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案破,直接晋升三品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陛下,快喝药 重生:我不想当韭菜了 全网黑后大佬她搞科研内卷爆红了 木叶:够了,我才是火影! 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 九零娇娇女,找了全村最猛的糙汉 空间农女:靠种植带全族发家 听懂毛绒绒说话,我家变动物乐园 你惹假千金干嘛?她有豪门宠着! 剑破苍穹:九重劫难

狄青天很快盯上了独仙居这座酒楼。 王仁去其他酒楼用膳几乎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出来,唯独在独仙居足足能花去一个时辰多一点。 狄青天经过几天的观察之后,直接命人把酒楼的店小二给抓了过来。 王仁数次去酒楼用膳,全都是此人在招待。 在锦衣卫的一番严刑逼供之下,店小二终于说了实话。 王仁每月给他一贯钞,叫他去固定位置取信。 每次取回信来,都要趁王仁用膳时交给他。 “你确定他会来吗?” 朱雄英看着狄青天问道。 狄青天双手作揖答道: “放心吧殿下,他肯定会来的。” 今日上午,狄青天上奏,说已查明刺杀案和指挥使案的真凶。 狄青天给出了确凿的证据和推测。 而最后一步就是请君入瓮。 “一个小小的吏部主事,竟然能调动如此之多的势力为其服务。” “指挥使案和刺杀案可不是一般的案件,王仁这人真是其心可诛。” 朱雄英忍不住感叹道。 没想到轰动一时的案件,真凶竟然只是一吏部主事。 “狄青天,此事干得不错。” “本宫早就知道你会查明实情,不负本宫的期望。” “说起来还真有些意外,你四个月竟就能把此案查明,这些日子可真是辛苦你了。” “本宫虽没有过问过你,但此案也一直在默默关注,这些日子锦衣卫和治警司全在探查此事,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收获。” “像王仁这种老狐狸,想要抓住着实不容易,一般人也根本不会怀疑到他头上。” “如若不是有你,这案怕是真要成了悬案。” 朱雄英缓缓说道。 他在心里其实是十分满意的。 这案子的难度朱雄英看在眼里。 应天府上上下下有无数官员,想要全巡查一遍肯定不是什么简单事。 而且王仁藏得几乎无懈可击,锦衣卫和治警司连查几遍都没发现端倪。 看来狄青天还真名不虚传。 狄青天听到太孙殿下的夸奖后心里乐开了花,这些日子的苦似乎全都烟消云散。 “太孙殿下过奖了,臣只是做份内的事而已。” 狄青天作揖道。 朱雄英微微点头,问道: “今年多大了?” 狄青天赶忙答道: “臣今年三十三岁。” 三十三,勉强还算的上是正值壮年。 以后用得着狄青天的地方,肯定还有很多处。 像这种有才之人,在大明实在是太难得了。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王仁被锦衣卫死死按在地上。 此事,终于落下帷幕。 朱雄英摆摆手命人把王仁带回衙门审问,随后转头同狄青天说道: “青天,明日早朝之后来坤宁宫一趟。” “臣遵旨!” 王仁的事并不复杂,宋忠还未下死手,其就已经全交代了。 他一文官,自然忍受不住这般非人的折磨。 王仁先前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说,但当宋忠的铁棍打在他身上时那感觉就全然不一样了。 “别……打了!” “我什么都说!” 或许是审过太多嘴硬的人,王仁这般容易拿下反倒让宋忠有些不爽。 能干出刺杀案和指挥使案的大人物,竟如此不堪一击。 “真是个窝囊废。” 宋忠忍不住骂道。 锦衣卫拿到王仁的供词后便开始满大街抓人,朱雄英也没想到现在应天府还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晋商余孽。 不过好在这两起大案算是正式攻破。 第二天早朝结束后,狄青天如约而至。 “狄青天破刺杀案,指挥使案有功,在此着狄青天任詹士一职!” “正三品!” 狄青天有些意外,这可是三品大官。 朝廷中的三品无一不是朝廷重臣,官龄最少也要十年。 而狄青天入京为官还不到半年,就一步登天任上三品大官。 这在大明可是前所未有的。 朱雄英此举正是要借狄青天来冲击腐朽的大明官场,现在大明的高层实在不具有什么活力,必须要引入些年轻人来作为调味剂。 当然此举肯定也是征求了朱元璋的同意,只凭朱雄英还没有权力任免如此大官。 狄青天颤颤巍巍的接过文书,当下磕头谢恩。 正三品,狄青天只觉得自己在做梦。 谁敢想半年前自己还只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小典史,而今天就一跃成为朝廷三品命官。 王朝建立之初,兵力最为强盛。 能打下一片天下来的士兵注定不是等闲之辈。 随皇上征战多年,经验更是老道。 大明现在的兵力就处在巅峰状态。 各大名将齐聚,作战经验十足,再加上朱雄英带来的新型理念,说现在的大明军是天下第一军也不为过。 朱雄英治军,其中最看重的就是气势。 两军对垒,气势往往能决定孰胜孰负。 若士兵全都不认为自己这边能赢,士气低落,那么哪有胜利可言? 汉朝流行着军前斗将,正是这个道理。 打仗只靠一个人是完全不够的,只有所有人凝结在一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朱雄英现在想提升大明军力,只能从饮食和操练方面下手。 论战术等其他东西,他可能不如其他将领。 但对于一些细节问题,朱雄英肯定比其他人更加在行。 大明右卫营地。 朱雄英已经数月没有来过营地,但大明右卫的训练却从未断过一天。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健康的饮食,现在的大明右卫已经全都焕然一新。 哪怕到了十月天,大明右卫也仍然是操练不断。 当看到太孙殿下走进营地时,所有的士兵立马开始集结。 根本不用长官多言,士兵们见到有人列队便纷纷跟随。 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十几个方队就在朱雄英的注视下完成集结。 中间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说任何一句废话,除了士兵的跑步声其他的什么都听不见。 秩序井然,军纪严明。 这般快的集结速度,在大明可是前所未有的。 “大明右卫参见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590/260252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590/260252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