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娘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问天御世录 末世魔尊:人在岛国洗劫万物 嫡女当道 没考上武者高中的我只好去拔刀了 憨怂爷万里追凶 离婚后,夫人她过得很潇洒 都市:激活神算系统,算天,算地,算众生! 斩龙 踹了渣男嫁他叔,重生医妃倾天下 从一人之下开始播种万界

“二恒,孩子的事儿,就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你帮我们解决了,按说请你吃顿饭也是应该的,我现在不说什么请你吃饭,我就邀请你到家里咱哥俩喝酒,你觉得怎么样?” “今天二号星期五是吧?” “对,后天就是星期天。” “行吧,你把话都说这份上了,我再不去就有点不识抬举了,后天中午,我肯定到。”李恒想了想点头应了下来。 “成,说好了啊,不带反悔的。” “能吃白饭我肯定到啊。” “要带上小雅,你们两口子一起来。” “那是必须的。” 张连顺的儿子九月中旬就已经去农税干校正式报道上学了,孩子安排妥当,这一下子就解决了他们两口子的心头大事。 为此老张几次想请李恒吃饭,都被他以各种理由退掉了,这次看样子不去是不行了。 “行啦,那就这么说定了,你慢慢转悠吧,我去后勤办那边看看。” 这边刚走了张连顺,李恒才准备去前边大厅看看呢,赵明霞就走了过来。 也不知道什么情况,这个平时说话非常直的老女人,今天却显得有些扭捏,好像有什么话不好意思说出口似的。 “明霞主任,有什么话就直说好吧,你这样搞的我都跟着难受。” 见她东拉西扯了半天就是不说正事儿,李恒有些无奈的说道。 “呃……我想看你这里有多余的粮票没,有的话能不能卖我点。” 听到他都这样问了,赵明霞牙一咬就把自己的目的讲了出来。 “粮票?你要粮票干嘛?” 由不得李恒不好奇,这个女人家里就她一个人,有定量粮,平时三顿饭都在灶上吃,压根就不自己做,根本就不可能却粮食。 她虽然把之前百货公司的股份全部无偿捐献了,看似好像少了一个来钱的路子,但上边其实也给了她不少奖励,其中有现金同样也有不少稀缺的票,这就是她为什么能拿奶粉喂狗的原因。 单单这点,李恒都觉的她有些奢侈,现在她竟然开口说想买点粮票,这听着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 “我……哎呀,其实我也不是给我要的,是我娘家的弟弟,他在农村,今年因为天旱的缘故,收成实在不怎么样,他大儿媳又刚生了对双胞胎,把家里掏的都差不多了,实在没办法,这不,求到我门上来了。” 李恒此刻是眼睛瞪溜圆,嘴巴半张着,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般。 “主任,你这是什么表情?” “不是,明霞主任,你竟然还有家人?” 话刚一出口李恒就知道坏菜了,哪有这样式说话的,赶忙抬手摆了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只是从来没听过你娘家的事儿,所以……” “噗嗤……”看到他那急切的样子,赵明霞直接了就乐了,她笑着摇摇头说道:“没事儿没事儿,我以前啊因为身份问题,娘家确实是不认我这个女儿的,这次如果不是日子确实过不下去了,我估计啊,我这个大弟弟也不会进城来找我。” 说这话的时候,她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李恒还是能到她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悲伤。 可脚下的路是自己选的,是苦还是甜那都得自己认。 “你想要多少?” “有个三五十斤的就行。本来我是想给我大弟弟点钱,让他自己想办法去换粮票,但你也知道,这在市场上用钱去收粮票毕竟不合规,我担心他不小心撞进别人手里,这不就把他害了么。” “行,下午你来我办公室。” “谢谢啊主任。” “一点小 忙而已,没什么好谢的。对了,新春联欢会的报名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呵呵,难得您领导还能记着这茬事儿啊。” “瞧你这话说的,我安排的工作怎么会记不得,局里还给咱们这个活动拨了五百块钱呢,回头你去老万那里一领。” “那正好,我刚好可以给辛苦排练的人来点补贴什么的。报名情况还不错,有的节目我也让他们表演了一小段,说实话啊,我是真没想到咱们百货商店的职工和家属,竟然有这么多多才多艺的人。” “家属报名的情况怎么样?” “还不错,截止目前已经有十位家属报名了,报名的节目还真的挺好的。” “好,辛苦你了明霞主任。” “工作嘛,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赵明霞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我说主任,你可是给大伙承诺过到时候也要表演节目的,可我到现在都没见你来报名,你到底什么情况啊?” “我这里你不用操心,肯定不会掉链子的。” “切,你可别吹牛,我可是问过小雅,你在家也没什么动静,别到时候被人笑话啊。” “放心吧,都在这里装着呢。”李恒抬手点了点自己太阳穴那里。 “我以前在部队还是连长的时候,可是经常组织全连战士跟别的连队拉歌的,肯定不会丢人。” 看着自信开朗的李恒,赵明霞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滴,忽然就感觉到身上有点燥热,她慌忙垂下眼帘,不敢再看眼前这个男人。 “你有准备就行,那啥,主任我还有点事儿,先过去了。” “呃……” 看着赵明霞有点失态的转身就走,以及那稍显慌乱的背影,李恒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好好的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又扭头看看四周,一切如常啊,什么鬼这是。 摇了摇头没有再去想这事儿,也没继续在院儿里溜达,转身走到了大门外。 沿着路再往北,路两边是几家百年老店,此时已经是公方经营,有卖布鞋的,卖点心的,烤鸭店,裁缝店,卤肉,还有老饭馆。 可惜,好像有些难觅往日的辉煌。 不是东西不够好,而是老百姓口袋里确实没有多余的钱,在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当下,没几个人选择过来下馆子,更没几个人买成衣成鞋的。 站在路边的李恒叹了口气,这种日子还要好久的,又有多少百年老牌子能撑过去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492/265392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492/265392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