资料里,基本上没有这种东西。 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全新的,但是这东西的效果是得到证实的,没问题,至少有起效的概率,医疗手段,都是只有概率,不能100%保证的。 各位医生、老师,分工合作,各自拿着各自专业的内容,仔细的看了起来。 还别说,这套材料,内容挺齐全的,现场的同志们,基本上都分到了一部分。 有的很快,比如负责《常见中草药》章节的,他就贼快,虽然按理来说,他的那部分,内容很多,而且中草药的图谱得一个一个对比,甚至有的急切之间,他们自己都不见得能全部想起来。 但是这套材料关于中草药的部分,有个非常有利于他们辨别的点。 那就是这东西都是有来历的,而且非常明确。 在各个词条里,娄晓娥都非常贴心的注明了来自哪里,其中最多的,自然是《本草纲目》。 有了这东西,负责这部分的同志,就很舒服了,他只要看有没有出处就行,有出处,大概率这东西就没问题,无非就是要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时候,进行一次比对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内容正确与否的大方向,没有什么影响。 而中草药部分,是全员都有出处的。 很快,他举起了手:“常见中草药部分,没什么问题。” 其他同志见他这么溜,也加快了速度。 实在不是他们慢,主要是其他的很多东西,就没有出处了,因为很多手段是通用的,反而没法写出处。 而且在这里面,多多少少也夹杂了一些十几二十年后才有的知识,这部分他们还是要仔细看的。 这一仔细看,甚至他们还发现了新大陆。 “诶?这个病可以通过这个指征确诊?以前没听说过啊。要是这样,这个常见病的诊断,又有新办法了,而且还挺简便易行的。” “啊?这个药能治这个?这得好好研究研究,除了这一处之外,这个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倒是没问题。” “这个病能这么处理?嗯……对啊!” 类似这种情况不少,大家都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新东西,虽然数量并不大,但是好歹都有学到新知识或者找到新方向的感觉。 这样一来,可就更慢了。 不过樊老师和兰主任也不急,你们慢慢的。 终于,又有同志看完了他的专业部分,抬起头来。 “这东西,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吧?别看看起来不怎么深入,但对于病症和手段的挑选,那是真的刁钻,甚至能称得上精妙,不是大家,断断不能如此。” 另一位还在啃书的同志也附和:“嗯,这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啊,就这一点,就不得了。”普通的小病,对于穷人来说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能解决好这些“小病”,就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至于大病……现在的环境下,穷不穷的,也没太大区别了。 诶,你们终于回过味儿来了!这才是这东西最重要的地方。 早就通读了一遍这材料的樊、兰二人,心里乐开了花。 “这你就猜错了,这个东西,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和她爱人一起收集整理的。里面也有一些新东西,但是主要是收集整理。” 嗯?这话把在工作的所有人都给震惊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有人甚至大声喊了出来。 “对啊,别看这书上内容都挺简单,可是这拿捏的火候,没几十年功底可不成。” “也不一定,万一有天才呢?” 十七机部、十二机部、防工委等若干部委:嗯,你说得对,而且他爱人这表现,比他还差点儿火候。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有同志突然叫了起来。 “肺结核!居然有肺结核的治疗方案,而且比现在的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方案,疗效好!见效快!甚至标准方案只要6个月可能彻底治愈?” 他这动静,甚至能称得上是尖叫。 大家都“哄”的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肺结核?能有机会6个月治愈? 在很多病都搞不清楚之前,肺结核作为最常见的不治之症,已经流传了非常多年,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医生群体里,不论是在国内还是西方,都曾经有很长时间对它束手无策或者办法不多。 它在我国,有个非常著名的名字——肺痨。 那年头,说一个人身体状态看起来极差,最极致的说法就是“这人看起来跟个痨病鬼似的”。 别看6个月的疗程看起来很长,但是实际上,哪怕是在能治愈肺结核的21世纪,这也是标准方案之一,至于4个月疗程的新方案,到高振东穿越为止,都还在推广中。 60年代我们有治疗肺结核的方案,但是无论如何,和80年代后的HO组织标准方案比,差距还是有的。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085/324749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085/324749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