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 > 第188章黑衣宰相姚广孝,大孙殿下的龙气变了!

第188章黑衣宰相姚广孝,大孙殿下的龙气变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八零:六岁成首富,怎么了! 西游:瞎眼五百年,弟子全是大妖 盛妆山河云鸾萧廷宴 春满酥衣 从两界门开始 末世多子多福,开局捡到四大校花 当社恐成为警局团宠 错虐白月光后,总裁寻死觅活 憨憨女郎的躺平日常 被骂上热搜后,顶流赖上我炒CP

姚广孝深知朱元璋对朱标这个嫡长子的看重与宠爱,倘若朱标真的早逝,朱元璋必定不会选择其他儿子继位,而是会扶持朱标的儿子继位。 若是朱标的儿子都是朱允炆之流便罢了,可偏偏出了一个朱雄英。 姚广孝原以为自己的一生夙愿都不得实现,可没想到命运来了一个大转弯。 朱雄英竟然不好好地待在皇城了,而是选择了随军北伐。 若是趁此良机,借着北元之手干掉朱雄英。 他一生追寻的目标,一半就完成了。 姚广孝虽剃度为僧,却精通儒释道三教之义。 不过可惜的是,姚广孝有些生不逢时,等他学成想要成就一番大业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大明洪武八年。 论起来,这跟男人刚自宫想要进宫谋富贵,结果发现大清已经亡了有什么区别! 不过好在,姚广孝很快发现了朱棣其人。 姚广孝在初次见到朱棣时,就惊奇地发现,他身上的龙气竟然比身为太子的朱标还要浓郁。 尽管朱标身负朱紫之气,却是早衰的命格。 得知此事后,姚广孝当即下定了决心,要追随在朱棣身边。 待到朱标登基,许是没几年就会崩逝了,更有甚者,朱标可能连朱元璋都活不过。 如此一来,朱元璋就会扶持朱标儿子继位,造成主少国疑之相。 那时,便是他成就大业的良机。 朱棣听闻此言却是沉下了脸,“道衍法师,本王早就与你说过,勿要再说此言!北伐大军即将抵达燕京,倒是人多嘴杂,你若是再胡言被人知晓,本王也不会保你。” 姚广孝愣了一下,看了朱棣几眼后不由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贫僧知晓了。” 朱棣拧起眉头,“你知晓什么了?” 姚广孝面色淡然,“贫僧知晓此乃谋逆大罪,但殿下既为真龙转世,自算不得谋逆,贫僧自会为殿下清除一切麻烦。” 话落,姚广孝就像下定了决心一般转身向外而去。 朱棣听着这话一脑袋的问号。 想要叫住姚广孝,却发现他已经走远了,只好收回了手。 望着空荡的承运殿,朱棣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无人之时,朱棣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姚广孝对他说过的话不是没对他产生过影响。 偶尔某一刻,朱棣也会想,为何他不能登上那天子之位? 朱棣知道,他其实是不甘心的。 他不甘心为何父皇眼里只能看到大哥,不甘心父皇将朱标为君的路都铺好了,却只打发他出来就藩。 朱棣很想向父皇证明,他不比大哥差! 所以他拼了命一般在战场上厮杀,将燕京守得跟铁桶一般。 可渐渐的,朱棣竟开始喜欢上了沙场的生活,很肆意,无需顾忌什么,杀便是了。 今岁母后大寿,他回宫祝寿。 朱棣忽然觉得那座皇城并不似他想象的那般大那般令人向往。 朝廷庙堂中的种种争执阴谋,都比朱棣想的还要复杂。 武将与士族从古至今一直相争,背后的水太深了。 朱棣颇觉厌恶,回宫一趟,他更明白了自己的心。 他还是更喜欢征战沙场时的自由,为大明做个征北大将军挺好的。 而且,大侄子不是说过,更南面还有一片未被占据的大陆等着他带兵打下来的。 朱棣脑子里想了许多,忽地苦笑一声,可他不愿争,不代表别人不想他争,燕京之内,和姚广孝一样想法的人也是有的。 还有父皇,不正是因为忌惮他们这些儿子,才会下令无召不得返京吗? 朱棣甩了甩脑子,那些复杂的事之后再想,如今最要紧的是大侄子的事。 让一个孩子领兵作战本就是胡闹! 父皇和那帮大臣也是纵着他们,朱棣想,自己身为大侄子的叔叔,总得尽一些管教之责。 燕京通县。 十二万北伐军,已经在此地扎营休息。 京杭大运河疏浚后,便有绵延不绝的船只在其上运送军备物资。 一石石粮草从船下卸下,一把把武器被发放到士兵手中。 遥看向高耸巍峨的燕京城墙,朱雄英心里顿时起了万千感慨。 若是日后他当了皇帝,也一定会将都城迁到燕京来。 因为,天子守国门! 燕京的战略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后世建国之时,上面也不会选择燕京作为首都。 正在朱雄英感慨时,傅让走了过来,“太孙,大将军喊您去帅帐商量北伐事宜。” 蓝玉被封为征北大将军,为三军主帅,叫众部下议事也是正常的。 朱雄英应了一声就起身去了帅帐,若是蓝玉不来找自己,他也要去找蓝玉了。 到达帅帐后,朱雄英掀帘走了进去。 尽管蓝玉被朱元璋钦封为主帅,可朱雄英也是经过册封的皇太孙,是君。 君臣有别。 因此,朱雄英刚进去,就见到蓝玉打头率领众部下对着自己行礼,“见过太孙!” 这里面不止有淮西武将,也有一些燕京本地的将领。 朱雄英本想叫起,结果随意一瞥就被帐中一人给吸引去了视线。 那人有一颗锃亮的光头,此时正愣愣地看着自己,不知在惊诧什么。 朱雄英原本还在想这帅帐内哪来的光头,随即又想起来了一位在历史上也颇为盛名的人物。 黑衣宰相姚广孝。 但如今的姚广孝显然还没有后世那般城府,他震撼莫名地看着朱雄英,只觉得事情发展超乎了他的意料。 昔年,他曾见过五岁的朱雄英。 虽只有短短一眼,姚广孝便看出了朱雄英福缘浅薄,难登天子之位,恐有早夭之相。 但时隔三年再次相见,朱雄英身上的朱紫之气已然变得比朱棣浓郁得多,甚至早夭之相也没了。 怎会如此?! 片刻后,姚广孝后知后觉地发应过来,自己仿佛忘了对朱雄英行礼,忙躬身道:“贫僧道衍,见过大孙。” 朱雄英点点头,将众人叫起。 只不过,他的目光依然浅浅停留在姚广孝身上。 毕竟历史上姚广孝是一个颇为神秘的人,史学家们至今未查明为何姚广孝比朱棣还要着急造反一事,甚至一手策划出了靖难之役。 可以说,朱棣能靖难成功,姚广孝的功劳要占一半。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590/260247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590/260247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