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著书的想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被换亲后,玄学主母吃瓜看戏 青铜与火之王降临美漫 安利你单推偶像,没让你推了偶像 亮剑:我怎么穿越成楚云飞了?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妈宝女进入恐怖世界后嘎嘎乱杀 九零后天师 贵婿临门 楚阳秦瑶 背靠九级文明,机甲斩神很正常吧

“即便是出了几个昏君,那也不会对大明王朝造成影响。” “孙儿想着应该建立一套合适的制度,让文官们拿出政绩来,只要是有才能的人,我们都可以任用,到最后即便是权倾朝野也没有关系,只要百姓富足不生出乱子就是好事。” “当然,兵权还是要掌控在皇帝手里,保障好皇帝最基本的权力。” “像是其他的一些权力,完全可以下放给内阁。” “国家的事务就由内阁处置,如果百姓对处理结果有怨言,那也不至于连累到皇上身上。” “这些权利流动性较强,如果后世皇帝有本事便能把权力抢回来,如果是一代昏君,那也可以暂时稳定国家的稳定。” 朱雄英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后代不会出现昏君。 事实也确实如此,没有一个王朝全是明君,也没有一个王朝全是昏君。 朱雄英想从君主立宪方面发展,这样大明至少可以变得更加民主,同时也可以缓和不少矛盾。 最主要的是,老朱家的天下可以延续更多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大明得是个法治国家,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依法办事,不触碰法律红线。 朱元璋听后,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愿。 大孙口中所说,在他听来就是个傀儡皇帝。 即便不是,那也差不了太多。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如此一来,皇帝之位好像也没有那么抢手了。 不过朱元璋心里清楚,不管他怎么想,大孙肯定是要做的。 即便是他反对,也没有任何作用。 …… 洪武三十六年,十月。 朱橚从湖广地区回京。 虽说大明已经有了南洋最为粮仓,但水稻的研发还是不能停的。 粮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嫌多,到了小冰河时期没有粮食可不行。 朱橚算的上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农业人才,朱雄英自然是极为重视。 “五叔,许久未见,真是好生想念。” 朱雄英笑着说道,随后二人一同进了书房。 一旁的宫女赶忙端上来热茶。 “太孙,五叔此次在湖广两地的收货巨大,根据太孙所提出的想法,现在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很多品种的优质水稻。” “这些水稻的产量是原先水稻的好几倍,只是在虫害这块,还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现在最主要的虫害是蝗灾,目前还没有什么头绪,只能是人力捕杀。” “动用人力的效率慢不说,还会花许多没有必要的时间,往往是人还没有除完,蝗虫就又生出来了。” “如果能找到消灭这些蝗虫的方法,那水稻的产量肯定会直线上升,只可惜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头绪。” 朱橚此行回来也算是汇报工作情况。 现在的朱橚没有一点王爷架子,皮肤黝黑手上全是茧子,打眼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农民。 “蝗虫,确实是个祸害。” “想要彻底消灭很难,只能是尽量缓解。” “我虽长居京师,但五叔的消息我还是知道的。” “水稻的产量之所以能上涨的这么快,这全都离不开五叔啊!” “只是虫害方面,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是靠五叔独自摸索了。” 朱雄英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太孙言重了。” 朱橚急忙说道。 此次回京,除了是因为朱雄英即将即为的事,还因为他的研究已经陷入瓶颈。 朱雄英道: “五叔,我在京师也设有农学堂,如果实在是没有头绪的话,可以到那去看看。” “那的学子都是经过严加筛选,对农业也算是比较熟悉。” 朱雄英一早就设立了农学堂,只比军事学堂晚了几年,这也足以看出朱雄英对军事学堂的重视。 “这次回来,我打算趁这段时间写一本有关农业的书。” “农学这块的典籍实在是太少,想要参考数目也根本找不到。” “著成这本书,也算是造福后代。” 朱橚有些无奈。 大明虽说是农业大国,但关于种田的书却是少之又少。 可能是认为农业上不了台面,所以读书人根本不会触碰这个领域。 现在农业知识的传播,只能是靠口口相传。 朱雄英点头道: “我也正有此意。” “最近在宫里成立了一个部门,里面专门用来研究各门学说,农业当然也包括在其中。” “目前这个部门是由刘三吾负责,他目前正在召集天下学士,编撰洪武大典。” 洪武大典,朱雄英准备的其实很早。 但没有办法,这东西想要修成绝不在一朝一夕。 就目前的进度来说,连百分之十都没有。 朱雄英想要修的洪武大典和永乐大典不同,要比永乐大典的范围更加广泛。 大明所有有价值的书,都会一同汇集到洪武大典之中。 通俗点讲,其实也就是后世的百科全书。 朱橚对洪武大典顿时来了兴趣,毕竟其中也会涉及到农业。 …… 应天府。 十几名锦衣卫进入正阳大道。 看见他们身上的官服,周边的百姓纷纷避让开来。 锦衣卫的名声是出了名的臭,只要是有他们出现的地方大概率就会有命案发生。 在朱雄英没有整顿锦衣卫之前,他们的形象在百姓眼里完全就是阎王般的存在。 太孙遇刺时,锦衣卫几乎血洗了整个南京城。 现在经过朱雄英的一番整顿,锦衣卫的形象明显是有所好转。 这十几个锦衣卫并不是一般的锦衣卫,他们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血迹斑斑,明显是刚经过大战,一个锦衣卫甚至是断了一条胳膊。 为首之人,正是宋忠。 直到抵达南京城内,宋忠才松了口气。 刚想翻身下马,却只觉得眼前一黑,随即便昏倒过去。 “镇抚使大人!!” 一旁的锦衣卫立即传来惊恐的声音。 …… 锦衣卫衙门。 “他还要多久才能醒?” 朱雄英看着躺在床上的宋忠向太医问道。 太医拱手道: “回禀太孙殿下,这臣也说不准。” “宋大人身上处处创伤,所幸是没有命中要害,不然很有可能会一命呜呼。”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45590/289832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45590/289832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