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第一次铁轨火车实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这个首富有点牛 怪她太乖 邪魅王爷:王妃命里缺我 我的老板是美女仙帝 大夏第一皇太子 重生九零年代,被迫再做资本大鳄 绝世唐门之踏天行 四合院:穿成何雨水,不做小透明 叶罗丽:七情六欲的主宰 吾有三国爆兵系统,女帝后悔篡位

轰隆! 轰隆! 蒸汽机开始源源不断的冒出黑烟,整个火车头都在跟着不停颤动。 就当大家都以为火车即将平稳运行时,却没想到火车动了两下后竟停在了原地,几秒之后更是直接熄火了。 黄观脸色大变。 “殿下,恕罪!” 科技司一旁的官员也全都下跪道: “殿下,恕罪!” 朱雄英摆手道: “不必如此,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做试验失败很正常,本宫怎可能会治你们的罪。” “赶紧派人去查查这火车是出了什么问题。” “是,殿下!” 黄观急忙起身带着一批官员前去查看。 先前做实验时,从未出现过如此情况,如今到了太孙殿下检验的时候,却出了这等岔子。 真是丢脸,真是丢脸。 站在朱雄英身后的母女三人,显然还不知道什么叫做蒸汽机。 听着这轰隆轰隆的声音,艾瑞莉娅更是被吓的连连后退。 阿曼达赶紧捂住了艾瑞莉娅的耳朵,等到火车熄火后才把手放下。 朱雄英见状解释道: “这是火车,先前我和你们说过,火车的行驶速度很快,比马车要快上十几倍,乘坐他去西域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火车还在试验当中,暂时出了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姐姐艾瑞莉娅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火车看起来也不是很快,而且还没有马在前面牵着,他是怎么跑起来的呢?” 朱雄英笑道: “火车还没有完全运行,速度当然不快,等到他彻底运行开来的时候你们便能看到了。” “这火车和马车可不一样,火车不需要休息。” 艾瑞莉娅疑惑道: “如果他不休息的话,不会累死吗?” 朱雄英一时语塞。 想要说清楚火车可不容易,更何况这三人压根连蒸汽机是什么都不知道。 迟疑片刻后,朱雄英换了个通俗易懂的说法。 “这火车里面有一个熔炉,这个熔炉可以为火车提供动力,我们只需要一直添加石炭,火车便可一直运行。” “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火车都可以以最高速度运行。” 三人还是一头雾水,但也不敢继续追问下去。 这其中的奥妙,可不是三人能听得懂的。 胡国在西域都算的上是小国,更不用说和大明比了。 阿曼达此时内心里稍稍浮现出一丝自卑,在胡国可从未见过这么多新奇玩意。 若是真如太孙殿下所说的那样,那这火车绝对算的上是大杀器。 阿曼达虽说不懂科技,但对政务却是非常了解。 在胡国,所有的政事基本上都是由阿曼达一手处理。 在他们那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这一说法,国王昏庸无能朝廷大事只能由阿曼达负责。 大明拥有如此强大的武器,肯定会向外扩张疆域。 这其中,不知有多少国家又会向大明臣服。 这时,黄观前来禀告。 熄火的问题已经查明,主要还是因为蒸汽机的管道有堵塞。 蒸汽机一般只要动起来,熄火的概率便会变的很小很小,这次也属实是意外了。 “蒸汽机的问题一定要重视,科技司对此要成立专门的小组,对每次熄火的原因进行分析。” “每次火车启动前,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比如说场地是否安全,蒸汽机是否稳定,管道是否留有残渣等等,若是有一项不合格都不能启动。” “科技司里,要放置一台蒸汽机时刻运行,有专人记录蒸汽机的情况,大概多久会熄火,多久会出现其他故障问题,根据这个时间,列出一个蒸汽机的保养时间,在这个时间点前蒸汽机都要进行检修保养。” 朱雄英吩咐道。 在如今的大明当然没有像后世那样先进的理念。 像定时维修检查什么的,在后世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如今的大明确实很稀奇。 黄观当即拱手道: “太孙殿下所言极是,臣今日便命人制定相关规定。” “臣在科技司的工作经验不足,还望太孙殿下能多多指教。” 不像之后的领导讲话,说的全都是片汤话。 朱雄英这番话是有干货的。 不仅仅是黄观,在场的所有匠人都感到非常吃惊。 太孙殿下来科技司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情况半个月才来一次。 但太孙殿下对蒸汽机的了解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即便是出了故障,也能第一时间想出对应的应对措施,这是他们所有人都做不到的。 “好了,既然清理完了,那就重新启动吧。” “遵旨!” 第二次火车重新启动。 黄观紧张的神情溢于言表,此时的他早已没了第一次启动的自信。 若是第二次还熄火,那可真就说不过去了。 清理完管道的残渣后,蒸汽机的启动非常顺利。 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火车头开始迅速加起速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好快啊,怎么越来越快了!” 莉莉娅忍不住感叹道。 一炷香后,朱雄英满意的点头道: “好,太好了!” “火车问世,乃我大明头等大事!” “日后天下的格局就要变了。” “传本宫的旨令,按照现有的标准,打造大明的火车专列,在京师本宫会专门成立火车司,专门负责火车的运行。” “黄观,这事就交给你负责吧,和科技司好好配合,一定要给本宫打造出一副完美的铁轨来!” 黄观连忙拱手道: “遵旨!” 朱雄英接着问道: “目前大明的铁轨修的怎么样了,现在到长江边上的港口了吗?” 京师的铁轨自然是不能走正阳大道,毕竟那里人数众多十分不适合修建。 最终铁轨的位置敲定在皇宫北门,从玄武湖一路到应天府港口。 路程也算不上长,将将达到二十公里。 大明目前的钢材完全够用,修一段二十公里的铁轨不是什么大问题。 “回禀殿下,铁轨于昨日已经修建完毕了。” 黄观毕恭毕敬的答道。 朱雄英满意道: “不错,想不到竟然这么快。”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欢迎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590/268792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590/268792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